虹膜识别 深度学习 学习总结
深度學習在虹膜識別中有哪些應用?上下兩個博客
上:https://zhuanlan.zhihu.com/p/42697217
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趨勢有多模態生物識別,生物防偽,深度學習技術的應用等。
傳統:
虹膜圖像獲取。
虹膜圖像質量評價。
虹膜圖像預處理。
虹膜特征提取和特征匹配。
虹膜識別具有穩定性、唯一性、非接觸、活體識別的特點,
傳統算法的困境:
傳統虹膜識別算法存在如下問題:用戶主動配合度極高,需要按照指示進行識別,用戶體驗很差。
深度學習的解決方案:
相對于傳統的特征識別算法,深度學習的最大優勢是其在提高了識別精度的前提下,還提高了模型對圖像噪聲的魯棒性和泛化能力。深度學習技術的引入,使得虹膜識別系統對圖像質量的要求沒有傳統算法那么嚴苛,深度學習是數據驅動的識別過程,通過加入眼睛偏斜、姿態變化、帶有噪聲的圖像數據樣本,使得模型能夠識別出這些狀態下的虹膜特征,從而又提高了用戶體驗。
下:https://zhuanlan.zhihu.com/p/42699458
虹膜識別的應用場景如上。
在傳統算法下,虹膜識別有很大的技術難點。
比如:瞳孔形狀非正圓、用戶配合度要求高(位置、姿態)、圖像模糊、光照強度和明暗變化、瞳孔尺度變化、睫毛頭發遮擋等
①針對圖像模糊、光照強度和明暗變化、用戶配合度(位置、姿態)的問題,現有的解決方案是通過深度學習人臉庫預訓練和數據增強(模糊圖片和光照變化圖片),深度學習檢測方法和利用MTCNN網絡進行虹膜檢測。
②針對虹膜非正圓(天然非正圓/用戶斜眼)、尺度變化(瞳孔大小)的問題,我們嘗試深度學習語義分割方法、公開數據集預訓練、訓練時加入多尺度方案(Atrous卷積、FCN網絡結構)進行虹膜分割。
針對多尺度變換的解決方案通常有下面四種:影像金字塔、U-Net結構、atrous convolution和SPP結構
虹膜分割中遇到的難點主要有兩個:尺度變換和小物體(睫毛)分割,針對主要問題,本項目采用FCN結構和deeplab分割算法進行虹膜分割。
Atrous convolution, 擴大了感受野,同時提高了特征的分辨率。
總結::::
FCN結構的優勢:
小物體分割
全分辨率
速度
Deeplab結構的優勢:
細節保持能力(虹膜邊緣)
降采樣8倍
精度
③針對非正圓、光照不均、明暗變化、用戶姿態變化等問題,通過分割結果制作Mask掩膜、
全局直方圖均衡改為局部直方圖均衡、特征比對時加入旋轉變化進行特征提取。
虹膜分割后,由于是環形區域,需要轉化為矩形區域,以方便后續gabor算子進行特征提取。
特征提取方法使用了雙頻率的gabor算子,通過調整頻率和標準差參數,獲取最佳的識別效果。
后續發展方向——數據采集系統
虹膜識別本質是識別虹膜紋理細節特征,因此對于整個采集系統及用戶配合度要求較高,其中采集系統成本與用戶配合度呈負相關,用戶體驗是否足夠好主要體現在:
使用距離
如果要做到較遠(>0.5m)的識別距離,需要至少500萬的分辨率和大焦距(16mm以上)的鏡頭,而此時的景深又比較小,即需要用戶需要在相對固定的識別距離才能達到好的性能。如果要求更遠的距離,需要深度定制或者使用雙相機方法。
用戶配合程度
主要包括是否需要靜止不動和是否需要用戶保持某個姿態。
是否需要靜止不動:這個主要影響因素為相機幀率,即小幀率會造成嚴重的運動模糊
是否需要保持姿態:這個主要影響因素為成像角度,即光源與相機的角度關系,怎樣做到用戶任何姿態都不會在虹膜上形成大光斑是個待解決問題。
而在數據處理系統上,
在分割正確的情況下,非正圓(天然非正圓/用戶斜眼造成的畸變等)虹膜的歸一化方案急需解決(歸一化問題);
由于虹膜數據的特殊性,特征提取步驟沒有使用深度學習方法,因此算法的泛化能力很差(特征比對問題);
異質圖像問題,即質量差異較大的圖像間識別會不會存在問題,造成異質圖像的原因主要為(1)采集設備間參數差異較大;(2)采集光照條件差異較大,如室內注冊,戶外強光下識別。
上面這些問題都很值得思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虹膜识别 深度学习 学习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