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onMobile:M2M生态系统的秘方(2):一、完美风暴
文章轉載只能用于非商業性質,且不能帶有虛擬貨幣、積分、注冊等附加條件。轉載須注明出處:http://blog.csdn.net/flowingflying/
第一章 完美風暴
M2M的臨界點
所有主要網絡運營商的議程都熱衷于機器-到-機器(M2M)通信。這是正確的。
M2M正迅速接近臨界點,收斂趨向于建立快速和巨大增長潛力的完美風暴。設備和服務開發民主化有回升勢頭。你不需要成為頂尖技術公司的資深工程師就可以開始構建M2M解決方案。模塊化的硬件和軟件開發工具的引入(參見“民主化創新趨勢”)正在降低開發者甚至是用戶的創新門檻。
作為通信專家,電信運營商處于從增長中獲得優勢的桿位。要做到這一點,他們需要聰明地打出手中的牌。
對于M2M市場,電信運營商有三個選擇。某些運營商會選擇“高效比特管道”。盡管這是完全有效的選擇,然而大部分的運營商正嘗試在垂直解決方案中提升價值鏈,雖然這不是他們的核心業務。本文,我們將談到第三種選擇:生態系統方式。
民主化創新趨勢
如何讓龐大的M2M市場成為可能?
-? 由3D打印和分布式制造趨勢帶動,硬件設計變得便宜,低于10美金的連接模塊對很多應用來講性能“足夠好”,有了如Arduino板的原型設備。
-? 眾籌(有點類似互聯網的募捐)平臺如KickStarter允許硬件創業公司在早期建立和驗證產品,減少對風投資金的需求,而以往則很難有硬件創新。
-? 軟件設計變得便宜,云計算幫助開發者進行產品規模化,無需在基礎建設上大量投資。
-? 應用商店幫助塑造期望的小而功能單一軟件,提供了簡單快捷的發布渠道。
-? M2M解決方案價值從硬件轉移到基于硬件所產生數據的服務上。軟件巨頭在M2M上投資(如Google在無人駕駛汽車的努力),M2M允許軟件公司獲取任何物理對象的價值。
生態系統經濟的力量
近代歷史的很多技術革命都遵循同樣模式:進入門檻降低和模塊化激發了創新,由此不可避免地引領經濟增長。贏家和敗家的區別是在洶涌變化出現時,利用競爭新規則的能力。這就是PC革命(1980年代)中微軟和IBM的競爭時,軟件第一次從硬件設計中分離。在互聯網革命(1990年代),Google和Yahoo競爭中廣告成為自服務商務模式,又在智能手機革命(2000年代后半期),Apple和Nokia競爭中創建了應用經濟。
各案例都證明了生態系統經濟是獲得決定性優勢的來源,使公司成為贏家。誰錯過了利用生態系統經濟的機會,將失去市場地位,讓位給由生態系統驅動的新公司。眾所周知,這模式也是電信運營商在Apple和Google發起的智能手機顛覆的經歷。
生態系統經濟原理對所有人公開。利用這些原理顛覆M2M市場只是遲早的事。剩下問題是:顛覆者是否新人,電信運營商是否重復在智能手機顛覆中所犯的錯誤?
本文,我們將運用生態系統經濟分析M2M案例,闡述電信運營商如何在新興M2M生態系統中獲得主導角色。
目前,M2M市場剛剛起步。約十年前,運營商就開始開發M2M應用。根據GSMA智庫數據,現在每10個運營商中就有4個已經加入市場。截至2012年底,大部分的分析師估計全球安裝M2M Modem剛超過100M臺,相比而言,卻有65億活躍移動連接Modem。Analysys Mason預計在2010年代末市場有$50B,而去年運營商從語音、短信和數據訪問中就獲得的收入超過$1T。目前,經過電信運營商10年的倡議,M2M看起來還是很難緩解語音和短信收入的壓力。
但是,如果今日M2M就如同2008年的應用市場呢?
盡管,現在應用理所當然促進了智能手機需求,但是5年前,資深分析師對應用的未來有很不同的看法。
移動手機原生應用業務已經奄奄一息,受到碎片化市場和限制式商業行為的沖擊。
?????????????? Mike Mace,2008
2008年,Mike Mace在博客中引述Elia Freedman,當時一位應用開發者的話,將碎片問題描述為“三百萬移動平臺,各有一百個用戶”。Freedman總結他所面臨的各種挑戰:他不得不花費數千美金向OS和運營商認證應用。因為碎片,那些昂貴應用只能銷售給有限的用戶,使得應用無法商業化。開發者到用戶的直接銷售渠道(應用商店)幾乎沒有,而剩下的銷售渠道(包括運營商)要收取50%~70%的收入。Freedman的結論是“感覺他們不需要任何的應用”。
2008之前的應用開發攔路石很多也可以在如今的M2M中發現:市場高度分割,缺乏對消費者的直接接觸,(對業務開發者)復雜的、嚴格受控的昂貴發布渠道。
在博客的最后,Mace寫下了應用的訃告。這當然沒有發生,而且完全相反。此刻,兩個創新者在歷史舞臺上登場:Apple和Google。其他的手機制造商正在降低現有產品的成本或者用新機型替代舊產品,都是關注現有市場份額的競爭,Apple和Google采用了其他方式。
這兩個最終的贏家專注于授權創新:將提供給少數人的復雜昂貴的智能手機變成簡單價產品提供給更多的人。由此,他們不再現有的智能手機市場和Nokia或者Motorola競爭,而是在非消費者領域,那些那時不考慮使用智能手機,因為太復雜和昂貴。通過授權創新,Apple和Google開辟了全新的移動計算市場,在充滿生機的龐大的應用生態系統中創造了巨大價值。
Apple和Google利用生態系統為期待的核心業務建立了可持續競爭優勢。Apple通過開發者和配件制造商為產品提供超值用戶體驗,促進設備銷售。在2012年,iOS設備銷售貢獻了Apple $123B收入的75%,利潤非常高(而其他手機制造商大多數虧損),根據Asynmco數據,自2008年1起,iPhone的毛利潤率持續超過45%,平板為25%。
Google在Android生態系統中采用同一經濟原理,驅動其核心業務:在線廣告。2012年,在線廣告構成Google收入(包括Motorola收入)的95%。Android的策略是商品化手機制造商,這解釋了為何平臺的采用得到爆發性增長。大量用戶基礎和更低門檻(例如應用提供過程限制更少),使得Android獲得最多開發者青睞:根據VisionMobile的2013年Q2開發者經濟對超過6千名移動開發者的調查,全球71%的開發者采用Android作為開發平臺,將隨后的57%的iOS遠遠拋離。
M2M市場可成為怎樣
Apple和Google的授權創新的沖擊是巨大的。通過降低用戶、開發者和(Android的)OEM進入門檻,以及專注于非消費者來避免相似產品競爭,這兩個生態系統推動智能手機5倍增長,應用30倍增長,應用下載100倍增長。如果在M2M市場達到同樣的倍數會如何?突然,在眼前出現了數百億的業務連接的預期。
授權創新并不僅僅創造了采納的指數增長。平臺公司也創造了更多財富。在2009年至2013年,Google的股價提高了133%,而蘋果更是驚人的491%。同期,前10移動運營商就營業額而言,股價變幅為-60%(法國電信)到50%(Verizon)。
有人會質疑這些數字能否加諸于M2M市場。如果這樣,想想5年前業界觀察家對應用市場的看法:破損的業務。所有行業觀察家,包括我們,對成長的速度和成都感到驚訝。這就是生態系統的力量。從生態系統經濟學視角看看同樣的問題,可以開辟新機會。
運營商在2008年錯過了移動計算的列車。他們現在有機會救贖,抓住新機遇,擁抱生態系統經濟。通過對M2M生態系統的控制,電信運營商可以塑造他們的優勢,建立可持續的競爭優勢,創造利潤增長。本文下面,將探討如何實現。
相關鏈接:我的產業生態鏈和雜談文章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VisionMobile:M2M生态系统的秘方(2):一、完美风暴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self-attention is al
- 下一篇: CSLA4正式版推出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