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保研必看上岸前辈复习经验分享
寫在前面
在如今升學內卷愈演愈烈的當下,于很多人而言,讀研究生早已不是“備選項”,而是一個“必選項”,關于“考研”和“保研”這兩條取得研究生錄取資格的渠道,大家也是眾說紛紜,保研的風險性相對較少,只要能拿到本校推免資格,總不至于無學校可去,對大多數同學來說,自己的本科學校總會是一個可以“兜底”的保障,但保研考核過程對學生本科院校背景、績點、科研的看重又無疑為部分同學沖擊夢校增添了不少難度。此外,對于渴盼保研但成績又處于“邊緣地帶”的同學們來說,每年的夏令營申請季無疑都是一場在患得患失中不斷掙扎的艱難旅程——一方面不想放棄可能存在的推免機會以及理想院校的優營offer,一方面又顧慮重重,擔心讓夏令營分散掉自己太多時間,萬一推免失敗,那時候再準備考研則為時晚矣。
作為一名曾經的推免邊緣人,我在備戰夏令營的同時積極準備考研,每當因推免資格的不確定性產生焦慮時,有序推進的考研復習則成為了我的“定心丸”,讓我相信自己始終有退路可走,從而盡可能擺脫消極情緒,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去。最終,我在保持較為優異的考研模擬成績的情況下成功取得了推免資格,并斬獲包括考研目標院校、目標專業的十余個夏令營offer,最終選擇去中國人民大學攻讀社會工作碩士。下面將簡單介紹在此過程中時間規劃、專業知識學習的技巧及經驗。
(一)統籌規劃
經常有學弟學妹們說,每天分幾個小時給考研復習中的專業課背誦,再分幾個小時給夏令營的面試準備,感覺應接不暇,分身乏術,但其實考研、保研的備戰工作并不是完全割裂開來的,只要理清楚兩種考核方式的不同側重點,就能很快提高學習效率。
在專業課方面,考研更加側重知識點的精確記憶,帶有鮮明知識遷移特色的開放式問題相對占比較少,而推免面試則更加側重對知識的闡釋、理解和運用,對于死背硬記的題目涉及較少。那么,在備戰考研時,每背記完一個知識點,不妨試著舉例分析和闡述一番,也可以結合當下相關的時事熱點進行表達,在熟練掌握知識點的基礎上訓練自己的發散性思維和自主性語言表達能力。在備戰保研時,也要不斷提醒自己,所謂的開放性問題絕對不是信口開河,而是要在以知識概念為基礎,結合學科發展與實踐的實際情況提出有見地的觀點并能簡單進行論證,因此,練習回答之前也不妨純粹背記一遍可能用到的專業知識,進一步鞏固具體知識點,對考研準備也大有裨益。
(二)學習規劃
①英語學習一刻不能放松
保研和考研對英語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不過側重的方面有所不同。考研更側重于對較為固定的詞匯、語法知識的考察,強調以較高準確率完成特定題型;保研則更側重于對語言靈活、自主的運用,強調能就某些與專業相關的話題進行流利表述。其實,這兩方面的能力完全可以交叉融合地進行提高。我很早就開始練習考研英語真題,每做一篇閱讀,我都會回頭一字一句翻譯,積累閱讀中比較好的表達。在練習英語作文時,再刻意用上平時積累的這些表達,并嘗試以一種即興演講的形式脫稿就作文主題進行陳述。在背考研單詞時,除了記憶單詞的釋義、用法外,還會收集一些特別好的例句表達背誦,并主動思考這個單詞可以用于哪些主題的口語陳述,有時候思路來了,會直接就這一想到的主題來一場“脫口秀”,盡管每一次“自娛自樂”“自言自語”式的表述效果不一定好,但這個過程對自身語言基礎的鞏固、語言能力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
②專業知識學習
我考研確定的目標是北京大學的應用心理學,心理學知識點龐雜,對初學者有一定難度。如果有同學想要零基礎跨學科報考心理學,建議首先讀一些通識類的入門書,比如《這才是心理學》、《牛津通識讀本:生活中的心理學》,這些書帶有科普性質,通俗易懂,相對而言沒有專業教材那么晦澀、令人望而生畏。簡單閱讀這些書目以后,對這個學科的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此時再慎重地評估這個專業是否符合你的預期,決定是否選擇這個專業。
在正式開始專業學習后,我的習慣是確定好每天要學習的大致章節數目,第一遍閱讀大約只需要二十分鐘到半小時,只是大概明確這部分的主題、關鍵詞;第二遍閱讀是精讀,在閱讀的同時把書本上的知識自己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維方式在筆記本上整理梳理一遍,做成大綱式、框圖式、表格式的筆記。俗話說,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邊讀邊整理筆記一方面能讓你的閱讀更加高效,幫助你更好地內化書本知識,另一方面也能為自己留下絕佳的復習資料,請相信,沒有比你自己整理的筆記更好的記憶資料了,根據記憶規律,復習時回看自己之前整理的筆記,相同的文字情境能有效激活大腦中初次學習時的相關記憶,進而提高記憶效率。相信在第二遍精讀之后,對這一部分的知識已經有了一些基礎記憶,可以嘗試著做一些試題,在熟悉高頻考點之后,強烈推薦使用一個冷門工具Anki,可以自己把需要背記的重點知識制作成知識卡片,利用排隊、走路、吃飯的碎片時間看一看記一記,完成了這一環節,知識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自然不必多說啦。
此外,非常推薦在保研考研兩手抓的過程中靈活運用費曼學習法。大名鼎鼎的費曼學習法又稱「快速學習法」,核心要義是通過復述概念并反饋結果來加強記憶。
費曼學習法認為,考量自己對一個概念或知識是否理解最直觀的方法就是講給別人聽,如果能夠用簡潔清晰的語言讓別人完全聽懂你在說什么,就證明你完全了解所學的概念,反之則還需要再去認真學習。這種方法在學習理論性,概念性較強的知識中是非常實用的,不僅能服務于備戰考研過程中知識點的記憶,還有助于幫助你充分理解知識,將知識真正內化,對知識遷移、知識運用能力的提升也大有裨益。同時,用自己的語言復述知識,也有助于鍛煉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保研面試中開放性題目的回答打好基礎。
(三)考核經驗之中央財經大學心理學
大二時有了跨專業讀研的意向后,我系統學習了心理學的教材,也算是有了一定的專業基礎,但在面試中還是暴露出了很大的知識盲區。央財有一道面試題問的是后悔理論及其對行為決策研究的啟示,我并沒有聽過這個理論,因此只是根據自己曾經在心理學大辭典上看到的“后悔”的概念進行了闡述,另外一題問“練習效應”則讓我大大松了一口氣,這是在研究方法里學過的,我不僅答了其概念定義,還舉例說明了在研究設計中應該如何避免其消極影響。個人認為,對于這種自己有把握的題,一定要在控制好時間的前提下盡可能答完整并適當拓展。社科領域很多問題、理論都來源于生活。很多面試都喜歡考察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進行思考的能力。央財面試中“你覺得哪些因素會影響你在今天的面試中的表現?”一題就是典型代表。在平時我非常喜歡結合自己所學理論知識對生活情境與時事熱點進行分析,還多次為北京大學認知與心理科學學院科普平臺撰寫科普文章,思維能力得到了一定鍛煉,因此回答此類問題整體比較順利,還穿插了幾個經典理論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在其中。總體而言,央財的考核非常全面也非常靈活,要求考生有非常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出色的知識遷移能力。這也多虧了曾經在新祥旭購買的考研復習資料,這些資料對院校考核側重點把握得非常到位,在我推免面試階段也給我提供了很大幫助。
(四)面試通用經驗
①嚴格把控時間
大多數學校的面試有一點師生自由交流的味道,老師們會及時對你的回答進行反饋(打斷、肯定或追問),但在部分學校的面試中,你回答問題時不會得到任何反饋,直到你明確表示這一道題已經回答完畢,老師才會開始念下一道題。在遲遲得不到反饋的情況下,為了把題目盡可能回答完善,很容易不由自主地停留在一道題目上反復糾結,浪費大量時間。因此,在聽題以后,不必急著張嘴,可以先略微思考一下,緊緊圍繞著題目要點適當延伸,時刻提醒自己控制時間,把任何能與題目扯上關系的觀點、理論、例子都拉過來講一講只能反映出思維的混亂,并不能為我們爭取到更多分數,反倒不如在盡可能圍繞題目中心回答后及時收尾,把時間留給后面可能出現的自己更有把握的題目。
②勤讀文獻,功夫在平時
不少學校的面試試題設計得十分精妙,會涉及一些課本上較少見到的概念和理論,但其實如果平時經常閱讀最新的專業領域期刊就會發現,這些看似生僻的內容恰恰是當下研究的熱點。此類考題側重于考察考生知識面的廣度和深度,因此,要想自如應對這類試題,平時就不能只守著教科書里的“一畝三分地”,還應該高度重視文獻閱讀與課外學術知識積累。
③要有拿得出手的研究經歷
在面試的最后一個環節,可能會就考生簡歷上提到的經歷進行提問,其實,社會實踐、調研活動這些老生常談的課外實踐經歷并不能很好地吸引老師的注意,也難以支撐起有亮點的回答。老師們希望看到的是考生作為一個未來的研究者,已經初步具備研究者的思維,能系統設計研究方案、付諸行動并有所產出。因此,在大學期間就應該有意識地通過大創項目立項、創新創業大賽等機會從自己的興趣點入手開始嘗試做一些小研究。有了成體系的研究工作作依托,在向老師介紹自己的研究經歷時,就不用只停留在發了多少多少問卷,訪談多少多少人,過程有多么艱辛等這些淺層的實踐體驗上,而可以胸有成竹地、有邏輯地介紹自己選題的依據、研究設計的思路、數據處理的方法和結論。
最后,愿所有同學在備戰考研、保研的過程中少一些躊躇,多一些堅定,少一些焦慮,多一分決心,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
(本文來源新祥旭考研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可轉載!)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保研必看上岸前辈复习经验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36氪WISE大会发布新经济之王 百位时
- 下一篇: [Mdfs] lc77. 组合(组合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