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黑马Python笔记,打卡day3
異常
目標
- 異常的概念
- 捕獲異常
- 異常的傳遞
- 拋出異常
01. 異常的概念
- 程序在運行時,如果 Python 解釋器 遇到 到一個錯誤,會停止程序的執行,并且提示一些錯誤信息,這就是 異常
- 程序停止執行并且提示錯誤信息 這個動作,我們通常稱之為:拋出(raise)異常
程序開發時,很難將 所有的特殊情況 都處理的面面俱到,通過 異常捕獲 可以針對突發事件做集中的處理,從而保證程序的 穩定性和健壯性
02. 捕獲異常
2.1 簡單的捕獲異常語法
- 在程序開發中,如果 對某些代碼的執行不能確定是否正確,可以增加 try(嘗試) 來 捕獲異常
- 捕獲異常最簡單的語法格式:
- try 嘗試,下方編寫要嘗試代碼,不確定是否能夠正常執行的代碼
- except 如果不是,下方編寫嘗試失敗的代碼
簡單異常捕獲演練 —— 要求用戶輸入整數
try:# 提示用戶輸入一個數字num = int(input("請輸入數字:")) except:print("請輸入正確的數字")2.2 錯誤類型捕獲
-
在程序執行時,可能會遇到 不同類型的異常,并且需要 針對不同類型的異常,做出不同的響應,這個時候,就需要捕獲錯誤類型了
-
語法如下:
- 當 Python 解釋器 拋出異常 時,最后一行錯誤信息的第一個單詞,就是錯誤類型
異常類型捕獲演練 —— 要求用戶輸入整數
需求
捕獲未知錯誤
- 在開發時,要預判到所有可能出現的錯誤,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 如果希望程序 無論出現任何錯誤,都不會因為 Python 解釋器 拋出異常而被終止,可以再增加一個 except
語法如下:
except Exception as result:print("未知錯誤 %s" % result)2.3 異常捕獲完整語法
- 在實際開發中,為了能夠處理復雜的異常情況,完整的異常語法如下:
提示:
- 有關完整語法的應用場景,在后續學習中,結合實際的案例會更好理解
- 現在先對這個語法結構有個印象即可
-
else 只有在沒有異常時才會執行的代碼
-
finally 無論是否有異常,都會執行的代碼
-
之前一個演練的 完整捕獲異常 的代碼如下:
03. 異常的傳遞
- 異常的傳遞 —— 當 函數/方法 執行 出現異常,會 將異常傳遞 給 函數/方法 的 調用一方
- 如果 傳遞到主程序,仍然 沒有異常處理,程序才會被終止
提示
- 在開發中,可以在主函數中增加 異常捕獲
- 而在主函數中調用的其他函數,只要出現異常,都會傳遞到主函數的 異常捕獲 中
- 這樣就不需要在代碼中,增加大量的 異常捕獲,能夠保證代碼的整潔
需求
04. 拋出 raise 異常
4.1 應用場景
- 在開發中,除了 代碼執行出錯 Python 解釋器會 拋出 異常之外
- 還可以根據 應用程序 特有的業務需求 主動拋出異常
示例
- 提示用戶 輸入密碼,如果 長度少于 8,拋出 異常
注意
- 當前函數 只負責 提示用戶輸入密碼,如果 密碼長度不正確,需要其他的函數進行額外處理
- 因此可以 拋出異常,由其他需要處理的函數 捕獲異常
4.2 拋出異常
- Python 中提供了一個 Exception 異常類
- 在開發時,如果滿足 特定業務需求時,希望 拋出異常,可以:
- 創建 一個 Exception 的 對象
- 使用 raise 關鍵字 拋出 異常對象
需求
- 定義 input_password 函數,提示用戶輸入密碼
- 如果用戶輸入長度 < 8,拋出異常
- 如果用戶輸入長度 >=8,返回輸入的密碼
模塊和包
目標
- 模塊
- 包
- 發布模塊
01. 模塊
1.1 模塊的概念
模塊是 Python 程序架構的一個核心概念
- 每一個以擴展名 py 結尾的 Python 源代碼文件都是一個 模塊
- 模塊名 同樣也是一個 標識符,需要符合標識符的命名規則
- 在模塊中定義的 全局變量 、函數、類 都是提供給外界直接使用的 工具
- 模塊 就好比是 工具包,要想使用這個工具包中的工具,就需要先 導入 這個模塊
1.2 模塊的兩種導入方式
1)import 導入
import 模塊名1, 模塊名2提示:在導入模塊時,每個導入應該獨占一行
import 模塊名1 import 模塊名2- 導入之后
- 通過 模塊名. 使用 模塊提供的工具 —— 全局變量、函數、類
使用 as 指定模塊的別名
如果模塊的名字太長,可以使用 as 指定模塊的名稱,以方便在代碼中的使用
import 模塊名1 as 模塊別名注意:模塊別名 應該符合 大駝峰命名法
2)from…import 導入
- 如果希望 從某一個模塊 中,導入 部分 工具,就可以使用 from ... import 的方式
- import 模塊名 是 一次性 把模塊中 所有工具全部導入,并且通過 模塊名/別名 訪問
- 導入之后
- 不需要 通過 模塊名.
- 可以直接使用 模塊提供的工具 —— 全局變量、函數、類
注意
如果 兩個模塊,存在 同名的函數,那么 后導入模塊的函數,會 覆蓋掉先導入的函數
- 開發時 import 代碼應該統一寫在 代碼的頂部,更容易及時發現沖突
- 一旦發現沖突,可以使用 as 關鍵字 給其中一個工具起一個別名
from…import *(知道)
# 從 模塊 導入 所有工具 from 模塊名1 import *注意
這種方式不推薦使用,因為函數重名并沒有任何的提示,出現問題不好排查
1.3 模塊的搜索順序[擴展]
Python 的解釋器在 導入模塊 時,會:
在開發時,給文件起名,不要和 系統的模塊文件 重名
Python 中每一個模塊都有一個內置屬性 __file__ 可以 查看模塊 的 完整路徑
示例
import random# 生成一個 0~10 的數字 rand = random.randint(0, 10)print(rand)注意:如果當前目錄下,存在一個 random.py 的文件,程序就無法正常執行了!
- 這個時候,Python 的解釋器會 加載當前目錄 下的 random.py 而不會加載 系統的 random 模塊
1.4 原則 —— 每一個文件都應該是可以被導入的
- 一個 獨立的 Python 文件 就是一個 模塊
- 在導入文件時,文件中 所有沒有任何縮進的代碼 都會被執行一遍!
實際開發場景
- 在實際開發中,每一個模塊都是獨立開發的,大多都有專人負責
- 開發人員 通常會在 模塊下方 增加一些測試代碼
- 僅在模塊內使用,而被導入到其他文件中不需要執行
__name__ 屬性
- __name__ 屬性可以做到,測試模塊的代碼 只在測試情況下被運行,而在 被導入時不會被執行!
- __name__ 是 Python 的一個內置屬性,記錄著一個 字符串
- 如果 是被其他文件導入的,__name__ 就是 模塊名
- 如果 是當前執行的程序 __name__ 是 __main__
在很多 Python 文件中都會看到以下格式的代碼:
# 導入模塊 # 定義全局變量 # 定義類 # 定義函數# 在代碼的最下方 def main():# ...pass# 根據 __name__ 判斷是否執行下方代碼 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02. 包(Package)
概念
- 包 是一個 包含多個模塊 的 特殊目錄
- 目錄下有一個 特殊的文件 __init__.py
- 包名的 命名方式 和變量名一致,小寫字母 + _
好處
- 使用 import 包名 可以一次性導入 包 中 所有的模塊
案例演練
__init__.py
- 要在外界使用 包 中的模塊,需要在 __init__.py 中指定 對外界提供的模塊列表
03. 發布模塊(知道)
- 如果希望自己開發的模塊,分享 給其他人,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3.1 制作發布壓縮包步驟
1) 創建 setup.py
- setup.py 的文件
有關字典參數的詳細信息,可以參閱官方網站:
https://docs.python.org/2/distutils/apiref.html
2) 構建模塊
$ python3 setup.py build3) 生成發布壓縮包
$ python3 setup.py sdist注意:要制作哪個版本的模塊,就使用哪個版本的解釋器執行!
3.2 安裝模塊
$ tar -zxvf hm_message-1.0.tar.gz $ sudo python3 setup.py install卸載模塊
直接從安裝目錄下,把安裝模塊的 目錄 刪除就可以
$ cd /usr/local/lib/python3.5/dist-packages/ $ sudo rm -r hm_message*3.3 pip 安裝第三方模塊
- 第三方模塊 通常是指由 知名的第三方團隊 開發的 并且被 程序員廣泛使用 的 Python 包 / 模塊
- 例如 pygame 就是一套非常成熟的 游戲開發模塊
- pip 是一個現代的,通用的 Python 包管理工具
- 提供了對 Python 包的查找、下載、安裝、卸載等功能
安裝和卸載命令如下:
# 將模塊安裝到 Python 2.x 環境 $ sudo pip install pygame $ sudo pip uninstall pygame# 將模塊安裝到 Python 3.x 環境 $ sudo pip3 install pygame $ sudo pip3 uninstall pygame在 Mac 下安裝 iPython
$ sudo pip install ipython在 Linux 下安裝 iPython
$ sudo apt install ipython $ sudo apt install ipython3文件
目標
- 文件的概念
- 文件的基本操作
- 文件/文件夾的常用操作
- 文本文件的編碼方式
01. 文件的概念
1.1 文件的概念和作用
- 計算機的 文件,就是存儲在某種 長期儲存設備 上的一段 數據
- 長期存儲設備包括:硬盤、U 盤、移動硬盤、光盤…
文件的作用
將數據長期保存下來,在需要的時候使用
| CPU | 內存 | 硬盤 |
1.2 文件的存儲方式
- 在計算機中,文件是以 二進制 的方式保存在磁盤上的
文本文件和二進制文件
-
文本文件
- 可以使用 文本編輯軟件 查看
- 本質上還是二進制文件
- 例如:python 的源程序
-
二進制文件
- 保存的內容 不是給人直接閱讀的,而是 提供給其他軟件使用的
- 例如:圖片文件、音頻文件、視頻文件等等
- 二進制文件不能使用 文本編輯軟件 查看
02. 文件的基本操作
2.1 操作文件的套路
在 計算機 中要操作文件的套路非常固定,一共包含三個步驟:
- 讀 將文件內容讀入內存
- 寫 將內存內容寫入文件
2.2 操作文件的函數/方法
- 在 Python 中要操作文件需要記住 1 個函數和 3 個方法
| 01 | open | 打開文件,并且返回文件操作對象 |
| 02 | read | 將文件內容讀取到內存 |
| 03 | write | 將指定內容寫入文件 |
| 04 | close | 關閉文件 |
- open 函數負責打開文件,并且返回文件對象
- read/write/close 三個方法都需要通過 文件對象 來調用
2.3 read 方法 —— 讀取文件
- open 函數的第一個參數是要打開的文件名(文件名區分大小寫)
- 如果文件 存在,返回 文件操作對象
- 如果文件 不存在,會 拋出異常
- read 方法可以一次性 讀入 并 返回 文件的 所有內容
- close 方法負責 關閉文件
- 如果 忘記關閉文件,會造成系統資源消耗,而且會影響到后續對文件的訪問
- 注意:read 方法執行后,會把 文件指針 移動到 文件的末尾
提示
- 在開發中,通常會先編寫 打開 和 關閉 的代碼,再編寫中間針對文件的 讀/寫 操作!
文件指針(知道)
- 文件指針 標記 從哪個位置開始讀取數據
- 第一次打開 文件時,通常 文件指針會指向文件的開始位置
- 當執行了 read 方法后,文件指針 會移動到 讀取內容的末尾
- 默認情況下會移動到 文件末尾
思考
- 如果執行了一次 read 方法,讀取了所有內容,那么再次調用 read 方法,還能夠獲得到內容嗎?
答案
- 不能
- 第一次讀取之后,文件指針移動到了文件末尾,再次調用不會讀取到任何的內容
2.4 打開文件的方式
- open 函數默認以 只讀方式 打開文件,并且返回文件對象
語法如下:
f = open("文件名", "訪問方式")| r | 以只讀方式打開文件。文件的指針將會放在文件的開頭,這是默認模式。如果文件不存在,拋出異常 |
| w | 以只寫方式打開文件。如果文件存在會被覆蓋。如果文件不存在,創建新文件 |
| a | 以追加方式打開文件。如果該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針將會放在文件的結尾。如果文件不存在,創建新文件進行寫入 |
| r+ | 以讀寫方式打開文件。文件的指針將會放在文件的開頭。如果文件不存在,拋出異常 |
| w+ | 以讀寫方式打開文件。如果文件存在會被覆蓋。如果文件不存在,創建新文件 |
| a+ | 以讀寫方式打開文件。如果該文件已存在,文件指針將會放在文件的結尾。如果文件不存在,創建新文件進行寫入 |
提示
- 頻繁的移動文件指針,會影響文件的讀寫效率,開發中更多的時候會以 只讀、只寫 的方式來操作文件
寫入文件示例
# 打開文件 f = open("README", "w")f.write("hello python!\n") f.write("今天天氣真好")# 關閉文件 f.close()2.5 按行讀取文件內容
- read 方法默認會把文件的 所有內容 一次性讀取到內存
- 如果文件太大,對內存的占用會非常嚴重
readline 方法
- readline 方法可以一次讀取一行內容
- 方法執行后,會把 文件指針 移動到下一行,準備再次讀取
讀取大文件的正確姿勢
# 打開文件 file = open("README")while True:# 讀取一行內容text = file.readline()# 判斷是否讀到內容if not text:break# 每讀取一行的末尾已經有了一個 `\n`print(text, end="")# 關閉文件 file.close()2.6 文件讀寫案例 —— 復制文件
目標
用代碼的方式,來實現文件復制過程
小文件復制
- 打開一個已有文件,讀取完整內容,并寫入到另外一個文件
大文件復制
- 打開一個已有文件,逐行讀取內容,并順序寫入到另外一個文件
03. 文件/目錄的常用管理操作
- 在 終端 / 文件瀏覽器、 中可以執行常規的 文件 / 目錄 管理操作,例如:
- 創建、重命名、刪除、改變路徑、查看目錄內容、……
- 在 Python 中,如果希望通過程序實現上述功能,需要導入 os 模塊
文件操作
| 01 | rename | 重命名文件 | os.rename(源文件名, 目標文件名) |
| 02 | remove | 刪除文件 | os.remove(文件名) |
目錄操作
| 01 | listdir | 目錄列表 | os.listdir(目錄名) |
| 02 | mkdir | 創建目錄 | os.mkdir(目錄名) |
| 03 | rmdir | 刪除目錄 | os.rmdir(目錄名) |
| 04 | getcwd | 獲取當前目錄 | os.getcwd() |
| 05 | chdir | 修改工作目錄 | os.chdir(目標目錄) |
| 06 | path.isdir | 判斷是否是文件 | os.path.isdir(文件路徑) |
提示:文件或者目錄操作都支持 相對路徑 和 絕對路徑
04. 文本文件的編碼格式(科普)
- 文本文件存儲的內容是基于 字符編碼 的文件,常見的編碼有 ASCII 編碼,UNICODE 編碼等
Python 2.x 默認使用 ASCII 編碼格式
Python 3.x 默認使用 UTF-8 編碼格式
4.1 ASCII 編碼和 UNICODE 編碼
ASCII 編碼
- 計算機中只有 256 個 ASCII 字符
- 一個 ASCII 在內存中占用 1 個字節 的空間
- 8 個 0/1 的排列組合方式一共有 256 種,也就是 2 ** 8
UTF-8 編碼格式
- 計算機中使用 1~6 個字節 來表示一個 UTF-8 字符,涵蓋了 地球上幾乎所有地區的文字
- 大多數漢字會使用 3 個字節 表示
- UTF-8 是 UNICODE 編碼的一種編碼格式
4.2 Ptyhon 2.x 中如何使用中文
Python 2.x 默認使用 ASCII 編碼格式
Python 3.x 默認使用 UTF-8 編碼格式
- 在 Python 2.x 文件的 第一行 增加以下代碼,解釋器會以 utf-8 編碼來處理 python 文件
這方式是官方推薦使用的!
- 也可以使用
unicode 字符串
- 在 Python 2.x 中,即使指定了文件使用 UTF-8 的編碼格式,但是在遍歷字符串時,仍然會 以字節為單位遍歷 字符串
- 要能夠 正確的遍歷字符串,在定義字符串時,需要 在字符串的引號前,增加一個小寫字母 u,告訴解釋器這是一個 unicode 字符串(使用 UTF-8 編碼格式的字符串)
eval 函數
eval() 函數十分強大 —— 將字符串 當成 有效的表達式 來求值 并 返回計算結果
# 基本的數學計算 In [1]: eval("1 + 1") Out[1]: 2# 字符串重復 In [2]: eval("'*' * 10") Out[2]: '**********'# 將字符串轉換成列表 In [3]: type(eval("[1, 2, 3, 4, 5]")) Out[3]: list# 將字符串轉換成字典 In [4]: type(eval("{'name': 'xiaoming', 'age': 18}")) Out[4]: dict案例 - 計算器
需求
不要濫用 eval
在開發時千萬不要使用 eval 直接轉換 input 的結果
__import__('os').system('ls')- 等價代碼
- 執行成功,返回 0
- 執行失敗,返回錯誤信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B站黑马Python笔记,打卡day3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densefusion代码
- 下一篇: 简谐震动简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