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职场“行”(上篇)——刘墉力作《我不是教你诈》花絮采撷
?????????????????????????????????????? 世事洞明職場“行”(上篇)
???????????????????????????????????????? ——劉墉力作《我不是教你詐》花絮采擷
祖籍北京的劉墉先生是臺灣著名的文藝家,現已有著述30余種在全球發行。《我不是教你詐》是劉墉眾多作品中最成功的力作之一。這本書的書名和內容都頗有趣味,它的定位是針對社會現象所寫的實用小冊子,通過對人間百象的描述,告訴你“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的道理。這是作者“在海內外許多圈子,滾得滿身塵土之后,整理出的經驗,在幽默中有著血淚。”其中的故事常是成串的,可由政界帶到業界,或由職場引申到日常生活。通過深入淺出和生動諧趣的講敘,揭示了人性真面和人生哲理,是一本不僅要用“眼”看、也要用“心”閱的好著作。本文擬擷取幾個有關職場的故事與點評推薦給網友,但因受網文篇幅的限制作了簡化,有興趣的朋友可去閱讀原著。
???
?????????????????????????? 后來的反能捷足先登
??????????????????????????
自從知道王副校長要回國,小丁、小石和小董就興奮不已。雖然王副校長已經退休,但誰都知道他是聞名的研究激光的“東山實驗室”創辦人。三位同此專業的年輕人早對東山心儀久矣,但苦于它只接受自己人推薦而不得入門。現在機會終于來了!
王副校長回國跟著女兒居住,因身體欠佳,女兒“把關”很嚴。三個人撥了許多次電話,又寫了好幾封信,才終于有回音。
“不要談太久。”進門時女兒冷冷地說。王副校長倒是和藹可親,用顫抖的手招呼入座。“我這老關系還不知管不管用喲!不過最重要的是論文,你們把過去寫的都拿來,我幫你們寄去試試看!”
“您該吃藥了!”女兒拉長聲音說,接著就過來把老先生扶著進去。
“把東西送來,把東西送來……”老先生邊走邊回頭。
第二天,小丁就把厚厚五本著作,還有重重兩籃水果,送交王小姐。
第三天,小石也備齊了一摞論文和專著,交給王小姐,并奉上一千塊錢郵費。
又過了一個多星期,小董才總算把資料弄齊。他自知東西有限,比不上那兩位同窗,所以臨時又湊了些,釘起來,倒也有四大本。拿到郵局稱了后,買個航空包裹的紙盒子,先貼足郵票,再送去給王小姐轉交。
“你可真會拖,他倆的東西早寄走了,你才來!”
小董一邊說對不起,一邊心想:“沒希望了!”
不久以后,倒是小董先收到回音,說東山正缺一位研究員。
“一位?”小董愣了一下,“難道小丁和小石都沒有入選,卻選上我這個最弱的?”他照信上的電話號碼給東山的主任撥了電話。
主任對他表示了歡迎之意,還請他代向王老先生問好。
臨掛電話,小董好奇地問,不知道我有兩位同學……
“哦,石先生和丁先生是吧?”主任停頓了一下,嘆口氣:“咳!他們真杰出,只是東西寄到,已經太晚了……”
???
點評:
小丁和小石除了厚厚的著作,還送了禮物和現金,為什么東西反而寄得慢呢?
道理很簡單——
小丁的水果,王小姐已經收下了,水果不能換現金,要寄就得自己掏錢(或用老爸的錢)。能從省些錢的“水陸”寄去,已經很不錯了!
小石的錢,她也已經收了,入了口袋就是自己的。想想這么一大摞論文,能省省,用“水陸”寄不也很好嗎?
小董的東西,還真想周到,用盒裝好,連貼郵票的工夫都省了,推薦函往里一塞,扔到郵局,就成了。
結果,當然是小董的東西先到。
由此可見,想讓自己成功,先得了解人性,多從別人的角度想問題,多為別人著想。
??
?????????????????????????? 要高薪禮聘的卻食言
丁零……丁零……“喂!部長辦公室。”
“請問尹部長在不在?”
“對不起,他出去開會了。您是陳總經理吧?”
“是啊!朱秘書,你真厲害,一聽就知道是我。尹部長有了你,真是如虎添翼,讓我們都羨慕死了!”
“您過獎了!只盼有一天,我離開這兒,您能賞碗飯吃。”
“賞碗飯吃?你說的什么話。高薪禮聘還來不及呢!只是,能有這個榮幸嗎?真能等到這一天嗎?尹部長不會放人的!”
尹部長居然放了人。
其實朱秘書和尹部長不痛快,早不是一天的事,只是外人不知道罷了。自從陳總經理說了那番話,朱秘書更是有恃無恐,有一天居然跟尹部長拍了桌子,提起包就走了。
“陳總經理您好!我是朱秘書。”
“朱秘書?哦!就是尹部長辦公室……”
“我離開了!”
“離開了?你不是做得好好的嗎?”
“就是不好啊!所以打電話給您。您上一次不是說可以賞碗飯吃嗎?”
“哪兒的話!哪兒的話!我立刻安排,立刻安排!”
電話才掛,陳總經理就打給了尹部長。
“部長,剛才接電話的好像不是朱秘書啊!”
“她走了,不干了!”
“她不是挺能干的嗎?”
“能干歸能干,要走也留不住!”
“大概是被您寵壞了吧!”
“我不寵人,公事公辦!聽說她要到你那兒去?”
“哎呀!部長大人您怎么這么說,您想想我能用她嗎?”
???
點評:
這樣的故事很常見,其中的道理要想明白:你絕不要以為站在今天的職位上獲得的推崇,在離開職位后依然能夠保有。人家之間的利害關系,決不會輕于你個人的份量。更何況一個對原來老板拍桌子的部屬,又一定會效忠下一位老板嗎?所以,不論跳槽或自立門戶,都得好好策劃,而不能為自己“狐假虎威”得到些掌聲,就錯估真正的形勢。否則,就會敗得很慘。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當初朱小姐能高高興興地找個借口辭職,為老板做足面子,然后或出國進修,或先進入不相關的行業工作,待上兩年之后,再轉入陳總經理的公司,那情況就會大不相同了。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dev2dev/archive/2006/07/16/452484.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世事洞明职场“行”(上篇)——刘墉力作《我不是教你诈》花絮采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Xilinx原语使用方法
- 下一篇: Pytorch中 nn.Trans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