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与传输介质
物理層與傳輸介質
- 前言
- 一、常用的傳輸介質
- 二、同軸電纜
- 三、雙絞線
- 四、光纖
- 五、串口電纜
- 六、光纖和雙絞線的對比
- 七、廣域網接口
- 1、路由器物理接口的演進
- 2、以太網接口
- 2.1、10/100M以太網
- 2.2、1000M以太網
- 2.3、10G以太網
- 2.3、100G以太網
- 3、POS口
- 4、以太網口和POS口的區別
- 總結
前言
??物理層是OSI模型的最底層,也是TCP/IP對等模型的最底層,它的主要功能是為數據端設備提供傳送數據通路、傳輸數據,同時也規范了線纜、電壓、接口等特性。
??如果是通信專業的學生,在很多專業課學習的都是物理層的知識,比如《通信原理》中描述的端到端通信所需要經過的調制解調、復用技術、傳輸介質等。
??物理層雖然是計算機網絡中最簡單的一層,計算機學生只需要了解概念即可,但是在通信學生看來,確是需要經過最少大學4年的修煉。
一、常用的傳輸介質
??傳輸介質主要分為有線和無線,因為寫博文的目的是想分享一些日常在機房勞作的網工的知識,所以本節主要介紹一些目前常用的有線傳輸介質。包含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串口電纜。
二、同軸電纜
??自從家里換了電視之后。就再也沒見過同軸電纜了。小時候把那根線一拔,電視就泛白點,這也是我對同軸電纜的唯一印象。雖然現在網絡設備基本已不再使用,但是全球還有不少民用的存在,所以即使再過10-20年也可能依然存在。2018年世界杯的時候,解說員就說到,世界杯有一項要求就是比賽雙方的球隊除了球衣顏色要區分外,還必須身著深色和淺色球衣,這就是為了第三世界的國家在黑白電視上能分清楚雙方,而那種電視所用的信號線就是同軸電纜。
??同軸電纜是以太網傳輸介質的一種,目前在以太網中已經很少使用。華為HCIA官方教材給出的同軸電纜如下圖所示。
??同軸電纜的以太網標準有2種,分別是10BASE2和10BASE5。兩種標準的傳輸速率都可以達到10M,最長傳輸距離分別是185m和500m,前者稱為細同軸電纜,后者稱為粗同軸電纜,因為粗自然傳的遠啊,這很容易理解。對于以太網標準,可以參照這一篇博文:https://blog.csdn.net/leon1741/article/details/105882130
三、雙絞線
??所謂的雙絞線,就是我們日常使用的網線,如果不從事和網絡有關的職業,只能看到外面包裹的外層絕緣套和水晶頭,其實網線內部是兩兩絞合的,所以稱為雙絞線,絞合的目的是為了消除彼此間的電磁干擾。雙絞線一共有8根線,顏色分別為橙白、橙、綠白、藍、藍白、綠、棕白、棕。
??雙絞線分為屏蔽雙絞線(Shielded Twisted Pair,STP)和非屏蔽雙絞線(Unshielded Twisted Pair,UTP),區別在于屏蔽雙絞線的雙絞線和外層絕緣套之間有一層金屬屏蔽層。華為HCIA官方教材給出的雙絞線如下圖所示。接頭稱為RJ-45接頭,常被稱為水晶頭。
??雙絞線目前的標準如下表所示:
| CAT5(五類線) | 10BASE-T 100BASE-T | 100Mbps | 100m |
| CAT5e(超五類線) | 1000BASE-T | 1000Mbps | 100m |
| CAT6(六類線) | 1000BASE-T | 1000Mbps 10Gbps | 100m |
| CAT6A(超類線) | 10GBASE-T | 10Gbps | 100m |
| CAT7(七類線) | 10GBASE-T | 10Gbps | 100m |
??目前需要關注的就是五類和超五類線,也只有超五類及更高級別的雙絞線支持1G(千兆)以太網傳輸。在現網中也有部分設備,甚至在運營商城域核心網中也存在雙絞線作為傳輸介質,俗稱電口,下一小節要介紹的光纖稱為光口。
四、光纖
??同軸電纜和雙絞線傳輸的是電信號,而光纖傳輸的是光信號,光信號的傳輸速率更快,而且傳輸距離更遠,也是目前城域網高速率傳輸最常用的介質,光纖之父高琨因其而獲得2009年諾貝爾獎,對通信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沒有他就沒有現在的高速率上網。
??光纖的傳輸速率目前從10M、100M、1G、10G一直到400G,目前我見過的在運營商骨干網上,100G的以太網已經廣泛部署了。華為HCIA官方教材給出的光纖及接頭如下圖所示。
??光纖可以分為單模和多模光纖,單模只允許一種模式的光傳輸,多模可以允許多種模式的光。因為一種模式的光在傳輸時不存在模間色散,因此可以傳輸更長的距離。多種模式的光由于模間色散導致信號脈沖展寬嚴重,所以傳輸距離不長。目前光纖的傳輸距離最大能達到幾十公里,所以在城域網或者廣域網中需要部署波分和傳輸通道,對光信號進行中繼,使之可以傳輸更遠的距離。光纖常用的連接器包括ST、SC、FC、LC。
??10G及以下光纖的標準:
| 10BASE-F | 單模/多模 | 2000m |
| 100BASE-FX | 單模/多模 | 2000m |
| 1000BASE-LX | 單模/多模 | 316m |
| 1000BASE-SX | 多模 | 316m |
| 10GBASE-LR | 單模 | 10km |
| 10GBASE-ER | 單模 | 40km |
??2010年IEEE組織發布了IEEE802.3ba標準,同時定義了兩種傳輸速率(40G和100G),共有四種不同的標準:40GBASE-CR4、40GBASE-SR4、100GBASE-CR10、100GBASE-SR10。后期發布了IEEE802.3bg、IEEE802.3bj、IEEE802.3bm、IEEE802.3bq等標準。
??40G及以上部分光纖的標準:
| IEEE802.3ba | 40GBASE-SR4 100GBASE-SR10 | 多模 | 100m 125m |
| IEEE802.3bg | 40GBASE-FR | 單模 | 2000m |
| IEEE802.3bj | 不介紹 | 不介紹 | 不介紹 |
| IEEE802.3bm | 40GBASE-LR4 100GBASE-LR4 | 單模 | 10000m |
| IEEE802.3bq | 不介紹 | 不介紹 | 不介紹 |
??可以參考鏈接:
??https://www.gigalight.com/cn/bbs/faq-1510.html
??單模和多模光纖的對比:
| 顏色 | 黃色 | 淡綠色、橘紅色 |
| 纖芯 | 細 | 粗 |
| 材質 | 精致 | 普通 |
| 標識 | SM | MM |
| 色散 | 小 | 大 |
| 距離 | 遠 | 近 |
| 成本 | 高 | 低 |
五、串口電纜
??常用的串口電纜標準是RS-232,傳輸距離為6m,現在已經逐漸被USB取代了。RS-232沒有定義接頭的標準,常用的有DB-9和DB-25,V.24是RS-232標準的歐洲版。華為HCIA官方教材給出的串口電纜如下圖所示。
| V.24 | 1.2kbps-64kbps |
| V.35 | 1.2kbps-2.048kMbps |
六、光纖和雙絞線的對比
| 雙絞線 | 價格低 安裝簡單 | 傳輸速率低 傳輸距離短 | 目前超五類已經能達到1G傳輸速率 六類和超六類速率也較高 |
| 光纖 | 傳輸速率高 傳輸距離遠 抗干擾性好 | 成本高 安裝復雜 環境要求高 | 長距離、高速率的傳輸 光傳輸是未來的趨勢 |
七、廣域網接口
1、路由器物理接口的演進
??華為官方教材給出的路由器物理接口的演進圖如下所示,目前POS口已經成熟,且峰值速率只能達到40G,但是以太網還可以不斷發展,目前已經發布了400G標準。
2、以太網接口
??上文已經對介質中的標準和傳輸速率進行了介紹,這一小節對以太網速率對應的接口標準進行歸類。
??常見的以太網類型:
??10M以太網:標準以太網
??100M以太網:快速以太網
??1000M以太網:千兆以太網
??10000M以太網:萬兆以太網
??100000M以太網:100G以太網
??目前還有核心設備使用快速以太網,比如思科的7609就有以太網端口叫做FastEthernetkou,速率是100M。
2.1、10/100M以太網
??10BASE-T:采用兩對非屏蔽的3類、4類、5類雙絞線,T表示雙絞線(Twisted)。
??100BASE-TX:采用兩對屏蔽的雙絞線或者5類非屏蔽雙絞線,TX表示兩對高質量的雙絞線。
??100BASE-FX:采用兩根光纖,一根用于發送,一根用于接收,FX表示2根光纖。
2.2、1000M以太網
??1000BASE-T:超五類雙絞線
??1000BASE-SX:只用于多模
??1000BASE-LX:主要用于單模,也可以用于多模
2.3、10G以太網
??10GE以太網有兩類:
??串行的10BASE-S/L/E:
??10GBase-S:短距,850nm,多模
??10GBase-L:長距,1310nm,單模
??10GBase-E:超長距,1550nm,單模
2.3、100G以太網
??有IEEE802.3ba、IEEE802.3bg、IEEE802.3bj、IEEE802.3bm、IEEE802.3bq。
3、POS口
??對于POS口,目前應用較少,運營商骨干網上會有部分使用,但都已經逐漸退換,最大傳輸速率可以達到40G。
??POS:PacketOver SONET/SDH:在SONET/SDH上承載IP包或者其他包的傳輸技術。POS將長度可變的數據包直接映射進SONET同步載荷中,使用SONET物理層傳輸標準,提供了一種高速、可靠、點到點的數據連接,并采用光纖進行傳輸。具體原理我也不是很清楚。
??POS口的傳輸標準分為SONET和SDH。
??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同步光纖網,是北美和日本的傳輸標準,采用OC-n速率格式。
??OC-n:Optical Carrier Level n(光載體等級)是光纖傳輸的一種單位,最小的單位為OC-1,速率是51.84Mbps(記住這個數字,OC-n速率就是51.84×n)。
??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同步數字系列,歐洲、中國的傳輸標準,采用STM-n速率格式。
??STM: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同步傳輸模塊。
4、以太網口和POS口的區別
??1、兩者雖然都可以達到10G、40G,但是以太網可以達到更大速率。
??2、POS口采用PPP或者HDLC二層來封裝IP,報頭最長9字節,也可能是7字節。而以太網封裝報頭最少是18字節,所以POS口對IP報文的傳輸效率更高。
??3、以太網接口和單板價格更低,10G以太網接口是同速率POS口價格的近一半。
總結
??文章主要介紹了物理層常用的傳輸介質,以及對象的標準。同時介紹了各種以太網速率所對應的標準,最后介紹了POS口,以及它和以太口的區別。
總結
- 上一篇: 《冰与火之歌》七王国的骑士
- 下一篇: zabbix的自定义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