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佬吸引天使的“上帝之手”
啟示一:沒錢,一樣可以創業
■馬云三次“白手”創業
在現在的職場中,有一大部分人都不肯安于現狀但卻沒有勇氣去自己創業,其中聽到最多的理由就是:“現在還沒錢?!?/span>
但是,作為互聯網業內的明星級創業家的馬云,我們在回顧他的三次創業經歷的時候卻發現,他在創業初期也并沒有雄厚的資金支撐。不過,他與別人不同的地方就是,一旦有好的想法,就馬上行動。所以馬云的經歷告訴我們:沒錢,同樣可以創出一番偉大的事業。下面我們來回顧一下他三次“沒錢”的創業經歷。
馬云的第一次創業是創辦了海博翻譯社,之所以要創辦翻譯社就是因為馬云看到了改革開放后,涌入中國的外貿公司帶動了大量的外語翻譯需求。而且,當時在杭州并沒有一家專業的翻譯機構。
馬云看準了機會就馬上開始了行動。1992年,馬云當時是杭州電子工業學院的一名青年教師,工作了僅4年,每個月的工資還不到100元。以馬云當時的經濟環境,錢并沒有成為阻礙他創業的攔路虎。他找了幾個合作伙伴一起,風風火火地把杭州第一家專業的翻譯機構成立起來了。
創業開始,也是舉步維艱,第一個月,翻譯社的全部收入才700元,而當時每個月的房租就是2400元。翻譯社的前三年就靠著馬云推銷一些禮品等雜貨來維持生存。1995年,翻譯社開始實現贏利。現在,海博翻譯社已經成為杭州最大的專業翻譯機構。雖然不能跟如今的阿里巴巴相提并論,但是海博翻譯社在馬云的創業經歷中,也劃下了重重的一筆。
第二次創業就是馬云創辦的中國黃頁,這次創業,馬云仍然沒有什么錢,所有的家當也只有6000元。于是,馬云變賣了海博翻譯社的辦公家具,跟親戚朋友四處借錢,這才湊夠了8萬元。再加上兩個朋友的投資,一共才10萬元。對于一家網絡公司來說,10萬元的資金確實太單薄了。
其實,對于中國黃頁來說,創辦初期,資金也的確是最大的問題。由于開支大,業務又少,甚至在最凄慘的時候,公司銀行賬戶上只有200元現金。但馬云在這樣的境遇下仍然克服了種種困難,把營業額從零做到了幾百萬。
第三次創業就是在港交所上市創下200億美金交易記錄的阿里巴巴。很難想象,現在如日中天的阿里巴巴集團,創業初期的啟動資金只有50萬元,而且還是當時的“十八羅漢”東拼西借湊來的。
所以馬云的這三次創業歷程已經足以證明,其實資金并不是創業的最大障礙。只要堅持夢想,有勇氣和決心就一定能夠成就一份偉大的事業。
啟示二:低成本推廣策略
■聚美優品的“CEO營銷”
資金確實不會阻礙創業的夢想,但是在所有公司的初期,資金又是不容回避的問題。因為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如何把自己的產品和品牌推出去,讓所有人知道,這同樣也是創業環節中最關鍵的一步。然而,大部分創業階段的公司,卻因無力投入高額的廣告以及明星代言費,而使本身有價值的產品被埋沒,無人知曉。其實,推廣品牌的方式并不只有擲重金宣傳才有良好的市場效果。近年來,有一種低成本的營銷模式,很受一些初創型甚至已經形成規模的企業追捧。那就是“CEO營銷”方式。
但是目前“CEO營銷”,這個詞在網絡上并不是很火,甚至在詞語收錄量最大的“百度百科”中,也沒有建立單獨的詞條去解釋。不過,“CEO營銷”的這個概念和應用已經讓如今很多有名的公司嘗到甜頭,并且仍然樂此不疲的使用著。
其實“CEO營銷”的概念很好理解,就是在營銷的手段方面,采用CEO親力親為的方式為自己的品牌去推廣。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房地產界,SOHO中國老總潘石屹的“CEO營銷”案例,“我們在廣告推廣方面沒有花過一分錢?!痹谝淮喂澞吭L談中潘石屹曾這樣表示。的確,從涉足電影,到親自為樓盤代言再到曾經引發網絡熱議的“潘幣”事件。潘石屹如今已不僅是該業界的名人,而且在社會上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力。同時,在本人被關注的背后其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也在迅速提升。
其實,在互聯網業界,也不乏利用“CEO營銷”模式來推廣自己品牌的案例。
2011年初,作為聚美優品的創始人陳歐被董事會要求為他自己的網站代言。隨后由陳歐和韓庚雙代言的模式廣告,也成為了電商領域最成功的廣告案例。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陳歐也表示:“圍繞自己做CEO營銷,不太好意思,別人會說我的瑟。我這個人挺好面子的。而且,中國有句俗話槍打出頭鳥。但是到后來一想,我是CEO,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在親自出鏡代言了廣告之后,陳歐接下來又不斷出現在湖南衛視的“快樂女生”、“天天向上”以及天津衛視的“非你莫屬”等娛樂節目中。在不斷曝光在公眾視野之后,聚美優品的品牌知名度也顯著提升。
針對創業者親自代言自己品牌的方式,陳歐也曾毫不避諱的稱:“真是省了不少錢,估計省了1個億的廣告費。而且,聚美優品的營銷費用比例在行業中是非常低的,幾次廣告營銷下來,聚美的銷量幾乎翻了十幾二十倍。”并且2011年,聚美優品營業額達到了將近10億,相比2010年,成長近15倍。
最后,陳歐自己也曾總結,聚美做到今天這個地步的原因,基本上全靠口碑營銷和CEO營銷。在此之前,淘寶化妝品店和天天網、第五大道這樣的化妝品B2C已經根植市場。與其說我們占盡先機,不如說聚美以團購的模式快速切入,占了階段性的優勢,后面都是靠自己的執行和營銷做起來的。
有世界最偉大的銷售員之稱的喬·吉拉德曾說過:“銷售的重點不是推銷產品而是推銷自己?!边@句話也恰好符合了“CEO營銷”的核心理念,并且也適用在創業者的身上。因為創業者本身就代表著自己的公司,所以在營銷手段上把自己推廣出去比推廣抽象的產品更容易,也更會被人接受。這也作為創業初期的低成本營銷策略的首選。
啟示三:吸引投資人的是什么
■創業者既需要魅力也需要努力
創業從來都不是件普通的事情,有了足夠的創業行動力和良好的營銷手段還遠遠不夠。在一個公司的發展中資本的支持仍然還是決定一個企業生命力的關鍵。
曾任阿里巴巴集團CTO,現任F&H投資治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的吳炯與馬云和陳鷗兩位企業家都有過密切合作,但是,到底是什么吸引了現在作為投資人的吳炯呢?
對于馬云的欣賞,吳炯曾表示,我認為以馬云的能力,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出一些名堂來。而且以他的個人魅力,的確能夠聚集起一支很有戰斗力的團隊。并且馬云屬于那種非常感性有魅力的企業家。他最大的能力則是用一個目標,把一個優秀的團隊組合在一起,這個是他的核心能力,也是我最欣賞他的一點。
另外,作為聚美優品的天使投資人之一,是什么讓他選擇陳歐?在介紹和陳歐的合作時,吳炯向媒體表示,陳歐是個很努力,也很虛心的人。他曾經特意把我請到他公司提一些意見。一開始他還不是賣化妝品,而是和一些游戲網站合作做營銷、廣告。我也跟他說以前的那個貿易模式可能比較難做,做起來會比較累。然后過了一段時間他跟我說,我們改貿易模式了,在網上直接做化妝品銷售。我說很好,你改貿易模式的話我就投資你。因為創業團隊很重要,只要團隊搭建得好,改貿易模式很容易;但是即使貿易模式對了,團隊不好,成功的可能性也不高。
顯然,從職業投資人吳炯的眼光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個創業者,虛心的態度和努力、堅持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對于創業團隊建設,也要求創業者有足夠的激情和個人魅力去感染帶動自己的團隊。這些就是吸引“天使”的關鍵之處,也是成就他們事業的上帝之手。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互联网大佬吸引天使的“上帝之手”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html中dr标签的作用是什么,DR是什
- 下一篇: 长度单位换算python代码_长度单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