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3标准就是ISO 802.3标准
生活随笔
收集整理的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
IEEE 802.3标准就是ISO 802.3标准
小編覺得挺不錯的,現在分享給大家,幫大家做個參考.
IEEE是英文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的簡稱,其中文譯名是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該協會的總部設在美國,主要開發數據通信標準及其他標準。IEEE802委員會負責起草局域網草案,并送交美國國家標準協會(ANSI)批準和在美國國內標準化。IEEE還把草案送交國際標準化組織(ISO)。ISO把這個802規范稱為ISO 8802標準,因此,許多IEEE標準也是ISO標準。例如,IEEE 802.3標準就是ISO 802.3標準。 IEEE 802規范定義了網卡如何訪問傳輸介質(如光纜、雙絞線、無線等),以及如何在傳輸介質上傳輸數據的方法,還定義了傳輸信息的網絡設備之間連接建立、維護和拆除的途徑。遵循IEEE 802標準的產品包括網卡、橋接器、路由器以及其他一些用來建立局域網絡的組件。 一、IEEE 802標準概述
IEEE 802 標準的大部分是在80年代由委員會制訂的,當時個人計算機聯網剛剛興趣。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擴充和制訂了不少新的標準,因此,IEEE 802家族也越來越龐大,成員也越來越多。 ● IEEE801.1 網間互連定義 802.1是關于LAN/MAN橋接、LAN體系結構、LAN管理和位于MAC以及LLC層之上的協議層的基本標準。現在,這些標準大多與交換機技術有關,包括:802.1q(VLAN標準)、802.3ac (帶有動態GVRP標記的VLAN標準)、802.1v(VLAN分類)、802.1d(生成樹協議)、802.1s(多生成樹協議)、802.3ad(端口干路)和802.1p(流量優先權控制)。 ● IEEE802.2 邏輯鏈路控制 該協議對邏輯鏈路控制(LLC),高層協議以及MAC子層的接口進行了良好的規范,從而保證了網絡信息傳遞的準確和高效性。由于現在邏輯理論控制已經成為整個802標準的一部分,因此這個工作組目前處于“冬眠”狀態,沒有正在進行的項目。 ● IEEE802.3 CSMA/CD網絡 IEEE802.3定義了10Mbps、100Mbps、1Gbps,甚至10Gbps的以太網雛形,同時還定義了第五類屏蔽雙絞線和光纜是有效的纜線類型。該工作組確定了眾多的廠商的設備互操作方式,而不管它們各自的速率和纜線類型。而且這種方法定義了CSMA/CD(帶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這種訪問技術規范。IEEE802.3產生了許多擴展標準,如快速以太網的IEEE802.3u,千兆以太網的IEEE802.3z和IEEE802.3ab,10G以太網的IEEE802.3ae。目前,局域網絡中應用最多的就是基于IEEE802.3標準的各類以太網。 ● IEEE802.4 令牌環總線 該標準定義了令牌傳遞總線訪問方法和物理層規范(Token Bus)。該工作組近期處于休眠狀態,并沒有正在進行的項目。 ● IEEE802.5 令牌環網 IEEE802.5標準定義了令牌環訪問方法和物理層規范(Token Ring)。標準的令牌環以4Mbps或者16Mbps的速率運行。由于該速率肯定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數據傳輸量的要求,所以,目前該工作組正在計劃100Mbps的令牌環(802.5t)和千兆位令牌環(802.5v)。其他802.5規范的例子是802.5c(雙環包裝)和802.5j(光纖站附件)。令牌環在我國極少被應用。 ● IEEE802.6 城域網(WAN) 該標準定義了城域網訪問的方法和物理層的規范(分布式隊列雙總線DQDB)。目前,由于城域網使用Internet的工作標準進行創建和管理,所以802.6工作組目前也處于休眠狀態,并沒有進行任何的研發工作。 ● IEEE802.7 寬帶技術咨詢組 該標準是IEEE為寬帶LAN推薦的實用技術,1989年,該工作組推薦實踐寬帶LAN,1997年再次推薦。該工作組目前處于休眠狀態,沒有正在進行的項目。802.7的維護工作現在由802.14小組負責。 ● IEEE802.8 光纖技術咨詢組 該標準定義了光纖技術所使用的一些標準。許多該工作組推薦的對光纖技術的時間都被封裝到物理層上的其他標準中。 ● IEEE802.9 綜合數據聲音網 該標準定義了介質訪問控制子層(MAC)與物理層(PHY)上的集成服務(IS)接口。同時,該標準又被稱為同步服務LAN(ISLAN)。同步服務是指數據必須在一定的時間限制內被傳輸的過程。流介質和聲音信元就是要求系統進行同步傳輸通信的例子。 ● IEEE802.10 網絡安全技術咨詢組 該標準定義了互操作LAN安全標準。該工作組以802.10a (安全體系結構)和802.10c(密匙管理)的形式提出了一些數據安全標準。該工作組目前處于休眠狀態,沒有正在進行的項目。 ● IEEE802.11 無線聯網 該標準定義了無線局域網介質訪問控制子層與物理層規范(Wireless LAN)。該工作組正在開發以2.4GHz和5.1GHz無線頻譜進行數據傳輸的無線標準。IEEE802.11標準主要包括三個標準,即IEEE802.11a、IEEE802.11b和IEEE802.11g。 ● IEEE802.12 需求優先(100VG-AnyLAN) IEEE802.12規則定義了需要優先訪問方法。該工作組為100Mbps需求優先MAC的開發提供了兩種物理層和中繼規范。雖然他們的使用以申請了專利并被接受作為ISO標準,但是它們被廣泛接受的程度遠遜色于以太網。802.12目前正處于被分離的階段。 ● IEEE802.14 交互電視 本標準對交互式電視網(包括Cable Modem)進行了定義以及相應的技術參數規范。該工作組開發有線電視和有線調制解調器的物理與介質訪問控制層的規范。確信他們的工作完成后,該工作組沒有正在進行的項目。 ● IEEE802.15 短距離無線網 本標準規定了短距離無線網絡(WPAN),包括藍牙技術的所有技術參數。個人區域網絡設想將在便攜式和移動計算設備之間產生無線互連,例如PC、外圍設備、蜂窩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呼機和消費電子,該網絡使用這些設備可以在不受其他無線通信干擾的情況下進行相互通信和互操作。 ● IEEE802.16 寬帶無線接入 該標準主要應用于寬帶無線接入方面。802.16工作組的目標是開發固定寬帶無線接入系統的標準,這些標準主要解決最后一英里本地環路問題。802.16與802.11a的相似之處在于它使用未經當局許可的國家信息下部構造(U-NII)頻譜上的未許可頻率。802.16不同于802.11a的地方在于它為了提供一個支持真正無線網絡迂回的標準,從一開始就提出了有關聲音、視頻、數據的服務質量問題。 二、IEEE 802.11標準
802.11 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個無線局域網標準,主要用于難于無法布線的環境或移動環境中計算機的無線接入,由于傳輸速率最高只能達到2Mbps,所以,業務主要被用于數據的存取。鑒于802.11在速率和傳輸距離上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IEEE小組又相繼推出了802.11b、802.11a和802.11g三個新標準。 802.11b工作于2.4GHz頻帶,物理層支持5.5 Mbps 和 11 Mbps兩個新速率。802.11b的傳輸速率可因環境干擾或傳輸距離而變化,在11 Mbps、5.5 Mbps、2 Mbps、1 Mbps之間切換,而且在2 Mbps、1 Mbps速率時與802.11兼容。802.11b使用直接序列(Direct Sequence)DSSS作為協議。提供數據加密,使用的是高達128bit的WEP。需要注意的是,802.11b和工作在5GHz頻率上的802.11a標準不兼容。由于價格低廉,802.11b產品已經被廣泛地投入市場,并在許多實際工作場所運行。如圖1和圖2所示為D-Link兼容802.11b標準的無線PC網卡(D-Link Air DWL-650)和無線接入點(D-Link Air DWL-900AP)。 圖1 圖2 802.11a工作于5GHz頻帶,物理層速率可達54 Mb/s,傳輸層可達25Mbps。802.11a采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的獨特擴頻技術;可提供25Mbps的無線ATM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網無線幀結構接口,以及TDD/TDMA的空中接口;支持語音、數據、圖像業務;一個扇區可接入多個用戶,每個用戶可帶多個用戶終端。802.11a使用垂直頻率劃分多路復用傳輸(OFDM)列表來增大傳輸范圍,數據加密可達152bit WEP。但是,802.11a芯片價格昂貴、空中接力不好、點對點連接很不經濟。然而,由于802.11a的傳輸速率和有效傳輸距離均遠遠高于802.11b,所以,在對帶寬要求較高的場所,或者是傳輸距離較遠的場所,例如,樓宇之間的無線連接、遠程網絡連接等,802.11a仍然是用戶的首選。如圖3所示和圖4所示為D-Link兼容802.11b標準的無線PC網卡(D-Link Air Pro DWL-A650)和無線接入點(D-Link AirPro DWL-5000AP)。 圖3 圖4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1月15日,IEEE試驗性地批準一種新技術802.11g。802.11g也工作于2.4GHz頻帶,使無線網絡傳輸速率可達54Mbps,比現在通用的802.11b要快出5倍,并且與802.11b完全兼容。由于802.11g和802.11a的設計方式是一樣的。因此,設備供應商可以制造同時支持這三種標準的無線PC卡。不過,由于802.11g標準剛剛推出,所以,目前尚未有真正的產品。 802.11b+是一個非正式的標準,稱為增強型802.11b。802.11b+跟802.11b完全兼容,只是采用了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ing (PBCC)數據調制技術,所以,能夠實現高達22Mbps的通訊速率,完全適用于數字圖像、視頻、MP3等多媒體文件的傳輸。如圖5和圖6所示為D-Link兼容802.11b標準的無線PC網卡(D-Link AirPlus DWL-650+)和無線接入點(D-Link DWL-900AP+ AirPlus)。 圖5 圖6 此外,D-Link等一些公司還推出了同時兼容802.11b和802.11a的接入點產品和網卡產品,提供雙頻無線接入,從而支持802.11a、802.11b或者是同時支持兩種方式,使得網絡中所有無線用戶既能同時實現與有線網絡的連接,又可實現彼此之間的連接,有效地解決了802.11b和802.11a產品之間不兼容的問題,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用戶的投資。如圖7所示為D-Link DWL-AB520 AirPro 2.4/5GHz雙頻無線網卡,如圖8所示為D-Link AirPro DWL-6000AP 2.4/5GHz雙頻接入點。 圖7 圖8 三、IEEE802.15標準
藍牙(IEEE 802.15)是一項最新標準,對于802.11來說,它的出現不是為了競爭而是為了補充。藍牙比802.11更具移動性,比如,802.11限制在局域網內,而藍牙不僅能把一個設備連接到局域網,而且能將之連接到廣域網,甚至支持全球漫游。當然,藍牙低功耗、短距離、低帶寬的應用,嚴格來講,不算是真正的局域網技術。但它成本低、體積小,可用于更多的設備,主要被用于點對點的短距離無線發送技術。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IEEE 802 標準的大部分是在80年代由委員會制訂的,當時個人計算機聯網剛剛興趣。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進步,擴充和制訂了不少新的標準,因此,IEEE 802家族也越來越龐大,成員也越來越多。 ● IEEE801.1 網間互連定義 802.1是關于LAN/MAN橋接、LAN體系結構、LAN管理和位于MAC以及LLC層之上的協議層的基本標準。現在,這些標準大多與交換機技術有關,包括:802.1q(VLAN標準)、802.3ac (帶有動態GVRP標記的VLAN標準)、802.1v(VLAN分類)、802.1d(生成樹協議)、802.1s(多生成樹協議)、802.3ad(端口干路)和802.1p(流量優先權控制)。 ● IEEE802.2 邏輯鏈路控制 該協議對邏輯鏈路控制(LLC),高層協議以及MAC子層的接口進行了良好的規范,從而保證了網絡信息傳遞的準確和高效性。由于現在邏輯理論控制已經成為整個802標準的一部分,因此這個工作組目前處于“冬眠”狀態,沒有正在進行的項目。 ● IEEE802.3 CSMA/CD網絡 IEEE802.3定義了10Mbps、100Mbps、1Gbps,甚至10Gbps的以太網雛形,同時還定義了第五類屏蔽雙絞線和光纜是有效的纜線類型。該工作組確定了眾多的廠商的設備互操作方式,而不管它們各自的速率和纜線類型。而且這種方法定義了CSMA/CD(帶沖突檢測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這種訪問技術規范。IEEE802.3產生了許多擴展標準,如快速以太網的IEEE802.3u,千兆以太網的IEEE802.3z和IEEE802.3ab,10G以太網的IEEE802.3ae。目前,局域網絡中應用最多的就是基于IEEE802.3標準的各類以太網。 ● IEEE802.4 令牌環總線 該標準定義了令牌傳遞總線訪問方法和物理層規范(Token Bus)。該工作組近期處于休眠狀態,并沒有正在進行的項目。 ● IEEE802.5 令牌環網 IEEE802.5標準定義了令牌環訪問方法和物理層規范(Token Ring)。標準的令牌環以4Mbps或者16Mbps的速率運行。由于該速率肯定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數據傳輸量的要求,所以,目前該工作組正在計劃100Mbps的令牌環(802.5t)和千兆位令牌環(802.5v)。其他802.5規范的例子是802.5c(雙環包裝)和802.5j(光纖站附件)。令牌環在我國極少被應用。 ● IEEE802.6 城域網(WAN) 該標準定義了城域網訪問的方法和物理層的規范(分布式隊列雙總線DQDB)。目前,由于城域網使用Internet的工作標準進行創建和管理,所以802.6工作組目前也處于休眠狀態,并沒有進行任何的研發工作。 ● IEEE802.7 寬帶技術咨詢組 該標準是IEEE為寬帶LAN推薦的實用技術,1989年,該工作組推薦實踐寬帶LAN,1997年再次推薦。該工作組目前處于休眠狀態,沒有正在進行的項目。802.7的維護工作現在由802.14小組負責。 ● IEEE802.8 光纖技術咨詢組 該標準定義了光纖技術所使用的一些標準。許多該工作組推薦的對光纖技術的時間都被封裝到物理層上的其他標準中。 ● IEEE802.9 綜合數據聲音網 該標準定義了介質訪問控制子層(MAC)與物理層(PHY)上的集成服務(IS)接口。同時,該標準又被稱為同步服務LAN(ISLAN)。同步服務是指數據必須在一定的時間限制內被傳輸的過程。流介質和聲音信元就是要求系統進行同步傳輸通信的例子。 ● IEEE802.10 網絡安全技術咨詢組 該標準定義了互操作LAN安全標準。該工作組以802.10a (安全體系結構)和802.10c(密匙管理)的形式提出了一些數據安全標準。該工作組目前處于休眠狀態,沒有正在進行的項目。 ● IEEE802.11 無線聯網 該標準定義了無線局域網介質訪問控制子層與物理層規范(Wireless LAN)。該工作組正在開發以2.4GHz和5.1GHz無線頻譜進行數據傳輸的無線標準。IEEE802.11標準主要包括三個標準,即IEEE802.11a、IEEE802.11b和IEEE802.11g。 ● IEEE802.12 需求優先(100VG-AnyLAN) IEEE802.12規則定義了需要優先訪問方法。該工作組為100Mbps需求優先MAC的開發提供了兩種物理層和中繼規范。雖然他們的使用以申請了專利并被接受作為ISO標準,但是它們被廣泛接受的程度遠遜色于以太網。802.12目前正處于被分離的階段。 ● IEEE802.14 交互電視 本標準對交互式電視網(包括Cable Modem)進行了定義以及相應的技術參數規范。該工作組開發有線電視和有線調制解調器的物理與介質訪問控制層的規范。確信他們的工作完成后,該工作組沒有正在進行的項目。 ● IEEE802.15 短距離無線網 本標準規定了短距離無線網絡(WPAN),包括藍牙技術的所有技術參數。個人區域網絡設想將在便攜式和移動計算設備之間產生無線互連,例如PC、外圍設備、蜂窩電話、個人數字助理(PDA)、呼機和消費電子,該網絡使用這些設備可以在不受其他無線通信干擾的情況下進行相互通信和互操作。 ● IEEE802.16 寬帶無線接入 該標準主要應用于寬帶無線接入方面。802.16工作組的目標是開發固定寬帶無線接入系統的標準,這些標準主要解決最后一英里本地環路問題。802.16與802.11a的相似之處在于它使用未經當局許可的國家信息下部構造(U-NII)頻譜上的未許可頻率。802.16不同于802.11a的地方在于它為了提供一個支持真正無線網絡迂回的標準,從一開始就提出了有關聲音、視頻、數據的服務質量問題。 二、IEEE 802.11標準
802.11 是IEEE最初制定的一個無線局域網標準,主要用于難于無法布線的環境或移動環境中計算機的無線接入,由于傳輸速率最高只能達到2Mbps,所以,業務主要被用于數據的存取。鑒于802.11在速率和傳輸距離上都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因此,IEEE小組又相繼推出了802.11b、802.11a和802.11g三個新標準。 802.11b工作于2.4GHz頻帶,物理層支持5.5 Mbps 和 11 Mbps兩個新速率。802.11b的傳輸速率可因環境干擾或傳輸距離而變化,在11 Mbps、5.5 Mbps、2 Mbps、1 Mbps之間切換,而且在2 Mbps、1 Mbps速率時與802.11兼容。802.11b使用直接序列(Direct Sequence)DSSS作為協議。提供數據加密,使用的是高達128bit的WEP。需要注意的是,802.11b和工作在5GHz頻率上的802.11a標準不兼容。由于價格低廉,802.11b產品已經被廣泛地投入市場,并在許多實際工作場所運行。如圖1和圖2所示為D-Link兼容802.11b標準的無線PC網卡(D-Link Air DWL-650)和無線接入點(D-Link Air DWL-900AP)。 圖1 圖2 802.11a工作于5GHz頻帶,物理層速率可達54 Mb/s,傳輸層可達25Mbps。802.11a采用正交頻分復用(OFDM)的獨特擴頻技術;可提供25Mbps的無線ATM接口和10Mbps的以太網無線幀結構接口,以及TDD/TDMA的空中接口;支持語音、數據、圖像業務;一個扇區可接入多個用戶,每個用戶可帶多個用戶終端。802.11a使用垂直頻率劃分多路復用傳輸(OFDM)列表來增大傳輸范圍,數據加密可達152bit WEP。但是,802.11a芯片價格昂貴、空中接力不好、點對點連接很不經濟。然而,由于802.11a的傳輸速率和有效傳輸距離均遠遠高于802.11b,所以,在對帶寬要求較高的場所,或者是傳輸距離較遠的場所,例如,樓宇之間的無線連接、遠程網絡連接等,802.11a仍然是用戶的首選。如圖3所示和圖4所示為D-Link兼容802.11b標準的無線PC網卡(D-Link Air Pro DWL-A650)和無線接入點(D-Link AirPro DWL-5000AP)。 圖3 圖4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11月15日,IEEE試驗性地批準一種新技術802.11g。802.11g也工作于2.4GHz頻帶,使無線網絡傳輸速率可達54Mbps,比現在通用的802.11b要快出5倍,并且與802.11b完全兼容。由于802.11g和802.11a的設計方式是一樣的。因此,設備供應商可以制造同時支持這三種標準的無線PC卡。不過,由于802.11g標準剛剛推出,所以,目前尚未有真正的產品。 802.11b+是一個非正式的標準,稱為增強型802.11b。802.11b+跟802.11b完全兼容,只是采用了Packet Binary Convolutional Coding (PBCC)數據調制技術,所以,能夠實現高達22Mbps的通訊速率,完全適用于數字圖像、視頻、MP3等多媒體文件的傳輸。如圖5和圖6所示為D-Link兼容802.11b標準的無線PC網卡(D-Link AirPlus DWL-650+)和無線接入點(D-Link DWL-900AP+ AirPlus)。 圖5 圖6 此外,D-Link等一些公司還推出了同時兼容802.11b和802.11a的接入點產品和網卡產品,提供雙頻無線接入,從而支持802.11a、802.11b或者是同時支持兩種方式,使得網絡中所有無線用戶既能同時實現與有線網絡的連接,又可實現彼此之間的連接,有效地解決了802.11b和802.11a產品之間不兼容的問題,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用戶的投資。如圖7所示為D-Link DWL-AB520 AirPro 2.4/5GHz雙頻無線網卡,如圖8所示為D-Link AirPro DWL-6000AP 2.4/5GHz雙頻接入點。 圖7 圖8 三、IEEE802.15標準
藍牙(IEEE 802.15)是一項最新標準,對于802.11來說,它的出現不是為了競爭而是為了補充。藍牙比802.11更具移動性,比如,802.11限制在局域網內,而藍牙不僅能把一個設備連接到局域網,而且能將之連接到廣域網,甚至支持全球漫游。當然,藍牙低功耗、短距離、低帶寬的應用,嚴格來講,不算是真正的局域網技術。但它成本低、體積小,可用于更多的設備,主要被用于點對點的短距離無線發送技術。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
轉載于:https://blog.51cto.com/innovo/48939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IEEE 802.3标准就是ISO 802.3标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音视频】V4L2摄像头应用编程
- 下一篇: 钢铁侠材质制作——2、线条轮廓部分的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