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运维-BS模型|前端|后端|数据库都是干嘛的?
BS模型
最近陷入瘋狂的畫圖中,模擬一個信息管理系統開發的流程,來了解運維和數據庫模塊的工作內容(沒有項目可以做,就自己創造項目啊)
 基于目前都是BS模型的web開發,即用瀏覽器登錄系統,而不是下載客戶端登錄系統,這種模式就是bs模型。
 那么下載客戶端的是什么模型呢?CS模型,即客戶端與服務端直接連接。
 下圖為bs模型,分為3層:表示層、邏輯層,存儲層;
 下圖為早期cs模型,分為2層,即客戶端到服務端;
 
總結一下:
 cs架構
 優點:
 1.客戶端是屬于單獨設計的,所以擁有很好的個性化;
 2.客戶端是下載安裝的,所以不需要重復下載安裝和加載;
 3.客戶端獨立開發,所以安全策略比較好做;
 缺點:
 1.單獨設計客戶端,這是開發成本大;
 2.客戶端不愿意重復安裝,就需要維護成本;
 bs架構
 優點:
 1.不需要安裝客戶端,小白都能上網使用,開發更是套模板,開發成本低;
 2.后臺更新代碼即可升級業務功能,不需要用戶自己升級;
 3.web頁面的功能增加或者修改比較容易,后臺代碼,前端頁面修改下就好了,用戶打開web自動更新成新的頁面;
 缺點:
 1.不能個性化,vip頁面可能會好一點,可以根據賬號體系實現;
 2.耗流量,每次打開都是一次加載ing;
 3.有些操作不能做,比如刪除本地文件,所以殺毒軟件都是cs架構?
【關于其他的補充–這里建議不要看,我自己的總結
 1.bs架構基于廣域網,cs架構基于局域網;
 2.bs沒有客戶端,瀏覽器運行,對客戶機要求小,也說明了客戶機負載小;cs則需要下載客戶端,對硬件要求高,因為客戶端需要分擔一部分服務器的負載;
 3.bs多用戶高并發,cs則屬于內部使用;
 就像我現在在寫的博客,我不需要下載客戶端,寫之前我在網頁上發起很多查詢的請求,web服務器對我的請求進行解析,并從數據庫調取我搜尋的內容(即其他人寫的博客內容),調取后由web呈現給我。而我看完后有了點思路,也寫下了博客并發布,web服務器接到我的請求后對于我的內容,需要存儲到數據庫。隨后有人查詢關于這條博客的內容……這就是bs架構;】
 網上找到的圖,非常清晰,也不難看出,bs其實是cs架構的三層架構演變而來。
前端|后端
關于前端和后端,我聽過最多的一句話是前后端分離……
 網上找了一些博文,講自己進入公司后前后端分離后效率啊還是項目管理都可以很好的進展,那么前后端到底是啥?
 其實就是上面的第一張圖,在表示層的就屬于前端了。表示層以后的就是后端,這樣寫簡單粗暴了點。
 
項目開發基本流程
1.需求分析,全員參與;
 2.設計架構,數據庫結構,數據量評估、模塊結構、接口、業務邏輯;
 3.開始搭環境,建數據庫,部署到開發環境;
 4.給前端提供假數據,以便并行開發;
 5.按照進度,完成業務邏輯代碼,做好單元測試和集成測試;
 6.做CodeReview,性能測試;
 7.發布到測試環境;
 8.修復Bug;
 9.上線。
數據庫內容
從項目開發基本流程中可以看到,數據庫內容主要集中在數據庫設計(根據業務需求),數據庫部署兩方面;
數據庫設計包含了哪些內容?
1.根據業務需求設計E-R圖;
2.根據E-R圖設計邏輯關系表;
3.根據3范式實現邏輯關系表;
4.創建庫、表,并完善約束、編寫觸發器;
5.編寫實現業務邏輯的函數、存儲過程等;
數據庫部署包含了哪些內容?
內容每日更新,今天就到這里了……
2020-6-16-23-09-37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运维-BS模型|前端|后端|数据库都是干嘛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安卓自动滑屏脚本_手机屏幕滑动脚本2
 - 下一篇: step 文件在sw怎么编辑_如何使用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