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与电视》杂志创刊50周年纪念版耳机放大器 DIY笔记
目錄
- 《無線電與電視》雜志創刊50周年紀念版耳機放大器 DIY筆記
- 起因
- 套件以及零件的替換
- 安裝
- 調試(測量)
- 試聽及注意事項
- 總結
- 參考資料
《無線電與電視》雜志創刊50周年紀念版耳機放大器 DIY筆記
起因
其實2年以前,我就在首富家買過《無線電與電視》雜志創刊50周年紀念版耳機放大器(以下簡稱“紀念版耳放”)的diy套件,然后diy了一套,并根據《無線電與電視》2008年12期的文章進行了摩機。但是之后試聽發現有底噪(類似收音機的聲音,耳放變收音機了嗎?),雖然聲音不錯,但是底噪我不能忍,所以咸魚賣了。買家收到后夸獎聲音的優秀,并表示底噪他可以接受。
以下是2年前diy成果的照片:
最近偶然瀏覽到關于紀念版耳放的帖子,于是又動了再次diy的念頭。
心動不如行動,說干就干。
套件以及零件的替換
有了兩年前的經驗,這次收到diy套件后,我先對零件進行了整理,并且在首富家的某魚店鋪和某草店鋪采購了替換的零件“補品”。
-
套件里的電位器阻值同資料上的不同,資料上是50K的,套件里的卻是20K的。如果使用20K的電位器,會使紀念版耳放的輸入阻抗偏小。所以我買了50K阻值的ALPS 16型電位器。 相應的,只能用于半圓柄的旋鈕帽也必須更換。
-
耳機輸出插座,我更換了一個插口處金色的,不是為了更好的性能,而純粹為了更好的顏值。
-
電阻R2,R6,R14,R18由22歐姆更換為10歐姆,1/2W
-
輸出端電阻R7,R13由47歐姆更換為10歐姆,1/4W
-
反饋電阻R11,R22由22K更換為10K,這樣放大倍數由23變為11,因為耳機也不需要太大音量,放大倍數小了,也有利于降低底噪
-
電容C5,C11由101更換為銀云母 51p
-
電容C4,C10由104更換為0.68uF Wima電容
-
無極性電容C3,C9由4.7uF25V更換為4.7uF Wima電容
-
電解電容C13,C14由100uF25V更換為470uF25 nichicon金色電容,直徑10高度13,注意這顆電容的尺寸,尤其是直徑,太大會裝不下
-
電解電容C1,C8由2200uF25V更換為4700uF25V ELNA藍色電容,直徑16高度25,也要注意這顆電容的尺寸,尤其是高度,太大會裝不下
-
穩壓二極管DW1,DW2由12V 0.5W更換為12V 1W穩壓管(考慮到功耗問題)
-
三極管Q1,Q3由BD139(NPN)更換為Onsemi的MJE182G
-
三極管Q2,Q4由BD140(PNP)更換為Onsemi的MJE172G
-
運放U1插座更換為全鍍金插座,并購買了LM4562和OPA2604用于替換套件里的5532
-
另外購買了4顆0.47uF的wima電容,用于增強電源濾波
安裝
先焊接臥式的電阻,二極管等,再焊接高一些的薄膜電容,三極管,電解電容,插座等。
需注意LED不要剪短腳,并注意安裝方向。
其他需要注意的有:
-
需要注意穩壓二極管DW1,DW2和電阻R28,R29使用中會發熱。 計算得知,+/-12V空載時,DW1,DW2功率大約0.6W,R28,R29功率大約0.25W,所以需要抬高安裝
-
資料上說電阻R23會發熱需要抬高安裝,實際上計算R23的功率只有0.05W,所以并不會有多少熱量,貼板安裝即可。
-
三極管Q1,Q2,Q3,Q4安裝時可以抬高安裝,焊接時需要保留較長引腳,我是根本沒有剪腳。
-
電位器外殼焊接10歐姆電阻并接地(套件中多出來的10歐姆電阻就是用來給電位器外殼接地的),我是給電位器粘了點銅帶,再焊接10歐姆電阻,避免焊接電位器外殼(對電位器不好,也不好焊)
-
對于四個電解電容,在電路板反面并聯焊接0.47uF的wima電容,加強電源濾波
-
不要漏掉2個跳線的焊接
-
電路中對稱的零件,盡量做配對,比如電阻阻值,電容容值,二極管的壓降
-
有摩機文章說在C8上并聯5.6k電阻,以平衡正負電壓的負載,使得電壓相差減小,不過手上暫時沒有5.6k電阻,就沒有加上去
-
焊接完成后,不要安裝運放IC,先對電路進行基本的測量
圖集:
調試(測量)
-
電源適配器空載輸出為14V AC 交流電壓
-
接上電源,打開開關,藍色電源燈亮
-
2個4700uF電解電容的兩端均為17V DC左右
-
2個470uF電解電容兩端均為12V DC左右
-
斷開電源,等待藍色燈滅掉
-
插上運放IC(LM4562或者OPA2604,套件里的5532那個便宜貨就放一邊吧)
-
打開電源
-
電位器開到中點,測量R7,R13對地(RCA端子的外殼)直流電壓 <5mW
以上測量無誤,就可以插上耳機試聽了
試聽及注意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開關機,連接音源及耳機的順序如下:
連接音源
-
關機
-
關閉音源
-
連接音源
-
打開音源
-
開機
-
關機
-
關掉音源
-
斷開音源
連接耳機和開機的順序
- 關機
- 將音量旋鈕調到最小
- 插入耳機插頭
- 開機
- 調整音量試聽
斷開耳機和關機的順序
- 將音量旋鈕調到最小
- 拔出耳機插頭
- 關機
因為此紀念版耳放沒有耳機保護電路,所以使用時需要特別小心,避免開關機時有耳機接在上面,未佩戴耳機時,也不要一直把耳機插在紀念版耳放上面,以防發生意外而損壞耳機。畢竟,耳機可能比這個耳放貴多了。
總結
紀念版耳放的可玩性很高,有很大的diy潛力和價值,非常推薦購買。 紀念版耳放的電路也非常經典,除了電源不怎么樣以外,電路本身出來的聲音是非常好的。 如果有興趣和能力,將電源部分加以改造,此耳放不輸給一兩千的廠機。
本文結尾的參考資料,非常值得一讀。在紀念版耳放diy之前,仔細看看,會很有幫助。
參考資料
如需要參考資料的1-3,可email聯系。
我的郵箱: m a c r o a u ﹫﹫ f o x mail.com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无线电与电视》杂志创刊50周年纪念版耳机放大器 DIY笔记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开发教程3】疯壳·ARM功能手机-整板
- 下一篇: 20+汇总|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训练推理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