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29】
1.威靈仙的原植物有
A.鐵線蓮
B.威靈仙
C.東北鐵線蓮
D.柱果鐵線蓮
E.棉團(tuán)鐵線蓮
2.來源于莧科植物的藥材有
A.商陸
B.草烏
C.牛膝
D.赤芍
E.川牛膝
3.來源于毛茛科植物的藥材有
A.附子
B.白芍
C.黃連
D.胡黃連
E.威靈仙
4.赤芍的性狀特征是
A.木部放射狀紋理明顯,有的有裂隙
B.表面棕褐色,粗糙,有縱溝及皺紋
C.氣微香,味微苦、酸澀
D.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
E.斷面粉白色或粉紅色,皮部寬
5.形成層環(huán)呈多角形的中藥材是
A.川烏
B.玄參
C.人參
D.附子
E.草烏
6.防己的性狀特征有
A.體重,質(zhì)堅實,斷面平坦,灰白色,富粉性
B.表面淡灰黃色,在彎曲處常有深陷橫溝而成結(jié)節(jié)狀的瘤塊樣
C.呈不規(guī)則圓柱形、半圓柱形或塊狀
D.有排列較稀疏的放射狀紋理
E.氣微,味苦
7.來源于豆科植物的藥材有
A.葛根
B.黃芪
C.甘草
D.苦參
E.北豆根
8.山豆根的來源和性狀是
A.豆科植物中國槐
B.藥用部分根及根莖
C.氣微,味微甜
D.毛茛科植物
E.味極苦,有豆腥氣
9.具有“菊花心”的藥材有
A.三七
B.甘草
C.黃芪
D.黃連
E.白及
10.粉葛的形狀特征有
A.氣微,味微甜
B.呈圓柱形、類紡錘形或半圓柱形
C.體重質(zhì)硬,富粉性
D.表面黃白色或淡棕色,未去外皮的呈灰棕色
E.橫切面可見有纖維形成的淺棕色同心性環(huán)紋
11.來源于五加科植物的藥材有
A.三七
B.遠(yuǎn)志
C.人參
D.西洋參
E.紅參
12.遠(yuǎn)志的性狀特征有
A.表面灰黃色至灰棕色
B.質(zhì)硬而脆,易折斷
C.斷面皮部棕黃色,木部黃白色
D.氣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E.呈圓柱形,略彎曲
13.下列關(guān)于羌活性狀鑒別的敘述,正確的是
A.節(jié)間縮短,呈緊密隆起的環(huán)狀,形似蠶,習(xí)稱“蠶羌”
B.氣香,味微苦而甘
C.木部黃白色,射線不明顯,髓部黃色至黃棕色
D.節(jié)間延長,形如竹節(jié)狀,習(xí)稱“竹節(jié)羌”
E.節(jié)上有多數(shù)點狀或瘤狀突起的根痕及棕色破碎鱗片
14.來源于傘形科植物的藥材有
A.柴胡
B.白芍
C.當(dāng)歸
D.川芎
E.防風(fēng)
15.來源于龍膽科植物的藥材有
A.龍膽
B.紫草
C.防風(fēng)
D.柴胡
E.秦艽
16.白薇的性狀特征有
A.氣微,味微甜
B.根莖粗短,有結(jié)節(jié),多彎曲
C.表面棕黃色,質(zhì)脆,易折斷
D.斷面皮部黃白色,木部黃色
E.上面有圓形的莖痕,下面及兩側(cè)簇生多數(shù)細(xì)長的根
17.來源于唇形科植物的藥材有
A.黃芩
B.龍膽
C.丹參
D.紫草
E.地黃
18.藥用部位是根的藥材是
A.川芎
B.當(dāng)歸
C.羌活
D.板藍(lán)根
E.南板藍(lán)根
19.具油室的中藥材有
A.蒼術(shù)
B.川芎
C.木香
D.白術(shù)
E.延胡索
20.來源于葫蘆科植物的藥材有
A.天花粉
B.瓜萎
C.地黃
D.胡黃連
E.巴戟天
21.菊科植物的中藥材有
A.白術(shù)
B.桔梗
C.木香
D.黨參
E.蒼術(shù)
22.桔梗科的中藥材有
A.黨參
B.桔梗
C.北沙參
D.南沙參
E.川木香
23.來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的藥材有
A.半夏
B.直立百部
C.香附
D.三棱
E.石菖蒲
24.三棱的性狀特征包括
A.表面黃白色或灰黃色,有刀削痕
B.體重,質(zhì)堅實
C.氣微,味淡,嚼之微有麻辣感
D.須根痕小點狀,略呈橫向環(huán)狀排列
E.呈圓錐形,略扁
25.來源于百合科植物的中藥材有
A.姜黃
B.玉竹
C.山藥
D.川貝母
E.天冬
26.川貝母的原植物有
A.太白貝母
B.瓦布貝母
C.暗紫貝母
D.云南貝母
E.甘肅貝母
27.山麥冬來源于下列哪些植物
A.湖北麥冬
B.短葶山麥冬
C.闊葉山麥冬
D.沿階草
E.窄葉山麥冬
28.藥用部位是紡錘形的塊根是
A.百部
B.天冬
C.麥冬
D.太子參
E.附子
29.天麻的性狀特征有
A.呈長橢圓形,扁縮而稍彎曲
B.頂端有紅棕色干枯芽苞或殘留莖基
C.底部有點狀須根痕
D.表面有多輪排列成環(huán)的點狀突起
E.斷面黃白色,粉性
30.來源于蘭科植物的藥材有
A.白及
B.郁金
C.三棱
D.天麻
E.山藥
31.來源于姜科的中藥材有
A.姜黃
B.溫郁金
C.豆蔻
D.玉竹
E.三棱
32.郁金藥材的來源有
A.天麻
B.蓬莪術(shù)
C.溫郁金
D.姜黃
E.廣西莪術(shù)
33.下列嚼之有黏性的藥材有
A.白及
B.白芍
C.石斛
D.太子參
E.防己
34.藥材粉末顯微鑒別中可以看見菊糖的是
A.人參
B.大黃
C.黨參
D.黃連
E.白術(shù)
35.石斛的原植物有
A.寄生石斛
B.流蘇石斛
C.金釵石斛
D.鐵皮石斛
E.鼓槌石斛
36.降香和雞血藤的共同之處在于
A.豆科植物
B.心材
C.藤莖
D.質(zhì)硬
E.含生物堿類
37.肉桂的加工品有
A.桂通
B.企邊桂
C.板桂
D.桂皮
E.桂枝
38.肉桂的性狀特征是
A.均呈卷筒狀或復(fù)卷筒狀
B.外表面灰黑色
C.內(nèi)表面紅棕色、指甲刻劃可見油痕
D.斷面外側(cè)棕色而較粗糙,內(nèi)面紅棕色而油潤,中間有一條黃棕色線紋
E.有濃烈的特殊香氣,味甜,辣
39.秋季采挖牡丹的根部,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曬干,稱為
A.丹皮肉
B.連丹皮
C.刮丹皮
D.桑白皮
E.粉丹皮
40.采用“發(fā)汗”的加工方法的是
A.黃芩
B.黃柏
C.厚樸
D.杜仲
E.玄參
41.厚樸根據(jù)采收部位不同可分為
A.干樸
B.筒樸
C.靴筒樸
D.枝樸
E.雞腸樸
42.以下皮類藥材,來源于植物根皮的有
A.桑白皮
B.地骨皮
C.牡丹皮
D.合歡皮
E.香加皮
43.木蘭科植物的藥材有
A.五味子
B.巴豆
C.厚樸
D.葶藶子
E.辛夷
44.來源于十字花科的藥材有
A.葶藶子
B.澤瀉
C.烏梅
D.金櫻子
E.大青葉
45.豆科植物的種子類藥材有
A.沙苑子
B.決明子
C.補(bǔ)骨脂
D.綠豆衣
E.蛇床子
46.蕓香科植物的果實類藥材有
A.枳殼
B.巴豆
C.酸棗仁
D.吳茱萸
E.補(bǔ)骨脂
47.種子類藥材有
A.女貞子
B.酸棗仁
C.金櫻子
D.五味子
E.葶藶子
48.吳茱萸來源于蕓香科植物
A.吳茱萸
B.榠楂
C.石虎
D.疏毛吳茱萸
E.天名精
49.以果實入藥的是
A.補(bǔ)骨脂
B.益智
C.草果
D.五味子
E.金櫻子
50.以種子藥用的藥材有
A.女貞子
B.枸杞子
C.蛇床子
D.菟絲子
E.牽牛子
51.旋花科植物的種子類藥材有
A.天仙子
B.牽牛子
C.梔子
D.枸杞子
E.菟絲子
52.梔子藥材的性狀特征有
A.氣芳香,味甜辣
B.呈長卵圓形或橢圓形,長1.5~3.5cm,直徑1~1.5cm
C.表面紅黃色或棕紅色,具6條翅狀縱棱
D.頂端殘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殘留果梗
E.種子多數(shù),集結(jié)成團(tuán),深紅色或紅黃色
53.瓜蔞的性狀特征是
A.呈類球形或?qū)挋E圓形
B.表面橙紅色或橙黃色,皺縮或較光滑
C.基部有殘存的果梗
D.剖開后,內(nèi)部無瓤
E.具焦糖氣,味微酸、甜
54.薏苡仁的性狀鑒別特征有
A.呈圓球形
B.表面乳白色
C.背面圓凸,腹面有1條深而寬的腹溝
D.質(zhì)堅實,斷面白色,有粉性
E.氣香濃郁,味甘淡
55.姜科植物來源的果實類藥材有
A.益智
B.檳榔
C.草豆蔻
D.肉豆蔻
E.砂仁
56.豆蔻性狀鑒別特征有
A.表面有5條較深的縱向槽紋
B.僅頂端有凹下的柱基并具淺棕色絨毛
C.種子呈不規(guī)則多面體
D.表面黃白色至淡黃棕色
E.具有略似樟腦球樣的氣味
57.藥用全草的藥材是
A.金錢草
B.紫花地丁
C.荊芥
D.車前草
E.蒲公英
58.廣藿香和薄荷的共同點為
A.莖方形
B.來源于唇形科植物
C.主產(chǎn)于廣東、海南
D.藥用部位為全草
E.揉搓后有特殊清涼香氣
59.唇形科植物的藥材有
A.薄荷
B.荊芥
C.益母草
D.廣藿香
E.紫花地丁
60.下列藥材中,藥用部位為干燥地上部分的是
A.薄荷
B.茵陳
C.香薷
D.車前草
E.益母草
61.香薷的來源有
A.石香薷
B.江香薷
C.香薷
D.聚花過路黃
E.紫堇
62.來源于菊科的植物有
A.青蒿
B.茵陳
C.蒲公英
D.石斛
E.絞股藍(lán)
63.車前草的原植物有
A.平車前
B.車前
C.大車前
D.對葉車前
E.小車前
64.肉豆蔻的采收加工方法有
A.浸泡石灰水1天,低溫烘干
B.沸水中燙至外皮脫落
C.在60℃以下干燥
D.低溫烘干后悶潤
E.堆置2~3天,攤開干燥
65.關(guān)于連翹藥材的特征說法正確的是
A.有不規(guī)則的縱皺紋及多數(shù)突起的小斑點
B.青翹以色墨綠、開裂者為佳
C.老翹以色黃、殼厚、無種子、純凈者為佳
D.青翹表面綠褐色,突起的灰白色小斑點較少
E.老翹自頂端開裂或裂成兩瓣,內(nèi)表面粗糙,具一縱隔
66.以下為青蒿飲片特征的是
A.表面黃綠色或棕黃色
B.葉兩面被短毛
C.切面黃白色,髓黃色
D.展平后葉片呈一至三回羽狀分裂
E.花黃色,氣香特異,味微苦
67.下列屬于茯苓和豬苓共同點的是
A.體重質(zhì)堅
B.氣微,味甘
C.來源于多孔菌科真菌
D.菌核入藥
E.斷面平坦,細(xì)膩
68.藥用部位為菌核的中藥材為
A.靈芝
B.茯苓
C.冬蟲夏草
D.豬苓
E.雷丸
69.冬蟲夏草的性狀鑒別特征有
A.蟲體似蠶
B.表面深黃色至黃棕色,有20~30條環(huán)紋
C.全身有足10對,以中部6對明顯
D.子座細(xì)長,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質(zhì)柔韌
E.氣微,味微甘
70.菌類藥材有
A.昆布
B.松蘿
C.茯苓
D.靈芝
E.五倍子
71.下列關(guān)于血竭的描述正確的是
A.來源于棕櫚科植物麒麟竭果實滲出的樹脂
B.在水中不溶,在熱水中軟化
C.研成粉末磚紅色
D.氣微,味極苦
E.表面暗紅色有光澤
72.以下藥材哪項是以油膠樹脂類入藥的
A.沒藥
B.蘇合香
C.阿魏
D.乳香
E.血竭
73.乳香主產(chǎn)于
A.馬來西亞
B.埃塞俄比亞
C.阿拉伯半島南部
D.印度
E.索馬里
74.冰片(合成龍腦)的性狀特征是
A.易揮發(fā)
B.氣清香,味辛、涼
C.點燃發(fā)生濃煙,并有帶光的火焰
D.在水中易溶
E.無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狀松脆結(jié)晶
75.青黛的原植物是
A.馬鞭草科路邊青
B.十字花科菘藍(lán)
C.蓼科蓼藍(lán)
D.爵床科馬藍(lán)
E.豆科兒茶
76.海金沙的性狀特征是
A.呈粉末狀
B.黃棕色或淡棕色
C.捻之有光滑感
D.散在水中則沉入水底
E.火試時發(fā)生微爆鳴及明亮的火焰
77.青黛的鑒別特征有
A.為深藍(lán)色粉末
B.體輕,易飛揚(yáng)
C.味極苦
D.火燒產(chǎn)生紫紅色煙霧
E.或呈不規(guī)則多孔性的團(tuán)塊、顆粒,用手搓捻即成細(xì)末
78.以下關(guān)于阿魏的性狀特征描述正確的有
A.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和脂膏狀
B.臘膏狀者黏稠,灰白色
C.塊狀者體輕,質(zhì)地似蠟
D.味辛辣,嚼之有灼燒感
E.具強(qiáng)烈而持久的蒜樣特異臭氣
79.屬于油膠樹脂的是
A.蘇合香
B.阿魏
C.安息香
D.沒藥
E.乳香
80.以子實體入藥的藥材有
A.靈芝
B.馬勃
C.冬蟲夏草
D.茯苓
E.雷丸
81.斷面角質(zhì)樣的藥材有
A.太子參
B.延胡索
C.紅參
D.百部
E.雷丸
82.青黛正品來源有
A.爵床科植物馬藍(lán)
B.蓼科植物蓼藍(lán)
C.馬尾藻科植物羊棲菜
D.十字花科植物菘藍(lán)
E.為樟科植物樟
83.五倍子產(chǎn)生的三要素為
A.寄主為鹽膚木類植物
B.有五倍子蚜蟲
C.寄主為麥角菌科植物
D.過冬寄主為提燈蘚類植物
E.寄主為蝙蝠蛾科昆蟲幼蟲
84.以動物病理產(chǎn)物入藥的藥材是
A.珍珠
B.雞內(nèi)金
C.石決明
D.牡蠣
E.五靈脂
85.藥用部位為內(nèi)殼的中藥材是
A.石決明
B.牡蠣
C.珍珠母
D.桑螵蛸
E.海螵蛸
86.熊膽投入水杯中,可見
A.加水浸泡,水液染成金黃色,藥材不變色
B.水浸泡,體積膨脹
C.黃線下沉并逐漸擴(kuò)散,水液染成黃色
D.水浸出液在日光下顯碧藍(lán)色熒光
E.在水面旋轉(zhuǎn)并呈現(xiàn)黃線下降而不擴(kuò)散
87.性狀上具有“白頸”特征的中藥材是
A.水蛭
B.地龍
C.全蝎
D.蜈蚣
E.僵蠶
88.石決明表面螺旋部邊緣有2行整齊的突起者,其原動物是
A.雜色鮑
B.羊鮑
C.澳洲鮑
D.耳鮑
E.皺紋盤鮑
89.廣地龍的動物來源是
A.通俗環(huán)毛蚓
B.威廉環(huán)毛蚓
C.參環(huán)毛蚓
D.櫛盲環(huán)毛蚓
E.以上答案都不是
90.下列哪項不是廣地龍的性狀特征
A.呈長條狀薄片,彎曲
B.長15~20cm,寬1~2cm
C.全體具環(huán)節(jié),背部棕褐色至紫灰色,腹部淺黃棕色
D.受精囊孔3對,在6/7至8/9環(huán)節(jié)間
E.體輕,略呈革質(zhì),不易折斷
91.桑螵蛸的藥用部位是
A.干燥卵鞘
B.全蟲干燥體
C.干燥皮殼
D.皮膚腺的干燥分泌物
E.干燥內(nèi)殼
92.不屬于水蛭性狀特征的是
A.扁平紡錘形或長圓柱形,有多數(shù)環(huán)節(jié)
B.背部黑褐色或黑棕色,兩側(cè)棕黃色
C.第14~16環(huán)節(jié)為生殖帶,習(xí)稱“白頸”
D.兩端各具1吸盤
E.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膠質(zhì)狀
93.不屬于僵蠶性狀鑒別特征的是
A.呈圓柱形,多彎曲皺縮
B.表面有白色粉霜狀的氣生菌絲和分生孢子
C.足4對,體節(jié)不明顯
D.質(zhì)硬而脆,斷面平坦
E.氣微腥,味微咸
94.桑螵蛸來源于
A.鱉蠊科
B.螳螂科
C.芫菁科
D.蟬科
E.蠶蛾科
95.土鱉蟲的入藥部位是
A.背甲及腹甲
B.雌蟲干燥體
C.貝殼
D.卵鞘
E.骨狀內(nèi)殼
96.不屬于鱉甲性狀特征的是
A.呈橢圓形或卵圓形,背面隆起
B.外表面黑褐色或墨綠色,密布細(xì)網(wǎng)狀皺紋
C.外表面兩側(cè)各有左右對稱的橫凹紋8條
D.內(nèi)表面類白色,中部有突起的脊椎骨
E.內(nèi)表面兩側(cè)肋骨不伸出背甲邊緣
97.關(guān)于蛤蚧的性狀鑒別特征,敘述錯誤的是
A.尾長與體長近相等
B.頭略呈三角形
C.吻部半圓形,吻鱗切鼻孔
D.背部有黃白、灰綠或橙紅色斑點
E.四足均有5趾,足趾底面具吸盤
98.牛黃的氣味是
A.氣清香,味苦微澀
B.氣清香,味先苦而后微甜,有清涼感
C.氣清香,味苦,嚼之粘牙
D.氣芳香,味微苦,嚼之粘牙
E.氣微腥,嚼之粘牙
99.品質(zhì)佳的牛黃性狀特征不包括
A.色棕黃
B.質(zhì)酥脆
C.斷面層紋清晰
D.斷面細(xì)膩
E.香氣濃烈
100.“銀皮”是下列哪種藥材的鑒別特征
A.麝香
B.鹿茸
C.雞內(nèi)金
D.牛黃
E.僵蠶
總結(jié)
- 上一篇: IIC、SPI和UART区别
- 下一篇: 电影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