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
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NIST)直屬美國商務部,從事物理、生物和工程方面的基礎和應用研究,以及測量技術和測試方法方面的研究,提供標準、標準參考數據及有關服務,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NIST的主要任務是:(1)建立國家計量基準與標準;(2)發展為工業和國防服務的測試技術;(3)研制與銷售標準服務;(4)提供計量檢定和校準服務;(5)參加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標準;(6)進行技術轉讓,幫助中小型企業開發新產品;此外還承擔防火、抗地震技術及應用計算技術等研究工作。
NIST的科學家主要從事生物技術、化學、半導體電子學、陶瓷學、物理學、光電子學、防火、聚合物、信息技術、制造工程和計量科學。
NIST每年的運行經費大約為86400萬美元。目前擁有4600位研究人員和流動人員,其中科研、技術、后勤和管理人員有3000人,其中有3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另外有1600余名客座研究人員。此外,NIST在全國的附屬中心還有2000名制造業專家和工作人員。
NIST的機構和實驗室主要分布于馬里蘭州蓋瑟斯堡(Gaithersburg)和科羅拉多州玻爾得(Boulder)。NIST總部設在蓋瑟斯堡,大約有2800名員工,占地234公頃;玻爾得實驗室位于風景秀美的落基山脈上,占地84公頃,并與美國家海洋大氣管理局和國家電訊管理局毗鄰。
NIST的玻爾得實驗室主要開展化學、物理、材料、工程和信息科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具體研究領域包括:電磁技術、磁技術、材料可靠性、數學和計算科學、光電子學、物理和化學性質、量子物理、放射頻率技術(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統計建模與分析、時頻等。大約有400多名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和后勤及管理人員,每年還接受100多位訪問學者。現任主任為Zelda Chapman Bailey。
二、NIST歷史沿革
NIST成立于1901年,原名美國國家標準局(NBS),1988年8月,經美國總統批準改為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NIST下設4個研究所:國家計量研究所、國家工程研究所、材料科學和工程研究所、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所下設中心,中心下分組,組下設實驗室。其中,計算機科學技術研究所負責發展聯邦信息處理標準,參與發展商用ADP標準,開展關于自動數據處理、計算機及有關系統的研究工作。在制定聯邦自動數據處理政策方面向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以及國會總審計局提供科學和技術咨詢。在計算機科學和技術方面向政府其它機構提供咨詢和技術幫助。為完成各項具體任務,保持計算機科學和技術的能力,該所設有程序科學與技術和計算機兩個中心。
1990年NIST進行重大改組,改設電子電工、制造工程、化學科學技術、物理、建筑防火、計算機與應用數學、材料科學工程、計算機系統八個研究所。在科羅拉多州有一個分部,從事電磁、時頻、無線電、光纖計量和材料實驗研究。
1979年5月8日,其前身美國標準局(NBS)與我國原國家計量總局簽訂合作協議。1984年6月12日與原國家計量局簽延長計量與標準合作協議書,1995年1月16日與國家技術監督局簽訂量和標準合作協議書。根據上述協議,雙方進行過多種形式的合作與交流。如互派代表團考察訪問、專家講學、合作研究、派進修生、交換資料等。
三、NIST的使命和愿景
NIST 的使命(mission):開發和促進(promote)計量、標準和技術,以提高生產率、提高貿易、改善生活質量。
NIST通過4個主要合作計劃來執行它的使命:
1.?NIST實驗室:開展有關研究,為美國的工業界提供計量和標準,以提高國家技術基礎,改進行業產品和服務。
2. Baldrige國家質量計劃(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Program):提高美國制造業、服務公司、教育機構及醫療保健服務機構的績效,開展相應的延伸(outreach)活動,并管理一年一度的馬爾科姆國家質量獎(Malcolm Baldr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的評選活動。
3.?制造業擴展伙伴計劃(Manufacturing Extension Partnership):是一個將當地中心聯結起來的全國性的網絡,這些中心為當地的小型制造業提供技術和業務指導。
4.?先進技術計劃:通過與私營部門共同資助研發活動,加速具有國家利益的創新技術的開發。
NIST的遠景(vision)
成為在計量和標準技術(measurement and enabling technology)方面的全球領導者,為國家創造突出價值(outstanding value)。
四、NIST的組織機構
NIST的機構有:主任辦公室,信息主管,財務主管,國會與立法事務,先進技術顧問委員會,國際與學術事務辦公室,民權(civil right)辦公室。具體組織結構圖如下:
圖1:NIST的組織結構圖
五、NIST的聯機科學數據庫
根據標準參考數據計劃,NIST的各實驗室正在將他們的數據庫產品不斷加入到在線訪問的數據庫行列,建立了一系列的科學數值數據庫。通過更新現有的數據庫及開發新數據庫,NIST不斷地豐富它的評價數值數據集,為社會提供可靠的、經過評價的數值數據。社會各界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依靠 NIST的標準參考數據對許多關鍵技術進行決策。
NIST的標準參考數據庫系列包括50多個數據庫,其中大部分是建在微機上的多用途數據包,根據學科可分為以下幾類:分析化學(包括譜學),原子和分子物理,生物技術,化學與晶體結構,化學動力學,工業流體與化工,材料性能,熱力學與熱化學,以及NIST的其它數據庫。
分析化學類包括質譜庫、紅外譜、光電子能譜等數據庫;原子與分子物理類包括光譜性能、c-射線衰減系數及交叉截面、原子光譜等數據庫;生物技術類包括生物大分子結晶庫等數據庫;化學與晶體結構類有電子衍射等數據庫;化學動力學類包括化學動力學、溶液動力學等數據庫;工業流體與化工類有物質的熱力學性能數據庫;材料性能類包括結構陶瓷、腐蝕性能、摩擦材料、高溫超導等數據庫;表面數據類包括表面結構、彈性電子散射交叉截面等數據庫;熱化學類包括化學熱力學、有機化合物熱力學性能估算、JANAF熱化學表等數據庫。
NIST提供科學數值數據服務的方式主要有:①將數據與分析儀器連在一起出售,如質譜庫中有近10萬個化合物數據,附在質譜儀中出售的有常用的幾萬個化合物;②以PC數據包方式出售;③聯機數據服務;④作為其它大的軟件包的一部分;⑤直接裝入用戶的計算機。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语言——Hello World
- 下一篇: c语言累乘法,C语言基本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