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nent-流体仿真理论和软件操作
一、理論知識
1. 流體的性質
粘度、運動粘度
2. 研究方法
拉格朗日法:跡線
歐拉法:流線
3. 層流、湍流、邊界層
層流:層與層之間沒有干擾,沒有能量傳遞。
湍流:相反。
判斷是層流還是湍流,要判斷雷諾數是否超過臨界雷諾數,一般的層流的臨結雷諾數為2000,湍流的雷諾數為8000-12000。
對于圓管,雷諾數公式為:
邊界層是靠近壁面流動的很薄的液體層,液體流速差別大,一般用NS方程來描述。
液體中物體的阻力一般分為粘滯阻力(摩擦阻力)和壓差阻力。
4. 湍流模型
Inviscid 無粘度計算
Laminar 層流模型
SA 適用于低雷諾數流動分離區的邊界層計算
(1)直接數值模擬DNS
適用于較低雷諾數的湍流
(2)大渦模擬LES
對湍流脈動部分直接模擬
(3)雷諾平均NS模型(用于工程計算)
雷諾應力模式
渦黏性封閉模式
1)零方程模式:能確定壓力、傳熱分布,但是對摩擦計算不準確。
2)兩方程模式:
標準k-ε:穩定、效率、精度都較高的應用最廣的一個模型。但是形成的湍流為均勻的。
可實現k-ε:適用于旋轉流、梯度流的邊界層和分離流的計算?;蛘邚碗s流。
低雷諾數k-ε:改進過后的,考慮旋轉、速度梯度大的流場。
(4)雷諾應力模型
適用于雷諾應力具有各向異性的特點時才必須使用。
5. 求解方法
(1)SIMPLE 穩定性好,計算速度快。
(2)SIMPLEC 常用于非定常計算,也可用于定長計算??蛇M行長步長計算,而時間步長較短時,計算時間長。
(3)PISO 可以處理網格畸變較大的模型。
松弛因子設計:復雜計算中,如果出現振蕩、發散的情況,可以適當減小松弛因子的值。
二、仿真操作步驟
三、參數化設置
3.?輸出參數化
4. 參數管理
四、小技巧和報錯處理
1. FLuent中的參數要去掉單位,需要除以單位。
2. 重復利用邊界條件,不用再重新設置邊界條件的兩種方法:
(1)TUI命令
?file/write-bc和file/read-bc
(2)GUI操作
導入初始網格進行所有設置完畢后,保存case與data文件。
【File】>【Read】>【mesh】彈出圖3所示的面板。
注意圖中的選擇,千萬別用默認的第一個,否則如果你沒有保存的話就悲催了。
選擇Replace mesh之后,點擊Continue即可導入新msh文件,這樣邊界數據會自動寫入到新模型文件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Flunent-流体仿真理论和软件操作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RV1109/RV1126 Linux开
- 下一篇: git使用流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