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X零基础入门教程及模板使用技巧
?
?
LaTeX將文章的排版以代碼的形式呈現,這種方式很符合程序員以及科學工作者的審美和工作習慣,但如果強調太多LaTeX不常用的特性,會導致很多初學者望而卻步,早早棄坑回歸難用的word。同時,網上關于LaTeX的文檔極多,還有大量多年未更新的博客,內容早已過時無法兼容現在的版本,很容易造成誤導增加學習成本。
因此,本文將場景設定為需要按照規定期刊或報告規定的格式撰寫文章,省去不必要的說明,帶你快速上手LaTeX(文中也會將LaTeX其他一些進階用法作為拓展資料整理,供日后查閱)。
一、環境的配置——TeXlive+TeXstuido
1. 關于 TeX Live
TeX Live 是 TUG (TeX User Group) 維護和發布的 TeX 系統,可說是「官方」的 TeX 系統。其相比其他的系統優勢在于能夠保證更新,兼容性強,也能保持在跨操作系統平臺、跨用戶的一致性。參見TeX Live 的官方站點。
1.1 Mac 用戶
TeX Live 在 macOS/OS X 上的名字是 MacTeX,它的官方站點。可以在這里下載 MacTeX 的安裝器,而后安裝 MacTeX。
如果你身處中國大陸,發現下載速度很慢,可以嘗試清華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的鏡像站。
1.2 Windows用戶
TeX Live 的當前版本是 2018,你可以從官方站點下載它們的安裝包。點擊鏈接,將會「自動選擇」距離你最近的鏡像下載。同樣也可以嘗試清華大學和中國科技大學的鏡像站。
安裝需要使用虛擬光驅軟件,推薦一個綠色工具即UltraISOv9.6.2.3059,打開界面如下,加載到虛擬光驅:
打開虛擬光驅:
?
右鍵單擊 install-tl-advanced.bat,以管理員權限執行;
里面基本上可以選默認的,但最后兩個例外(TeXworks比較陳舊,后者是更新可能比較慢):
然后點擊“安裝 TeX Live”,可以看到這樣的界面:
?
?
安裝完成的畫面:
?
?
同時注意完成后要把cmd關掉!
安裝好TeXlive之后若想happy latexing,還需要有一個編輯器,可供選擇的有很多,如LyX、TeXworks、TexStudio、WinEdt、Emacs、Sublime Text、Atom、Visual Studio Code等,有興趣可以參考知乎——有哪些好的編輯器。本文選用的是TeXstudio,也推薦新手使用這個編輯器。
2、安裝TeXstudio
首先從GitHub官網上找到對應的下載文件:
TeXStudio - GitHub官方地址
選擇安裝路徑 > install
安裝好后需要更改一些設置:
Options > Configure TeXstudio
?
> General > Language改成zh_CN(中文化)> Build
> Default Bibliography Tool設置成BibTeX(此處是管理參考文獻的相關設置,下文有說明)
?
> Default Compiler設置成XeLaTeX(為了實現對中文的支持)至此我們的寫作環境就配置好了!
二、寫個簡單的文檔試試
啟動TeXstudio,界面如下
?
在編輯框中,輸入如下內容:
?
\documentclass{article} % 這里是導言區 \begin{document} Hello, world! \end{document}將文檔保存在你希望的位置后,按下綠色的編譯按鈕。
?
?
一會兒,如果沒有意外,屏幕的右邊就會出現編譯之后結果。如下圖:
同時會自動生成PDF文件在.tex文件所保存的目錄下。
此處的第一行\documentclass{article}中包含了一個控制序列(或稱命令 / 標記)。所謂控制序列,是以反斜杠\開頭,以第一個空格或非字母 的字符結束的一串文字,他們并不被輸出,但是他們會影響輸出文檔的效果。這里的控制序列是documentclass,它后面緊跟著的{article}代表這個控制序列有一個必要的參數,該參數的值為article. 這個控制序列的作用,是調用名為 “article” 的文檔類。
其后出現了控制序列begin,這個控制序列總是與end成對出現。這兩個控制序列以及他們中間的內容被稱為“環境”;他們之后的第一個必要參數總是一致的,被稱為環境名。
只有在 “document” 環境中的內容,才會被正常輸出到文檔中去或是作為控制序列對文檔產生影響。因此,在\end{document}之后插入任何內容都是無效的。
\begin{document}與\documentclass{article}之間的部分被稱為導言區。導言區中的控制序列,通常會影響到整個輸出文檔。
1. 中英混排
TeX 系統是高教授開發的,當初并沒有考慮到亞洲文字的問題。因此早期的 TeX 系統并不能直接支持中文,必須要用其他工具先處理一下(或者是一些宏包之類的)。舊方法不在本教程中贅述,如遇到舊文檔的兼容性問題,可參考《一份其實很短的LaTeX入門文檔》。
但是現在,XeTeX 原生支持 Unicode,并且可以方便地調用系統字體。可以說解決了困擾中國 TeX 使用者多年的大問題。
此外,除去中文支持,中文的版式處理和標點禁則也是不小的挑戰。好在由吳凌云和江疆牽頭,現在主要由劉海洋和李清維護的 ctex宏包 / 文檔類一次性解決了這些問題。ctex宏包和文檔類的優勢在于,它適用于多種編譯方式;在內部處理好了中文和中文版式的支持,隱藏了這些細節;并且,提供了不少中文用戶需要的功能接口。
在 TeXworks 編輯框中輸入以下內容,保存,使用 XeLaTeX 編譯:
?
\documentclass[UTF8]{ctexart} \begin{document} 你好,world! \end{document}如果沒有意外,你將會看到類似下圖的輸出結果:
相較于之前的例子,這份代碼只有細微的差異:
1.文檔類從 article 變為 ctexart
2.增加了文檔類選項 UTF8
2. 組織文章
保存并用 XeLaTeX 編譯如下文檔,查看效果:
?
\documentclass[UTF8]{ctexart} \title{你好,world!} \author{Liam} \date{\today} \begin{document} \maketitle \section{你好中國} 中國在 East Asia. \subsection{Hello Beijing} 北京是 capital of China. \subsubsection{Hello Dongcheng District} \paragraph{Tian'anmen Square} is in the center of Beijing \subparagraph{Chairman Mao} is in the center of 天安門廣場。 \subsection{Hello 北京} \paragraph{北京} is an international city。 \end{document}在文檔類
article/ctexart 中,定義了五個控制序列來調整行文組織結構。他們分別是
\section{·}
\subsection{·}
\subsubsection{·}
\paragraph{·}
\subparagraph{·}
3. 如何查看當前操作系統的字體
按照如下步驟打開系統命令行:
在搜索欄輸入cmd
命令提示符右鍵 > 以管理員身份運行
[圖片上傳失敗...(image-7358e8-1532508080085)]
在系統命令行中輸入如下命令:
?
fc-list :lang=zh-cn > C:\font_zh-cn.txt打開 C 盤根目錄下的 C:\font_zh-cn.txt 純文本文檔,里面的內容就是你當前系統可用的全部中文字體, 為了方便觀看,我用的Visual Studio code打開,效果如下:
其中的每一行,都代表著一個可用的字體 。我們可以看到圖中的倒數第五行
?
C:/WINDOWS/fonts/simsun.ttc: SimSun,宋體:style=Regular,常規出現了之前文檔里調用的字體
SimSun,此處表明該字體有兩個表示名:宋體和SimSun
恭喜你,至此已經掌握了TeXlive+TeXstudio的基本用法,可以編輯自己的文檔了,同時,也可以繼續向下看,有了上面的知識能幫助你更好的理解模板的結構。
三、使用模板寫作
使用模板寫作,適用于需要按照規定期刊或報告規定的格式撰寫文章的工作者,同時也很適合新接觸LaTeX寫作的新手感受這種寫作方式的樂趣,畢竟手動編輯一套復雜的論文需要花費大量時間,這脫離了LaTeX之類排版語言想讓寫作者關注內容本身的初衷。下面將介紹初學者在使用模板寫作時需要用到的技巧。
1. 模板的獲取
建議在使用中自己整理幾個自己常用的模板,從網上下載的模板只能提供一個大體的方向,有時也存在版本不同造成的兼容性問題,細節需要自己完善。
-
LaTeXtemplates.com 網站是非常不錯的模板分享網站,收集了包括書信,報告,論文,演示文稿,簡歷等等模板,整體收集模板質量很不錯,非常推薦,該網站逐步退出了排版和模板開發的服務,有興趣可以多多了解。
-
在 https://github.com/MartinThoma/LaTeX-examples 有作者收集的非常好的模板收集,也收集了大量的tikz等等例子,可下載,選擇自己喜歡的模板使用。
?
-
在 http://uk.tug.org/training/thesis/ 有不少收集好的國外高校論文模板。
-
https://www.overleaf.com/也可以找到很多期刊的模板代碼,還支持在線編輯,所見即所得,效果如下:
- LaTeX開源小屋里也有很多論文模板資源。
2. 模板的使用
這里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提供的模板為例,把模板下載到電腦中后,選擇.tex類型的文件:
構建并查看:
可以在左側結構欄跳轉到相應區域修改內容,也可以在右側PDF閱覽區右鍵 > 跳轉到源直接跟蹤到相應代碼區,進行修改即可。
下面將分別介紹一些常用的編排技巧。
2.1文獻引用
?
\documentclass{ctexart}\bibliographystyle{plain} %引用的樣式% \begin{document}這是一個參考文獻引用:\cite{name1} %大括號內為相應文獻的引用標簽\bibliography{text} %導入參考文獻庫文件% \end{document}輸入上述代碼后進行構建,完成后點擊左側結構欄的參考文獻 > text
會提示是否創建.bib文件,選擇是
?
?
這便是你的文獻庫,如何添加參考文獻信息呢?有兩種方式,第一種當然是自己手動整理,第二種則非常方便,打開谷歌學術:
輸入文獻名之后,在搜索結果中點引用:
選擇以BibTeX格式引用:
將內容復制到之前生成的文件庫text.bib文件中
?
@article{ferrari2006raman, %此處為引用標簽title={Raman spectrum of graphene and graphene layers},author={Ferrari, Andrea C and Meyer, JC and Scardaci, V and Casiraghi, C and Lazzeri, Michele and Mauri, Francesco and Piscanec, S and Jiang, Da and Novoselov, KS and Roth, S and others},journal={Physical review letters},volume={97},number={18},pages={187401},year={2006},publisher={APS} }將文獻的引用標簽與原文對應好:
構建完成后,效果如下:
2.2公式怎么辦
為了使用 AMS-LaTeX 提供的數學功能,我們需要在導言區加載amsmath宏包:
?
\usepackage{amsmath}-
數學模式
LaTeX 的數學模式有兩種:行內模式 (inline) 和行間模式 (display)。前者在正文的行文中,插入數學公式;后者獨立排列單獨成行。
在行文中,使用$ ... $可以插入行內公式,使用\[ ... \]可以插入行間公式,如果需要對行間公式進行編號,可以使用equation環境: \begin{equaion} … \end{equation}
行內公式也可以使用\(...\)來插入,略顯麻煩。無編號的行間公式也可以使用$$ ... $$來插入,但是這樣做會改變行文的默認行間距,不推薦。
LaTeX的公式編輯可以說是其最為犀利的部分之一了,但其公式語法非常繁瑣,不過令人高興的是,這里有一個在線LaTeX公式編輯器,非常方便直觀:
2.3表格怎么辦
巧了,表格也有類似的工具:Creat LaTeX tables online
2.4圖片呢
在 LaTeX 中插入圖片,有很多種方式。最好用的應當屬利用graphicx宏包提供的\includegraphics命令。比如你在你的 TeX 源文件同目錄下,有名為 a.jpg 的圖片,你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將它插入到輸出文檔中:
?
\documentclass{article} \usepackage{graphicx} \begin{document} \includegraphics{a.jpg} \end{document}圖片可能很大,超過了輸出文件的紙張大小,或者干脆就是你自己覺得輸出的效果不爽。這時候你可以用
\includegraphics控制序列的可選參數來控制。比如
?
\includegraphics[width = .8\textwidth]{a.jpg}這樣圖片的寬度會被縮放至頁面寬度的百分之八十,圖片的總高度會按比例縮放。
\includegraphics控制序列還有若干其他的可選參數可供使用,一般并用不到。感興趣的話,可以去查看該宏包的文檔。
?
Happy LaTeXing!
?
?
本文改自:https://www.jianshu.com/p/3e842d67ada2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aTeX零基础入门教程及模板使用技巧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使用vue-admin-template
- 下一篇: 绘画结构知识基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