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IDC为什么要转型?这里解释的很清楚了
“現在,IDC服務已經是白菜價兒了。”
“如果再不做出改變,我們可能真的沒飯吃了。”
一些IDC服務商在談到云計算時代面臨的挑戰時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近期,由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與應用白皮書》中提出,到2023年我國政府和企業上云率將超過60%,而2018年中國各行業企業上云率只有40%左右。
該白皮書還指出,隨著我國政府和企業業務創新、流程重構、管理變革的不斷深化,同時伴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需求的提升,將帶動政府和大型企業上云趨勢加速發展,上云將進入常規化階段。
到2019 年,全球云上 IT 基礎設施營收占比首次超過了傳統數據中心。IT 服務的爭奪戰正式從數據中心轉入云端,企業將云作為 IT 服務的首選。
IDC轉云趁現在
毫無疑問,云計算給IDC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盡管IDC擁有數據中心資源,但業務模式多為轉租運營商資源,客戶來源也基本相同,多是中小規模互聯網企業,他們不僅對價格敏感,且喜歡將業務分散在多個IDC服務商中以最大程度降低成本。
公有云的出現更讓不少中小型IDC誠惶誠恐。一方面,BAT在全國乃至全球投巨資自建數據中心,并通過公有云服務搶了IDC的互聯網客戶。另一方面,BAT在基礎網絡資源價格上競相壓價,讓IDC原本以轉租為主的低利潤狀態雪上加霜。不論主動還是被動,IDC云化轉型都是謀求發展的必由之路。
有IDC服務商說:“我們不是沒有考慮過云化的問題,但是云計算運營比IDC運營復雜,我們缺乏專業的技術研發和運維人才,從傳統業務轉向發展云業務,需要解決的問題實在太多。”這道出了目前傳統IDC普遍存在的顧慮。但是不變革,就會被淘汰。
傳統IDC的云化轉型,并不意味著云計算業務會100%取代傳統的IDC業務,實際上用戶對物理主機的需求會一直存在。根據市場的需求來看,未來傳統IDC的發展趨勢是從目前的IDC業務升級為IDC+云計算+云服務的“三輪驅動”產業結構模式,并實現系統化管理、平臺化運營、可視化監控、自動化運維、流程化管控的產業標準化體系。
為實現IDC產業結構全面升級,ZKEYS串聯起IDC全業務鏈條,并在這其中發揮著三個關鍵作用。第一是為IDC服務商提供核心系統的開發與技術支持;第二是為IDC服務商提供優質核心資源與各項配套服務;第三是為IDC服務商提供多樣化的資源調度與渠道通路。
ZKEYS作為資源與渠道通路橋梁,充分發揮平臺優勢,幫助IDC服務商實現互相集成,彼此享受更多的資源與渠道,構建自有的產品與銷售網絡。
通過ZKEYS公有云管理系統(官網),合作商A可以去集成合作商B的資源,實現自有產品的升級。同時,合作商A也有可能被合作商B所集成,二者是相互集成、相互反哺的關系。ZKEYS系統內的IDC合作商將形成一個巨大的生態共享局面,實現IDC合作商之間優勢互補、強強聯合、利益共享的目的。
各IDC服務商的產品相互集成后,無疑拉長了服務鏈條,不僅有利于生態的融合更健康長遠,更利于IDC服務商抱團應對BAT的壟斷,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占據一席之地。
IDC的云化轉型既要充分保留IDC的資源優勢,又要充分發揮云計算的技術優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传统IDC为什么要转型?这里解释的很清楚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windows11+wsl+clion调
- 下一篇: 素描初习(一)---三棱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