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激励才有动力:从多多益善的华为年终奖谈起
到了年終歲尾發獎金的時候,論功行賞自是必然。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這句話不管是用到戰場上還是商場上都是正確的,即便是引領社會前進的信息產業也不會例外。
這不,據說華為準備讓10多萬員工分享125億人民幣的獎金包,這比去年有將近38%的增長。而且,這里面有6萬員工是有股份和對應分紅的。如此的年終紅包讓大部分IT企業員工都紅了眼。
不過,發獎的前提是要有業績有錢,囊中羞澀的企業肯定拿不出來。在2012年全球通信業比較蕭條情況下,甚至連華為的主要競爭對手們都大部企業入不敷出,甚至需要賣房子賣地賣下屬企業度日。最近風傳諾西正計劃從公開市場籌資7億歐元以償還債務及進行投資。可華為卻風景這邊獨好,實現營業收入達2202億人民幣,凈利潤為154億元,自豪宣稱帳上握有125億美元現銀可用,所以才如此財大氣粗。
當然,華為這個一貫低調的企業能夠實現這樣的業績也不是偶然的,這與公司的發展戰略有關,也與公司的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有關。
說到底,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在IT通信設備領域更是如此。沒有強大的人才基礎就不可能有業務的可持續創新,沒有穩定的人才梯隊就不會有穩定的技術革新、銷售拓展與服務支持。重獎是我們能看到的,而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重獎背后的人才戰略與實施。
在人才戰略方面,吸納優秀的應屆畢業生已經成為企業共同的認知,也是IT企業爭奪未來核心競爭力的焦點。據業內的說法,進入華為和中興的應屆畢業生,在最初的薪酬待遇并不會有太他差別,但是在工作5年左右,雙方的差距就會立見分曉,拋開雙方人均薪酬差距2.16倍不說,華為工作5年的員工基本已經作為中堅骨干,配股分紅并委以重任。因此華為的員工離職率要遠遠低于競爭對手,這也直接造成了兩家公司最近兩年業績的差異。
據資料顯示,有的企業每年招聘5000-10000名應屆畢業生。但是,這樣龐大的招聘并非是用于人才儲備,而是作為降低成本的重要戰略,以低薪酬的新畢業大學生來替換入職5年左右的相對高薪的人員。這種情況司空見慣,甚至被很多企業采用,但并沒有出現在華為,可見華為對于人才的培養與使用更加注重長遠,也逐步提升了自身的企業競爭力。
最近幾年通信設備領域風云變換,很多人預測最終只會有三家企業有機會活下來,這更加劇了產業的競爭,中外的設備商也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華為從專注運營商轉而發展個人消費電子市場和企業信息化市場,這種發展模式在充分準備的強有力的人才隊伍的推進下得到了快速發展并收獲頗豐。
21世紀,人才最貴!有再好的CEO,有再好的市場機遇,如果沒有合格的人才隊伍,就只是空話。不管是華為還是中興,中國的民族企業要想真的打贏世界之戰,就需要先從重視自己的員工入手,把員工隊伍打造成全球領先的團隊,才能真正的躋身強者之列。
當然,首先,年終獎是多多益善!有激勵才有動力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有激励才有动力:从多多益善的华为年终奖谈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Dashgo D1使用手册
- 下一篇: OSChina 周日乱弹 —— 给我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