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十年的思索:前端专业方向的尽头
一、純專業方向的探索之路
一轉眼,畢業已經快 10 年了,10 年前我在寫頁面,10 年過去了,我還在寫頁面。
這種情形目前并不多見,無論是我的前輩或者是同一年代入行的同輩,幾乎都已經脫離一線了,至少我認識的那些都是如此。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什么按部就班,沒有什么理所當然,關鍵要清楚自己要的什么,自己擁有的是什么,自己能夠到達的彼岸有多遠。
如果三五年前,我覺得自己的專業對團隊對企業的貢獻到頭了,我也會考慮向人向事這一塊轉型,只是,當技術積累突破到一定階段后,你心里面就會明白,自己能夠做的事情還有很多,自己可以走出一條別人沒有走過的純專業方向的探索之路。
這是一段特殊的旅程,沒有借鑒,沒有參考,可能旅程并不順利,也可能會有別樣的風采,但人生在世,本就當如此,遵循自己內心的指引,創造屬于自己的價值,看淡那些外在的依附。
價值思考
所以,長久一來,我一直在思考這么一個問題:如何圍繞前端專業技術,給團隊帶來最大的價值?
我總結了下面幾點,也是這些年自己一直努力的方向:
1. 項目技術攻堅
在項目中體現自己的專業價值,就偏體驗的前端而言包括:
- 能夠實現任何設計師提出的動效;
- 各類圖形與圖像處理技術;
- 小眾領域的技術研究與實踐,如無障礙訪問;
- 新技術新特性的實踐與落地;
- 復雜產品復雜系統的架構與設計;
- 以及對細節的把握和產品的品質,這往往與技術積累有較大關聯。
2. 基礎技術建設
個體的技術再強,也只是強的你一個人,如果能讓周圍同事也很強,那對于團隊的價值就很大了。其中有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就是把你學到的那些專業知識融入到基礎建設中,包括底層框架,或者 UI 組件庫,或者標準結局方案等。
舉個例子,對于前端而言,無障礙訪問本應是必備知識,尤其對于百萬、千萬級 DAU 的產品而言,實際上,了解并在產品中使用的人寥寥。這很好理解,法律又沒規定產品一定要做無障礙,做了無障礙也只是服務小部分人,又不會升職加薪,想讓員工靠愛發電,真的很難。但是,如果你把這些學習與研究直接融入到底層基礎建設中,其它同事無需學習就能使用,就等同于你也讓其他同事變得很強。對于團隊而言,是很有價值的一件事情。
然而,如果只是為了功利目的重復造輪子,那真不如 fork 一個優秀的開源項目進行本地化,對大家都好。
3. 工具與生產力釋放
一旦工作中出現了重復勞動的場景,就可以考慮能夠用技術手段解放生產力,做一個可視化的桌面或者 Web 工具都可以。
作為前端,做工具有個天然優勢,就是界面可視化的能力一等一,尤其制作給設計師、產品經理、運營編輯使用的工具尤其受歡迎,這是后端同學無法駕馭的。
現代前端技術發展迅猛,各種新特性強悍無比,最終實現的 Web 產品幾乎可以媲美桌面端軟件。跨平臺,自己人用不要考慮兼容性,各種新特性都可以拿來嘗試,又能產生巨大價值,這么爽的事情一定要來者不拒,一定要主動發現需求。
4. 知識分享與人才培養
還是那句話,你一個人再強,沒什么卵用的,尤其前端這種偏展現的職位,所謂獨木難支。你要想辦法讓周圍同事也變得優秀,所以,多多做專業知識分享,別人成長了,團隊也就成長了,這就是價值貢獻。
有些人千萬不要犯傻,以為知識分享出去讓被人技術提高了,自己會被踩,就藏著掖著。腦子一定要清爽,職場中職位高低是與你對團隊對公司貢獻正向強掛鉤的,而與技術高低是弱掛鉤。
積極爭取帶新人培養新人的機會,要真心想要帶好新人,幫助他們成長,而不是應付績效,或者領導讓我帶我就勉強應付,做人要有良心,新人起步還是挺重要的,不要草草應付,你自己這輩子涼了沒事,可不要連累別人。
對于我個人,還有另外一個特殊的價值,就是“吉祥物” [哈哈] 。
二、局限與盡頭
這些年圍繞著前端專業,本著不斷創造價值的理念,指引自己的行動,確實也做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成績。有項目產出,基礎建設也在很多產品中應用,做了不少工具,有些工具釋放了千人次的人力,團隊內知識分享次數遠遠領先,對所有應屆生人、實習生每周持續技術培訓,同時還有主動參與大量人才招聘的工作。
然而,人總是要不斷成長的,在一線工作快 10 年的這個節點,我發現純專業技術這條路能夠給團隊進一步提升價值的空間越來越小。
首先是項目這塊,人總是高估自己這個職業對產品的價值,前端開發人員也不例外,實際上,一個產品要想成功需要通力協作,沒有明顯短板要有強項,但我幾乎沒看到什么產品強項是靠前端突顯的。站在企業的角度,前端 80 分和 90 分帶來的價值區別并不大,或者說并不緊急,舉個極端的例子,你網站 CSS 質量全世界 Number 1,然后呢?沒有然后,你的產品不會因為這個風生水起,收益大增。要知道,產品不是藝術品。雖然我自己專業的成長很明確,還要繼續耕耘與積累,但是,如何給項目產品帶來明顯的收益提升卻難倒我了,我暫時想到的是 webGL,填補團隊這塊的空白,至于其它,還沒想清楚。
基礎建設這塊,首先業務線很多,個體的精力有限,不同業務線適合的技術形態也不一樣,無法完全兼顧。而且各類技術框架風起云涌,像我這樣的老古董確實應接不暇,開始過時了。
工具的問題在于生產力的需求總是有限的,需求解決之后,一旦穩定下來,這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就越來越少了。
知識分享的問題在于知識的吸收、匯總和落地,如何讓沒有聽過的新人也能 GET 到這些知識,這方面的價值遠比分享數量的堆砌和形式主義要高得多。
所以,就有難題擺在我的面前:如何通過前端專業技術給團隊進一步帶來明顯提升的價值呢?
我發現了我的前端專業之路遇到了局限,前端專業方向看到了盡頭。
略帶悲傷!但,放心,我并沒有為此擔憂,這是一個必然要遇到的問題。想要通過純技術,尤其是前端技術想到達到一個很高的級別,那是不可能的,不可能說你前端很厲害,然后給公司增加幾千萬的收益。哪怕你公司是培訓機構,哪怕趕上前端培訓巔峰的時候,也不會如此。
相比我的前輩們或者同輩們,我已經比他們多探索了四五年時間,走得更極端也更扎實,準備地更充分,也沒有任何遺憾。至少今天在這里留下了印記,證明過,一個技術人員,就算只靠專業技術創造價值,也能有一番屬于自己的精彩。
所以,一切都是自然而言,純專業趨于頂部,那我就開始在另外一條線上探索,從另外一個完全空白的維度進行成長與提升,相當于啟動二級火箭,強勁輔助專業那條線進一步成長。這里的“另外一條線”指的就是人和事。
三、繞不開的人和事
簡言之就是通過推動別人來推動團隊的專業成長,通過事務落地來推動團隊的專業成長。
舉例來說,大家一起做了那么多大大小小的項目,那些好的專業實踐有沒有匯總與落地,有沒有轉化為很多的經驗和學習資源。這個事情的價值就很大,但是,這些事情的推動那就不是說你專業技術厲害就搞得定的,要與人到交道,如何制定策略,何種方式匯總,什么形式轉化,如何后續推廣等等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如果我們需要一個專業的站點進行歸檔,在什么地方合適,自己開發還是使用已有平臺,需要動用哪些資源,實踐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也是另外一堆需要思考的問題。
雖然這些問題需要的并不是專業能力,但是,對于整個團隊帶來的專業這塊的價值確是非常顯著的,這就是通過另外一條線,也就是人和事讓自己職業更進一步。
又比如說知識分享,講的時候聽得很 high,結果一段時間過后,當時學了啥的,記不得了。還有個比較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新人加入后,以前分享的那些精彩內容如何追溯,或者至少知道以前哪方面課題有同事有過很棒的分享,可以直接學習。所以,即使平均每周一次分享,如果分享之后沒有對知識進一步規定,梳理,以更好的形式呈現,那你做那么多分享帶來的價值,或者說投入產出比不見得有多高,這是一個非常能夠明顯提升整個團隊專業價值的方向。但同樣的,這個方向的提升不是靠你的專業能力,或者你分享數量,而是更好的流程約束,更好的工具輔助,更好的文化熏陶。
而所有這些事情的成功推進落地,離不開與人打交道,如本部門同事、領導,以及其他部門同事,甚至還要老板那邊提供資源。
所以,到了一定階段后,要想進一步提高團隊的專業價值,人和事是繞不開的,而這一塊,將會是自己接下來幾年努力提高、學習以及成長的地方。估計會沒有學技術那么順利,與人打交道不像和代碼打交道,不能直來直往,否則容易讓別人不開心,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不過我相信自己的可塑性,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慢慢改善吧,只是擔心在職場磨啊磨,磨啊磨,把棱角都磨掉了,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四、遠處的風景
19 年算是個轉折年吧,想想自己,一條腿走了 10 年還真不容易,是時候把另外一條腿慢慢長起來了。心有猛虎,細嗅薔薇,不為外物蒙雙眼,不因碎語擾心智,一步一步,有條不紊,耐心前進,人生是條長河,希望能有雙健康有力的雙腿,帶我看到盡頭最美的風景。
最后,給大家推薦一個前端學習進階內推交流群685910553(前端資料分享),不管你在地球哪個方位,
不管你參加工作幾年都歡迎你的入駐!(群內會定期免費提供一些群主收藏的免費學習書籍資料以及整理好的面試題和答案文檔!)
如果您對這個文章有任何異議,那么請在文章評論處寫上你的評論。
如果您覺得這個文章有意思,那么請分享并轉發,或者也可以關注一下表示您對我們文章的認可與鼓勵。
愿大家都能在編程這條路,越走越遠。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前端十年的思索:前端专业方向的尽头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羧基水溶性量子点(PEG)标记鼻咽癌标志
- 下一篇: 硫化氢探针|H2S荧光探针|hydr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