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协同系统?--信息化入门扫盲
泛東協同,贏在執行!
協同軟件(Collaboration Software)是指那些以團隊協作為目標的協作軟件工具,主要包括群組協作管理,如:工作流管理、項目管理等等;各種通信軟件,如E-Mail、即時通信、VoIP等。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和用戶全球化等新需求的提出,協同軟件概念也賦予了新的含義,例如結合了Internet、工作流、即時通訊和SOA等多種技術和手段。或者可以認為:協同辦公、協同政務、協同商務等協同應用,以及工作流管理、項目管理、知識管理、信息門戶等協同平臺,電子郵件、即時通訊、遠程視頻、流程編輯器等協同工具,組成了我們現在意義上的協同軟件。
1.1人類交流的三種方式
協同軟件是一個有非常有前景的信息技術,它有多種定義。一些可定義的定義,但另外一些失去了應用的意義。理解不同人之間的影響,對確保將這項技術應用到相互影響的領域是必要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主要有三種方式:對話式的交流、事務式的交流還有協作式的交流.
1.對話式的交流:雙方不分主次,目的主要是互相了解,增近關系。支持這種交流方式的 主要工具有:電話,即時聊天,EMAIL
????? 2.事務式的交流:以比較正式和固定,通過交互雙方會改變彼此的地位或關系,比如一個人花錢向另一個人買某樣東西,雙方就建立了買賣關系。帶有存儲功能的事務系統可以用來支持這種交流方式。
3.協作式的交流:交流的目的在于改變一個協作實體,比如大家共同討論一個想法,設計一個效果,達成一個目標。所以支持這種交流方式的系統必須讓很多人參與,來產達成一個共識的結果。比如,文檔管理系統,論壇系統,等等都是很典型的協作系統。
二協同軟件應用的三個層次
協同系統按照協作的水平可以被歸為三類:通訊工具,電子協作工具和電子管理(協調)工具。
?
2.1電子通訊工具
電子通訊工具發送郵件,檔案,資料,或人與人之間的文件,從而促進信息的交流。例子有:同步會議、電子郵件、網絡傳真、語音信箱、維基、網絡出版、修訂控制
?
2.2電子協作工具
電子協作工具促進信息交流,有多種互動交流方式。例子有:
*互聯網論壇(也稱為留言板或討論區)-一個虛擬的討論平臺,以促進管理在線短信*在線聊天-一個虛擬的討論平臺,以促進管理的實時文字信息*即時通訊*電話-允許用戶互動的電話通訊*視頻會議-網絡電腦共享視頻和音頻信號*網絡會議-(視頻會議,電子白板,桌面共享)
*應用共享-用戶可以訪問共享文件或從各自的電腦同時進行的實時應用程序*電子會議系統(EMS)-被稱為“電子會議系統”電子會議系統的演變是基于網絡的,它的會議者是可以分散在數個地點的。
?
2.3電子管理工具
電子管理工具,促進管理組的活動。例子有:
*電子日歷(也稱為時間管理軟件)-時間/日歷/日程安排*項目管理系統-時間表,跟蹤和圖表中的流程,如:一個正在完成中的項目*工作流程系統-協同管理的任務和文件,以知識為基礎的業務流程*知識管理系統-收集,整理,管理和共享各種形式的信息*預測市場-讓一組人共同預測為發生的事件結果*外部系統(有時也被稱為‘項目外聯網/‘)-收集,整理,管理和分享信息與提供的一個項目(例如:建設一個建設)
*社會軟件系統-組織社會關系的群體*在線電子表格-協作并共享結構化數據及信息
三協同與OA的區別
現在有很多協同的軟件具備了OA的功能,就將協同軟件歸為OA軟件,OA軟件原本是辦公自動化的平臺和工具,其核心是信息處理自動化。但只是信息層面的協同,而非團隊成員的。而協同軟件關注的協同集中在人員和人員的行為管理層面。OA不等于協同軟件,二者不能歸為同一類。就是具備了協同功能的OA軟件,也只能算是協同化OA軟件。
毋庸置疑,協同軟件與OA二者之間存在著目的上的天然聯系。因為辦公本身就是一種協作和協調,特別是公文流轉和信息處理層面。而協同軟件則是從人員和行為層面來支撐和推動各種(不僅是辦公這種)協作和協調。
另外一個客觀原因,協同軟件是在“群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國內OA系統的成熟發展正是在很大程度上基于群件——IBM的Lotus/Notes。后者所代表的群件又被業界公認為協同軟件的鼻祖,這就使得OA和協同軟件具有了很多淵源。但是,直到IBM變革Lotus/Notes演化催生出Workplace、被Microsoft收購的Groove以及點擊科技的競開協同之星后,真正意義上的協同軟件才浮出水面。
協同軟件實際上是協同應用軟件的開發平臺和運行支撐平臺,同時為協同應用提供協同工具和協同引擎服務。協同軟件必須具備以下的三個基礎功能:
首先,協同軟件首先是一個溝通平臺。這里的溝通并不限于團隊的信息傳達或者通訊,協同全面實現溝通過程的時效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其次,協同軟件是管理和協作的平臺。協同軟件必須能夠實現團隊協作,比如,項目管理、流程管理、事務管理等等。這樣才能做到隨需應變,動態適應,實現柔性管理。
再者,協同軟件是知識中心和應用運行支持平臺。人和行為的協同就要以人為中心重新組織應用、數據、信息和知識。
從某種程度上說,協同軟件就是每個團隊成員的隨身的辦公室。同時,在此平臺之上還要能夠部署一些應用,如人事管理、ERP系統等,開發各種協同化的應用——也就是具備協同特征的各類應用軟件。
要實現前述協同軟件必備的功能,就必需滿足以下幾個要求,也就是協同的基本特征:協同軟件要支持完全的移動性,實現可以利用目前可以使用的一切網絡資源;系統必須能實現跨地域、跨組織、跨系統、跨網絡的互通性,實現相互獨立的不同應用系統可以自然融合;必須具備動態適應能力,一種柔性管理能力,并且能夠實現與剛性管理相結合。
OA如果在協同平臺上開發,并且在協同運行平臺上運行或者嵌入了協同引擎,當然可以成為協同化應用——協同OA,但它和作為協同應用開發和運行平臺的協同軟件卻是明顯地處在不同的層次.
據Gartner統計分析,從2003年開始,全球范圍協同軟件已成為用戶應用軟件采購最大熱點,位居信息化應用軟件首選。賽迪顧問的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中國軟件市場實銷售額479.1億元,同比增長19.9%,到2005年全球協同軟件市場的營業額近達500億美元,到2006年協同軟件市場規模已趕超ERP。2007年,中國協同軟件市場份額較2006年增長了24%。截至2008,中國的協同軟件發展已經趨于成熟,以居于協同軟件之首的協達軟件為例,整個協同市場呈現出鮮明的“劇增、普及、國際化”特色。協同功能在IT行業的充分發揮,儼然標明協同軟件發展已經開始走向穩定、成熟,與國際化市場接軌。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什么是协同系统?--信息化入门扫盲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答辩技术介绍(简答
- 下一篇: 利用自动机识别c 语言单词,第03章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