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美赛赛后感想总结
這次(2020)是我們第一次參加美賽,但我們在2019年參加過國賽,算是有點經驗吧。這次之后呢,想記錄一下這次比賽的感受以及題目的思路。(國賽A題高壓油管的啥都沒記錄,然后就啥都不記得了,還是有點遺憾哈)。這四天的奮戰,真的感受頗多。這一次的比賽很特殊,我們只能在網上討論,每天連線時間基本都超過了6、7小時,最后一天幾乎連線了一整天加一整夜,趕在了比賽結束的最后時刻成功提交了論文。
*送給看到這篇文章的伙伴們我的一些國賽,美賽資料,祝大家數學建模拿獎沖沖沖~~
百度云鏈接:https://pan.baidu.com/s/1CaZ-O4Xseb1e0Zl2ZunnLA 提取碼:nz0d
賽前
在比賽前,我是隊伍的隊長,天天禍害我隊友給他們發優秀論文看,哈哈,因為此次比賽是在家里,自己的電腦上都沒有比賽的基本軟件,然后都提醒隊友進行下載安裝,做好一切準備工作,不過這次我們安裝的MATLAB、LINGO啥的都沒用上,就用了個python。然后論文排版就是office 2016的word,因為之前看到有人說用WPS最后生成PDF文檔會有亂碼,建議用office,然后我們就統一了一下ofice,然后親測office word轉PDF沒有亂碼,WPS沒試過。比賽前也看到網上很多美賽大佬都說要用LATEX來排版論文,準備學來著的,看了幾眼,發現也不是一兩下就能學精通,然后就直接用word 了。(其實我覺得word對于寫論文來說,已經夠了)
比賽開始
美賽開始是2020.3.6早上6點,我們前一天晚上決定要休息好再全面開始比賽,所以第二天八點才開始看題。我們就一人翻譯一篇論文,然后開始熱烈討論。(建議不要直接用網上的美賽題目翻譯,只能參考下,那些一般都是用翻譯軟件直接翻譯出來的,有很多句子都不是很準確,一定要自己翻譯一遍,然后后面寫題的時候也要經常參考題目英文原文)。
比賽選題
我們這次參加的是2020的weekend2,所以題目只有B、C、F。B題乍一看特別短,是關于如何在沙灘上建立一個牢固的沙堡,網上戲稱它為沙雕題。C題是一個典型的數據分析題,而且官方還給了數據,是讓我們為一個電商公司通過給的很多產品的顧客評論分析他們的銷售策略,看上去有很強的生活氣息,對它很有好感。F題真的好長,是關于政策的,好像是寫關于難民遷移的問題?沒仔細看,第一感覺就是玄學,應該需要很強的文字建模水平,三個理工女直接果斷放棄F題。在B、C題中猶豫,又仔細看了兩道題,再找了一些資料,那時候已經有強大的網友開始發他們的解題思路了,神奇。然后我們看了B題的解題思路,說是需要流體力學,建筑學、物理等方面的知識,然后我們又果斷放棄了。就只剩C題了,嗯,選題就這樣結束了,一個上午也就沒了。下午就發現,好像網上說大部分的人都選了C題,然后我們老師也統計了一下大家的選題,發現我們學校一個選F題的都沒有,百分之80都選了C題,幾乎可以知曉,其他學校應該也是這種局面吧,C題頓時壓力山大。但是呢,我們考慮再三,還是覺得只有C題我們可能做的出,其他題可能連題目都寫不完,還是堅定的選擇了C題一直堅持到比賽結束。
做題部分
選定C題,我又把C題再仔細翻譯了一遍,發現那個題還是有點詭異的,就像需求1,我仔仔細細翻譯了之后還是沒懂它到底要我們干嘛,又去參考了一下別人的翻譯,把幾種翻譯結果都寫上了,這才開始了我們的做題部分。
我在隊伍中擔當的角色是建模選手,第一天開始對于解題也是沒啥思路,甚至連搜索參考文獻都不知道怎么搜索,三個人一直都在茫然中,然后到了下午,才找到一點門路(哎。。。。),開始篩選數據,先把一些沒什么用的數據刪除,深刻討論數據中的參數意思。弄了很久。將近晚上時開始參考論文,隱隱約約感覺到好像要用自然語言處理程序。晚上,突然我們三個人都開始用python研究那個自然語言處理的代碼了,一直不亦樂乎。。。。。也沒研究出個啥。就這樣過了很久很久,深夜了。突然一個隊友說,我們好像走偏了。。。怎么都在研究代碼,沒人寫模型以及論文了。(害,程序媛的通病啊,代碼研究起來真的時間都忘了)幸好她驚醒了,我們才意識到這個問題。 然后我和另一個論文選手就停止了研究代碼,專門把這項工作交給了我們組欽點的程序媛。其實這時候已經到了快12點,我們不甘心第一天啥成果都沒有,于是就說討論完第一題的思路再睡嘞,就這樣成功的熬到了一點。第一天結束了。
第二天,又分析題目,討論參數什么的。然后我把我對所有題目的簡單思路都寫了出來,得出一個結論,搞定量化評論,一切就都好辦了。之后就去分析數據了,計算出其他參數的數值,準備好初始數據,就只差量化的評論了。下午去看O獎論文了,觀摩一下大佬的論文結構,給點建模的思路,然后寫昨天晚上對于第一題的討論模型人,到了下午六七點終于寫完了,也寫出了模型的求解。晚上,再次討論,又發現,好像我們的第一題模型的建立以及求解好像偏了,我們又打算像國賽那樣以大量的數據作為結果,粘貼表格。但是感覺O獎論文里面好像沒什么數據結果表格,基本上好像都是用的圖形化,我們又開始苦思冥想到底怎樣才能把這些結果圖形化,想了很久也沒想出個啥。突然討論的時候我想到,會不會需求1本來就是后面題目的模型,不需要進行單獨的求解,也就不需要粘貼出我們計算出的那種原始數據的表格,那只是我們處理之后的數據,不算模型的求解,然后他們內部、之間沒有啥關系的就不管了,只要我們在需求1中建立的模型能夠解決后面的問題就行啊。給隊友們講清楚了我的思想以及需求1我想的模型,他們也贊同,然后第二天就這樣結束了。
第三天上午我先整理了一下昨天晚上討論的結果,昨天下午寫的論文基本上要重新寫一遍,不過這一次,我已經有了一個整體的思路,以及模型的雛形。思路清晰,上午就把our work寫完了,也差不多就是我們整個解決題目的所有用到的思想。下午,程序媛就寫出了能把文本量化為0和1的代碼,有了很大的進展了。就是感覺光分成0和1還是有點單調,繼續讓程序媛研究打出多樣的分數來。然而我的word下午壞了,修了好久,然后我就順便休息了一會,寫寫論文整體的思路。word修好之后我又開始寫起了論文。 到了晚上七點多,程序媛不負眾望,寫出了打分很牛逼的程序,反正就不是簡單的0和1,而是非常的積極的就接近1,中性的就接近0,消極的就接近-1.總算得到了我們想要的結果。 之后的晚上,我就一邊寫著模型,一邊和他們討論我的想法,然后又優化想法,到了快凌晨一點,我的論文模型也就寫的差不多了,而且還把解題過程全部寫出來了,只不過沒有具體的計算結果了。這一切都只等明天計算結果之后,把結果粘上去論文就大致完成了,我們終于有點輕松了,很開心。
第四天我們三人都睡了一個好覺,八九點才起來,也是慢悠悠的開始進行工作,已經不急了。上午我就分配給大家計算任務,他們去實現我的方法,然后我就去寫論文的其他部分了,摘要啥的。其中,計算我的方法也有很多問題,畢竟理想和現實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還是不斷優化計算,不知不覺做了很久很久,一不小心到了晚上凌晨才基本算完那些題。(之前慢悠悠的慘痛教訓啊,告誡大家不把論文寫完不要放松,真的會很趕,哎)。基本上現在已經完成了論文的主體部分,我們的論文選手,已經開始去翻譯我寫好的論文去了。然后我和程序媛選手一人又分擔了一些論文的部分,這一寫就到了凌晨三四點。眼看提交論文就只有三個多小時了,我們才剛把論文寫完,翻譯也還沒搞完,有一點點慌,還是相信自己能寫完的。論文選手也是很給力,我們寫完,翻譯的就很快,到了四點多我們的英文版論文就成型了。然后我開始組織大家一起查看英文論文的句子,一開始是一句一句看,看完摘要和模型的建立就花了將近一個小時,思考著這樣太慢了,就選擇相信我們的論文選手,不去一句一句看英文了,只去粗略的看一下文章里面的那些符號有沒有問題,對照了整篇論文的格式,做完這些已經是早上七點了,還有不到一個小時就要提交了。我們開始最后的論文審查,對于目錄頁,隊號,選題之類的確認,還有一些順序數字檢查,有很多錯誤,不過那時候我已經兩眼昏花,基本靠著論文選手來檢查。做完最終的審查,我們就準備轉pdf文檔了,幸好轉的時候沒出現格式問題,不然我們恐怕會瘋掉。。然后我們順利提交了論文,一切都輕松了。(慘痛的教訓,真的不要提前放松,到最后提交時刻,很容易出錯,而且心態還會很慌,很急)
總結部分
1.一定要分工合作,論文一定要邊做邊寫,不要想著把所有題做完了再來寫論文,會來不及。
2.多看優秀論文,吸取經驗。
3.模型的建立一定要大家一起商量、討論、優化。群眾的智慧是無窮的。
4.保證每天六七個小時的睡眠(當然,最后提交的那一晚通宵是非常常見的,大部分的建模隊都會這樣把)
這四天過得很快,就在我們做題,討論,閑聊中度過了,我們已經把我們拼盡全力做出得成果上交,不論結果如何,我們已經做到了最好得自己。接下來落下得網課和作業還得大補啊,無情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20美赛赛后感想总结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内网穿透软件对比——cpolar : 网
- 下一篇: FFmpeg音视频播放器系列(第三篇: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