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
端午節(jié)
迷迷糊糊地看到超市里千奇百怪的粽子
才想起來又是一年端午節(jié)了
即便有閏月,端午節(jié)也等不到放假的時候
但是老家的端午節(jié)都是五月十五這一天
若碰上畢業(yè)的哪一年提前放假就能在家趕上端陽
不過記憶中也惟有2004年的那一次而已
好快
一轉眼已經三年了
那年的端陽節(jié),記得的也只有賽龍舟時能把人烤熟的大太陽了
2007/06/19 9:12
附:粽子
粽子是端午節(jié)的節(jié)日食品,古稱“角黍”,傳說是為祭投江的屈原而發(fā)明的,是中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文化積淀最深厚的傳統(tǒng)食品。
【歷史記載】
??????? 歷史上關于粽子的記載,最早見于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說文新附?米部》謂“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說文?夂》:“葼,斂足也。”義為鳥飛時收斂腿爪。《集韻?送韻》:“糉,角黍也。或作粽。”
??????? 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xié)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注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 “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jié)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jié)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
??????? 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
??????? 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稱粽子了。
【民間傳說】
??????? 從南北朝以后,民間開始有粽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
??????? 南朝梁的吳均(467—520)在《續(xù)齊諧記》中寫道:“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漢建武中,長沙歐回,白日忽見一人,自稱三閭大夫,謂曰:‘君當見祭,甚善 。但常所遺,苦蛟龍所竊。今若有惠,可以楝樹葉塞其上,以五彩絲縛之。此二物,蛟龍所憚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帶五色絲及楝葉,皆汩羅之遺風也。”
??????? 另外的說法是,百姓怕屈原的尸體被江里的魚吃掉,于是裹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魚。
??????? 粽子與屈原關聯(lián)的說法,由于其浪漫主義色彩,而被廣為傳頌。粽子在文人歌賦中屢有出現(xiàn)。
??????? 元稹在表夏十首中寫道:“彩縷碧筠糭,香粳白玉團。”
??????? 宋代楊無咎在齊天樂端午中寫道:“疏疏數(shù)點黃梅雨。殊方又逢重午。角黍包金,菖蒲泛玉,風物依然荊楚。衫裁艾虎。更釵裊朱符,臂纏紅縷。撲粉香綿,喚風綾扇小窗午。”
【粽子趣聞】
??????? 歷史最悠久的粽子則是西安的蜂蜜涼粽子,載于唐韋巨源《食譜》。特點是只用糯米,無餡,煮熟后晾涼,吃時用絲線勒成薄片,澆以蜂蜜與黃桂醬――白糖腌桂花醬。
???????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產于廣西南寧,每只重約兩斤,以肥豬肉、綠豆為餡,清香、軟糯、甘潤、膏腴不膩。
???????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廟,綠波廊、湖心亭兩處皆有。長約寸許,形如枕頭,火腿為餡,小巧清鮮;湖心亭以為茶食,甚妙。
【粽子流派】
??????? 北方的粽子,多是簡單白米,或者雜以赤豆、棗子,蘸白糖食用。
??????? 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復雜,尤其是餡,變化多端。和北方粽子的一個重大差異是,江南粽子的糯米原料,多預先用醬油浸漬,與肉餡相蒸,香味撲鼻。
??????? 國內的粽子,以江南嘉興出產的最為有名。嘉興粽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譽。食書記載嘉興粽子的種類和做法:
??????? “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 “艾香粽”:“糯米淘凈,夾棗、栗、綠豆,以艾葉浸米裹,入鍋煮。”
???????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 “蓮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 “火腿粽”:“入火腿塊包粽,火腿要金華者,精肥適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 嘉興粽子中,又以五芳齋最為著名。嘉興五芳齋的鮮肉粽四季供應,用筷子分夾四塊,塊塊見肉,芬芳和潤,酥爛嫩鮮,肥糯不膩。湖州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見長,以豆沙、豬板油丁為餡并不稀罕,難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紅小豆煮爛去殼,再加糖、熟豬油、玫瑰原汁炒至烏黑晶亮有勁,這種豆沙吃口香、潤、細、滑。
【粽子形狀】
??????? 因地區(qū)不同,由材料以至粽葉,都有著很大的差別,連“裹”的形狀,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們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漢晉時的粽子,多做成角形,作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還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長形等各種形狀。
【粽子做法】
??????? (一)古代
??????? 漢代,粽子是“蘆葉裹米”;到了西晉,變成了“菰葉裹黏米,雜以粟”。后魏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記載更為詳細:
??????? 《食經》曰:“粟黍法:先取稻,漬之使釋。計二升米,以成粟一斗,著竹內,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繩縛。其繩相去寸所一行。須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間,黍熟。”
??????? 《食次》曰:“●:用秫稻米末,絹羅,水、蜜溲之,如強湯餅面。手搦之,令長尺余,廣二寸余。四破,以棗、栗肉上下著之遍,與油涂竹箬裹之,爛蒸。奠二,箬不開,破去兩頭,解去束附。”
??????? 到了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
??????? “糭,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糭櫚葉心之形,故曰糭,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jié)物相饋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也。”
??????? 可見,明朝的時候,糯米已經成為粽子的主要原料。
??????? (二)現(xiàn)代
??????? 現(xiàn)在的傳統(tǒng)做法則是,先將粽葉(蘆葦葉或竹葉等)泡濕,糯米用水泡好,以肉、豆沙、棗仁等為餡,包成三棱形、方形、枕頭形等蒸、煮而成。具體做法,詳細介紹以下:
??????? 1、肉棕
??????? A、5斤香糯米,用(不能過涼或過熱,水溫以手感有些熱但可以接受)溫水浸泡糯米2、3個小時(期間撓1至2次,以便米更好浸透),用個小簸箕或過濾籃濾干水分。
??????? B、2斤去皮綠豆,以同樣的溫水同樣的時間浸泡,濾干水分。
??????? C、2斤半肥瘦豬肉(單是瘦肉煮出的粽子口感不爽滑也不夠香),把肉切成寬2cm、厚1cm、長10-15cm條狀,接下來放入少許精鹽、味精(雞精)、料酒、姜片、生抽1小匙、(麻油)香油1小匙等調料并用筷拌勻待用。
??????? D、把粽子葉放水里煮,水開10分鐘后即可取出冷水洗凈剪兩端多余后濾干。
??????? E、把棉線剪若干條,每條長約20cm。腿上(膝蓋處)放一條毛巾以備弄濕衣物。
??????? F、取兩張(均為反面)粽葉一頭一尾的反方向重疊(不完全),放入一小碗(125克)米,用食指在米中間輕輕劃一字,放入1、2匙綠豆,接著是放肉條,放同等綠豆于肉條上,再填123克米蓋住綠豆。
??????? G、右手先把外端粽葉往里折疊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再以同樣手法完成另一端,綁粽子要先在中間綁一次后才從一端逐一綁向一端以防變形,繩子緊度不能過緊(煮爆)或過松(進水),以輕扯不移動即可。
??????? H、綁好后逐一放到鍋里,然后放入冷水滿過粽子1cm左右,點火……水開15分鐘后把鍋里上下粽子兌換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時即可。
??????? 2、紅棗粽子
??????? 弄清肉粽的做法后甜棗粽子并不是很難啦。最大差別:棗子溫水泡好去籽剪成豆大顆粒,然后與濾干的糯米混勻,至于調料方面,喜歡甜的可放些糖
??????? 3、綠豆鴨蛋粽
??????? 糯米、綠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鴨蛋黃5個。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即成餡。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斗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后入鍋加冷水浸沒粽子,煮沸1小時后,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
??????? 4、陳皮牛肉粽
??????? 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姜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鐘后,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 5、百果粽子
??????? 糯米750克、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25克,西瓜子仁、核桃仁、葡萄干、紅絲各15克,白砂糖300克。先將青梅、菠蘿肉、冬瓜條各用白糖水煮,瀝干水分,然后用白糖腌漬24小時,即成餡。包成五角方底粽,煮50分鐘,離火燜4分鐘即成。
??????? 6、咸香雞肉粽
??????? 用料:糯米600克、雞肉800克、薯仔400克、蝦米80克、蒜蓉1湯匙、生抽半湯匙、蔥、鹽、雞精、生粉若干、粽葉適量、粽繩適量。
??????? 做法:
??????? (1)將雞肉、薯仔和大蔥頭剁碎,加入鹽、蒜、雞精、生粉等調料拌勻。
??????? (2)洗凈糯米,浸水半小時。燒熱鍋,用蔥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生抽,炒均。
??????? (3)用粽葉2張,折疊成漏狀,放入炒香的糯米1湯匙,加入做法1中扮勻的餡料,再加入1湯匙的糯米在上面。
??????? (4)將粽繩把粽子扎好,放入高壓煲中煮30分鐘,即可趁熱食。如果是普通煲須煮2小時左右。
??????? 7、正宗金牌裹蒸粽
??????? 用料:
??????? (1)糯米500克、干香菇1朵、蓮子4粒、蝦米10克、綠豆仁50克、栗子2粒、干荷葉1張、干竹葉6片、干堿草2條。
??????? (2)咸蛋黃1粒、胡椒粉少許、芋頭30克、排骨、肥肉約100克;五香粉、蔥油、味精鹽少許。
??????? 做法:
??????? (1)將用料1中的材料泡水至發(fā)起為止,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個半小時以上,然后用胡椒粉、蔥油、味精、鹽來腌味。芋頭切塊炸過,備用。
??????? (2)將肥肉切塊用五香粉腌味約30分鐘。排骨切塊用黑醋、醬油、鹽、味精、面粉腌過備用。
??????? (3)將荷葉對撕,粗面朝下,鋪上3片竹葉,放一半的糯米。然后放入香菇、蓮子、蝦米、栗子、咸蛋黃、肥肉、排骨、芋頭、綠豆仁。再放上另一半糯米,將另外3片竹葉蓋上。
??????? (4)將荷葉左右兩側對摺抓緊,再前后對摺抓緊包成四角形,用堿草包緊打結即可。5、用水煮粽子四小時即可上桌。
【注意事項】
??????? 吃粽子時,可以適當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于消化。最好,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營養(yǎng)。另外,有慢性胃腸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
???????
【外國粽子】
??????? 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端午節(jié),端午節(jié)食粽子是中國的傳統(tǒng)習俗,也是中國一種特有的節(jié)令食品。可是您知道嗎?現(xiàn)在粽子雖不是中國的特產,世界上很多國家也有吃粽子的習俗,但都起源于中國。
??????? ▲朝鮮的粽子 朝鮮人在端午節(jié)這天有吃“車輪餅”的風俗,人們把鮮嫩芽艾葉煮后搗碎,摻加在米粉中,再做成車輪形狀,朝鮮人成它為“車輪餅”。
??????? ▲日本的粽子 日本人過端午節(jié)時也吃粽子,不過日本的端午節(jié)是在公歷的5月5日,日本的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做成的,粽子的形狀與中國的粽子不同,其狀呈種子形,別具一格。
??????? ▲越南的粽子 越南的粽子是用芭蕉葉包裹的,有圓形和方形兩種。他們認為,圓形粽子代表天,方形粽子代表地,天地合一,大吉大利。端午節(jié)吃粽子可以求得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 ▲緬甸的粽子 緬甸人愛吃粽子,但沒有節(jié)日文化色彩和紀念活動,只是作為一種食品而已。緬甸人的粽子是用糯米作主料,用香蕉和椰蓉作餡,香氣撲鼻,軟酥酥的,甜滋滋的,令人陶醉。
??????? ▲泰國的粽子 泰國人包裹的粽子個頭小如雞蛋,因為是用綠色粽葉包裹,所以蒸熟后呈淡綠色,味道十分清香。
??????? ▲墨西哥的粽子 墨西哥的粽子又叫“達瑪爾”,其原料是粗顆粒的玉米面,餡料是肉片叫辣椒,用玉米葉或香蕉葉包成,別有一番風味。
??????? ▲印度尼西亞的粽子 印度尼西亞人對粽子餡特別講究,常用鮮肉末加香菇、蔥做粽餡。吃時香滑可口,多吃不膩。
??????? ▲哥斯達黎加的粽子 哥斯達黎加的粽子用一種經過特別加工、帶有黏性的玉米粉為主料,配以雞肉、牛肉、胡蘿卜、土豆、橄欖、辣椒等。有的還澆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鮮的香蕉葉包成扁方形。
??????? ▲菲律賓的粽子 菲律賓的粽子有點特殊,習慣裹成長條形,味道倒和中國江浙一帶的粽子差不多,而且他們在過圣誕節(jié)時,把粽子當成不可缺少的食品。
??????? ▲拉丁美洲的粽子 拉丁美洲也流行一種類似粽子的食品,這大概要起源于印第安人的傳統(tǒng)食品,他們用香蕉葉包粽子,主料是玉米粉和菜豆,吃起來味道很香。關于它還有一個傳說:400多年前,西班牙殖民者統(tǒng)治了拉美大部分地區(qū),印第安人被迫外出服勞役,婦女們?yōu)榇税阎笫斓挠衩追酆筒硕褂孟憬度~包起來,作為干糧讓親人帶上路。久而久之,就成了他們的傳統(tǒng)。
【“粽子”與超級女聲】
??????? 在2005年,對于超級女聲成都三甲的Fans(中文簡稱粉絲)們,媒體上(包括主持人)最津津樂道的稱謂,就是玉米、涼粉、盒飯。玉米,代表“李宇春的歌迷”;涼粉,代表“張靚影的粉絲”;而盒飯,就是“何潔的Fans”了。這三位選手的歌迷們,又自發(fā)的組成一個小團體,號稱“成都小吃團”。而對于破壞小吃團團結氛圍的人,則冠名為“粽子”。
??????? 在2005年這個瘋狂的夏天,粽子也與時俱進,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 粽子是一種身份-
??????? 可以是克格勃,可以是007,可以是蘇秦張儀,也可以是和平大使。
??????? 粽子是一種心態(tài)-
??????? 有的窮極無聊,有的渴望和睦,有的企圖從中漁利,有的希望制造歡樂。
??????? 史前粽子:反筆聯(lián)盟主席????? 關鍵詞:大時代?
??????? 在百度超級女聲吧紅紅火火的同時,粽子吧也安靜地開張了。
??????? 一時,迎來粽子無數(shù)。
??????? 有人把粽子吧比作絕代雙驕里的惡人谷。在2005年的超級女聲節(jié)目中,“粽子”一詞開始流行。粽子有了新的含義。如果說2005年的超女粉絲是和傳統(tǒng)粉絲不同的特殊的一群,那么粽子就更是特殊的一群,他們關心過超女,也許是關心超女現(xiàn)象,或關心超女人群,但又不是某種粉絲。
??????? 他們沒有粉絲那種因共同偶像造成的相互的認同感,卻有一種自家人的歸屬感。 但不管怎么說,2005年的粽子生涯對于他們都是有很大影響的。
??????? 他們曾經以最奇怪的方式,如此近地走近娛樂圈,如此近的參與了一場真人秀。 他們這段經歷帶來的思考和領悟,可能還會帶進今后的生活。
??????? 畢竟,粽子是一個名稱,粽子更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 就象粉絲的生活態(tài)度,包括了認真,熱情,愛和理想一樣,粽子的生活態(tài)度可能更是這樣一些內容,冷靜,寬容,理性,娛樂。
編輯詞條
開放分類:
民俗、飲食、超女、端午節(jié)、屈原
?
參考資料:
?1.http://www.dffy.com/xiaoyaofawai/suibi/200605/20060524201557.htm
?2.http://blog.sina.com.cn/u/46805dcc010003vl
?3.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6246.html
?4.更多粽子及圖片:http://www.tuangouba.com/shipin/index_zongzi.shtml
?
貢獻者:
晶晶愛筆莉、傻瓜都一樣、WhoMI、ezoom、小豬哼哼先生、 flyingship、twy888、iam777、我是牛頭mm、free番茄、dickqqss、水吻漣漪、蜘蛛俠歸來、筆迷電腦專家、 高樓居士、楷沅、彭彭9527、nba0080859、 小傲氣中華、tuangouba、楓葉T知秋、綻琨、 linxsong、yjwwnn123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端午節(jié)、節(jié)令宴、月餅、客家、端午祭、十月初五日街、漢族、重陽、戶縣第二中學、肇慶、黃天源、掛艾虎、小吃、永茂昌徽式粽子、紐約粽子、嘉興粽子節(jié)、洞庭湖銀魚、印度尼西亞粽子、菲律賓粽子、五芳齋
“粽子”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百度詞典):
1.a pyramid-shaped mass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leaves
總結
- 上一篇: Hyperspectral Band S
- 下一篇: Ftest(F检验,P值求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