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致中国大学生父母的一封信
?????? 寫了四封給中國學生的信后,許多學生問我:“開復老師,你為什么不寫一封信給我們的父母呢?作為一個父親,你可以分享你教育子女的理念和經驗。”
?????? 作為一個熱衷教育的父親,我確實有不少關于教育孩子的理念。但是對這封信我一直猶豫,因為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在多位同學多次的鼓勵下,我問他們:“如果我寫了這么一封信,你們會希望我說什么呢?”他們說:
?????? “告訴我們的父母:我們長大了,真的可以照顧自己.。就讓我們自己碰碰釘子吧。”
?????? “告訴我的父母:你們對我的期望好高,我總是達不到,覺得對不起你們。我希望你們能夠接受一個平凡的我。當你們看到我以盡力而為后,可否鼓勵鼓勵我?”
?????? “告訴我們的父母:我不想做一個讀書的機器,我想找到自己的興趣,希望父母能支持。”
?????? “告訴我們的父母:我真的好想和我的父母成為朋友,但是我不知如何啟口。”
?????? 聽到了這么多充滿感情和期望的話,我提起了筆,開始寫我對這些話的看法和我對教育的理念。我的理念就是:如何培養一個理智講理、成功學習、自主獨立、自信積極、快樂感性的孩子;然后和他成為無所不談的朋友。
?????? 中國的家長:最重要的不是你認可多少我這些理念,而是希望你知道你的孩子心中有話。如果這封信能夠促使一些家長問問你們的孩子心里的話,彼此溝通理解,甚至成為“朋友”,那么我寫這封信的目的就達到了。
?????? 培養理智講理的孩子
?????? 中國人總是把“聽話”當作一個孩子的優點。但是我希望我的孩子不要只做聽話的孩子,我要他們成為講理的孩子。聽話的孩子可能只是盲從,而不見得懂道理。講理的孩子會在你有理時聽話。那不就是我們所要的嗎?
?????? 雖然我相信啟發式教育,但是我也相信孩子需要管教,需要規矩。孩子的成長需要啟發,也需要管教。孩子需要培養自信,也需要學習自省。
?????? 我對“規矩”的定律有四個:(1)定好規矩,但是首先把規矩的道理講清楚,不是盲目地服從;(2)在規矩內孩子有完全的自由;(3)違背了規矩孩子將受講好的懲罰;(4)規矩越少越好,才能做到啟發的作用。
?????? 另外,抓住每一個“機會教育”的機會,但是多用正面的例子,少用負面的例子。如果你想教孩子“見到長輩要主動起立招呼“,那你就自己必須每次都做到。做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很嚴厲,自己卻沒有首先做到,是不能贏得孩子信服的。
?????? 尤其在人格塑造方面,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比如誠信教育,獨立人格和思想的培養,這些家長個人的表現直接影響孩子。所以除了用例子或故事(不要用說教!)來教導孩子,還要提醒自己不要做了負面的作法。
?????? 在人格的塑造方面,有的家長本身就很迷茫。比如誠信、正義等等,因為現實生活中堅持這些往往會吃虧,許多學生走向社會后也慢慢放棄了這些。所以,我覺得要提醒中國的家長,眼光要放長遠,中國已經走向國際的舞臺,要以國際化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判斷生活中的現象,不要做負面的事情,更不要向孩子灌輸負面的思想。
?????? 父母能多給孩子寬松的成長環境,只是在孩子碰到困惑時,給以建議,多引導孩子,多和他們溝通,而不是強加給孩子某種愿望。
?????? 培養成功學習的孩子
?????? 在今天這應試的學習環境里,我們很難對課業成績不在乎。但是,孩子在這環境里的壓力很大,我們要盡量體諒他們。不要對孩子希望太高,更不要自己沒有實現的理想一定要在孩子身上實現,不管孩子愿意不愿意,或者有沒有天賦。太高的,不合理的期望都只會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和對不起父母的罪惡感。不要把成績看太重,只要盡了力就好。不必要求老是考第一,只要今天比昨天有進步就可以了。扎好基礎和真的理解為什么遠遠比成績重要。
?????? 盡量然你的期望合理化。你可以要求他慢慢地做得比現在好一點,讓他慢慢進步。如果看到不合理的或不可能的目標,孩子可能會根本放棄了。
?????? 盡量把自己對孩子的要求轉成對孩子的建議。當然這不是說要放任孩子自己去闖不去履行適當的約束權,而是盡量正確的引導。
?????? 盡量不要把孩子和別人比。這樣會培養孩子的競爭心理,有礙于以后步入社會需要的團隊合作。
?????? 學習時不要只重視書本里的死知識。在我的《做最好的你自己》一書中,我曾解釋四個學習的境界:
?????? 境界一、熟能生巧:在老師指導下學習,掌握課本上的內容,知道問題的答案;
?????? 境界二、舉一反三:具備了思考的能力,掌握了學習的方法,能夠舉一反三,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 境界三、無師自通:掌握了自學、自修的方法,可以在沒有老師輔導的情況下主動學習;
?????? 境界四、融會貫通:可以將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于生活和工作實踐,懂得做事與做人的道理。
?????? 作為父母,希望你能夠把握每一個機會,幫助孩子提升學習的境界,從死背升華到融會貫通。
?????? 鼓勵孩子去圖書館和網絡學習和獲取知識。網絡雖龐大精深,有最好的學習英語的互動工具,有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的所有課程,有“開復學生網”的學生互助社區,但是也有很多負面的誘惑,所以最好家長幫助誘導孩子在網絡上的學習。
?????? 鼓勵孩子為了學習而學習,不只是為了分數。比如有一次我女兒考試時,有一題她認為對了一半但是被算全錯。我要她去問老師,但是他說老師不會給她加分。我就用這個機會解釋給她聽去問老師的目的是學習,不是加分。
?????? 鼓勵孩子自己動手,而不是只要考試成績好就可以了,要鼓勵他馬上用到學過的知識,讓他知道學這些知識對他自己的生活是有用的,而不是為了考高分才學。你應該記得,死背歷史年代、數學公式,是多么地枯燥呀!如果沒有使用,那些我們當年死背的東西早就還給老師了。我建議你再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和你的孩子一起做一些“實踐”的學習。
?????? 例如,在我的孩子學指數的概念時,我們就拿她的銀行存折,一年一年的復利累計下,她將來多么富有呀!當我的孩子在學美國歷史時,我教她了一個生動的作業,用電腦動畫和我們倆“生動”的配音,重現了美國歷史的一個片斷。有一句格言說:“我聽到的會忘掉,我看到的能記住,我做過的才真正明白。”就是這個意思。
?????? 最重要的是要啟發孩子主動地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我會和老師配合幫助孩子自己立定學習的目標,自動自發地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我大女兒上的中學,每半年會要求學生立定一個學習的目標,半年后衡量有沒有達到。以前我女兒比較害羞,有些問題上可是沒有聽懂但是也不發問。所以他就訂了一個目標,每天上課時一定要發問,把不懂得問題問懂,每天下課時衡量自己有否做到。后來達到了這個目標,但是除了發問,她上課不參加討論。在下一個目標,她就訂了要自己每天至少一次舉手參加討論。
?????? 培養自主獨立的孩子
?????? 在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特別的深,生怕孩子受一點傷害。所以他們對孩子更多的是保護。放不開手腳。這樣導致了孩子有很大的依賴性。也有些父母會幫助孩子設計人生規劃,但是這通常會使很多人忽視了自己真正的興趣和選擇的能力。
?????? 但是,二十一世紀將是“自主選擇”的世紀。著名的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Peter Druker)指出:因為信息時代取代工業時代、世界無邊的競爭、放權自由的管理模式,“ 未來的歷史學家會說,這個世紀最重要的事情不是技術或網絡的革新,而是人類生存狀況的重大改變。在這個世紀里,人將擁有更多的選擇,他們必須積極地管理自己。”
?????? 進入了社會后,孩子必須自己決定自己的行業,自己的老師,自己的老板,自己的公司,創業還是加入公司,學工還是學商,。。。每一天面臨的都是選擇。孩子需要獨立性、責任性、選擇能力、判斷力。一個孩子如果長大了還是只會背誦知識,聽話被動,等著別人幫他作決定或做事情,那他進入社會就算不被欺負,也不會被重視。你的孩子要在這樣的社會里生存、競爭、成功。所以他必須學會自主選擇的能力。
?????? 當Google的創始人賽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在電視上被訪問時,記者問他們的成功應該歸功于哪一所學校,他們并沒有回答斯坦福大學或密西根大學,而回答的是“蒙臺梭利小學”自由自在的學習沒有任一消極輸入的方式。在蒙臺梭利教育的環境下,他們學會了“自己的事,自己負責,自己解決”是這樣的積極教育方式賦予了他們鼓勵嘗試,積極自主,自我驅動的習慣,因而帶來了他們的成功。
?????? 如何培養獨立自主選擇的能力呢?我下面提出五個“要”和五個“不要”:
?????? 要教孩子“自己想辦法”的習慣。從小讓孩子自己去解決自己的事務,讓他們明白,任何人都別想推卸責任,讓別人替他們收拾殘局。讓他們經過失敗學習,不要什么都想幫孩子做。可以幫助分析自省,可以告訴他你會怎么做,以幫助增加孩子的判斷力。
?????? 要把選擇權給孩子,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雖然你很確定該怎么做,但是你應該給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學習獨立決定。他從自己錯誤的學習得比從你正確的指導還要多。讓孩子知道有些事情父母提供意見,但是最后決定在于你,而且隨著你的長大,這些事情會越來越多。我記得我5歲時,父母要我讀幼兒園,但是我想讀小學,于是他們把選擇權給了我:“考上了就讓你讀。”這件事我回終身記得,因為那時我的一次理解我一個5歲的小孩居然有選擇。我特別珍惜這個選擇,于是我自主地讀書,真的考上了。
?????? 要培養孩子的負責心。多指導,少批評。劉墉說:“以前我也對兒子的事安排得面面俱到,但后來我發現這其實培養了他做事不負責任的習慣。而且父母的過度包辦,也讓孩子變得沒有禮貌、不懂得珍惜。”不要事事指使孩子,最好有大方面的溝通和同意(例如:“你的責任是把自己的房間整理干凈”,而不是“你房間又亂七八糟樂”)。當孩子沒做到時,讓他自己理解自己負責的重要性。
?????? 要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要什么都教他們。讓他自己去試,失敗也沒關系。
?????? 要信任孩子。信任比懲罰更能夠激起責任心。童欣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中以負責著名。他小時在學校犯錯后,媽媽甚至沒有一句責備。“這件事情已經過去了。”她看著兒子驚恐的眼睛,語氣溫和:“你過去是一個好孩子,以后還會是一個好孩子。” 童欣說:“那個晚上,媽媽給了我最好的禮物。讓我一輩子都受用不盡。”
?????? 不要用太多規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讓自己有一片發揮的天地。如果你有顧慮,用“共同決定”的方法誘導他:例如孩子喜歡玩電腦,不要說“不準玩”,告訴他,如果你的成績夠好了,或是功課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至能玩兩個小時。把每一個“否定”變成“機會”,把自主權從你身上轉移到孩子身上。這樣不但能培養獨立能力,而且孩子還會為了自己的興趣更努力做那些“必須做”的事。
?????? 不要懲罰失敗。可以懲罰懶惰、依賴、逃避、不負責任等不良行為,但是不要懲罰失敗,失敗是讓人進步的學習過程,懲罰失敗可能會挫傷孩子創造的動力,要鼓勵孩子在失敗中成長、堅強。
?????? 不要說教:如果孩子相信了你的說教,他可能失去判斷力,如果孩子不相信說教,他可能叛逆,或不信任你。
?????? 不要生活上凡事都包辦代替,放手讓孩子自己做。除了培養獨立能力,也可以增加責任感和自信。
?????? 不要過多地插手孩子的事務,剝奪孩子自己的選擇權,覺得自己為孩子安排的路是通向成功最直的路,孩子只有服從。不要什么事情都說“不”,給孩子一個機會。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李开复致中国大学生父母的一封信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清华大学计算机刘云鹏,除北京外,咱省是清
- 下一篇: CVTE Java后台电话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