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元器件简介——三极管篇
 ??三極管(transistor),是一種把輸入電流進行放大的半導體元器件。顧名思義,三極管通常具有3個極,在外表現為3個管腳。
 
 按照用途劃分為:小信號三極管、功率三極管、射頻三極管。
 三極管B極上的微小電流可以控制C極的較大電流。
 重要的關系式:
 
 小電流“撬動”大電流
 直流增益計算式為:
 
 C極電流與E極電流的比值:
 
 
 
 三極管詳解請參照百度百科
 
互補三極管BC546和BC556
??互補三極管(complementary transistors)常常指一對NPN和PNP三極管,它們之間有相同的封裝和管腳分布、相似的極限參數和電氣特性。
直流放大
??直流放大指的是對變化比較緩慢或根本不變化的信號的放大。
 
 ??放大信號的電壓為主的放大器稱為小信號放大器(small signal amplifier)。功率放大器(power amplifier)放大信號的功率,或者說放大信號的電流。
運放放大電壓,功放即放大電流也放大電壓。
駐極體話筒的電氣參數
??額定電壓、電流。一般駐極體話筒的額定電壓2~10V范圍內。
 靈敏度(sensitivity)。靈敏度指話筒在一定強度的聲音作用下輸出電信號的大小。
 ??輸出阻抗(output impedance)。話筒兩個管腳之間的阻抗稱為輸出阻抗。
 ??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信噪比等于有用信號與噪音信號的功率比值,通常使用dB為單位,換算關系是:
 
參數的表示方法
共E極放大器實例
??1、靜態工作點(直流分析):交流輸入為0,電容視為開路。
 ??求出靜態工作Q點的參數VBQ 、 VEQ 、VCQ 、 RIN=hFERE 、ICQ 、 IEQ 、交流內阻re=25mV/IE。
 ??2、電壓增益(交流分析):所有電容視為短路、直流電源視為短路、要考慮re
 ??求出動態電路的輸入阻抗Rin=hfere、輸出阻抗Rout=RC、電壓增益AV=Vc/Vb。
前級電路阻抗對電壓增益的影響
??交流分析,耦合電容相當于短路。假如此時有一個信號源Vs向共E極放大器輸入一個正弦信號,由于信號源Vs存在一定的輸出阻抗Rs,這個輸出阻抗Rs與共E極放大器的輸入阻抗Rin是串聯的關系。
穩定電壓增益
 旁路電容的選擇
 ??旁路電容需要保證它10倍的容抗小于或等于電阻RE2或RE的阻值,即:
 
后級電路阻抗對電壓增益的影響
??共E極放大器的電壓增益還受后級電路的阻抗影響,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負載的阻抗。共E極放大器的輸出上有一個負載RL,在交流分析中RL將與RC形成并聯關系,這樣,電壓增益計算變成 :
 
 ??由于負載RL與電阻RC并聯,并聯電阻無論如何也要比RC的阻抗小,所以負載必然拉低放大器的電壓增益。
共E極放大器的電流增益
??共E極放大器的電流增益由輸出電流與輸入電流的比值來計算:
 
達林頓管
共C極電流放大器實例
??共C極電流放大器(common-collector amplifier)的輸出阻抗比較低,可以在一個具有較大輸出阻抗的信號源與低阻抗負載之間,實現阻抗匹配。換句話說,共C極電流放大器具有電流放大的功能,而其電壓放大并不明顯。
 ??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同相、幾乎等幅,所以共C極電流放大器又稱為E極跟隨器(emitter-follower),E極的電壓總是比B極的電壓低0.7V,如果B極電壓改變,那E極電壓也會跟隨著變化,只不過一定比B極低0.7V。
共B極放大器實例
??如果前級電路或器件的輸出阻抗比較低,而前置放大器的輸入阻抗比較高,就可以用共B極放大器進行一下阻抗匹配。
啞音器電路
多級放大
??多級放大器(multistage amplifier)的實例,它們都是單個放大器首尾相連組成的。前一級放大器的輸出信號進入后一級放大器繼續被放大。多級放大器總電壓增益為各級放大器電壓增益之乘積:
 
 經常對增益做20倍的取對數運算,獲得dB單位:
 
 這樣可得到以分貝(dB)為單位的n級放大器的總電壓增益為各級放大器的增益之和,即:
 
 原文鏈接,以下為轉載文章,以方便學習,支持原創
??? 1.如何判定一個基本的放大電路是共基、共射還是共集呢?
??? 去掉輸入、輸出端,剩下的就是共端了.如下圖:
????ui接基極,uo接發射極,就是共集電極了.
?
??? 2.基本的放大電路:
??????? 2-1.共發射極小信號放大器
???????
???????
??????? 功能:放大小幅度電壓信號
??????? 工作原理:Q1接成共射組態單管放大器,R1,R2提供基極偏置電壓,R4穩定工作點,R3為集電極負載電阻。R5為負載,R6為信號源內阻。
??????? 信號源電壓變化引起Q1的iB變化,引起iC變化,經過R3轉換成vCE變化,經過C2交流耦合變化的電壓輸出到R5。
??????? 正常工作的條件:Q1處于放大區,測量Q1的集電極電壓為6V左右。
??????? 調試方法:調節電阻R1的阻值,測量Q1的集電極電壓到6V為止。
??????? 測量參數:
??????? 1)測量信號源的端電壓Vs,Q1基極的交流電壓Vi,電阻R5的交流電壓Vo,計算的電壓增益AV和源電壓增益AVS。
??????? 2)測量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間的相位差。
??????? 3)增大輸入信號的頻率,輸入電壓不變,當輸出信號幅度減小到低頻時的0.7倍時記錄輸入信號頻率,從而得到通頻帶BW。
??????? 4)增大輸入信號幅度,測量輸出信號,當輸出信號開始削波時記錄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幅度。
??????? 5)測量電源輸入電流,計算放大器的效率。
?
??? 2-2.共集電極小信號放大器
???????
???
??????? 功能:電壓信號阻抗變換
??????? 工作原理:Q1接成共集態單管放大器,R1,R2提供基極偏置電壓,R4穩定工作點,R5為負載,R6為信號源內阻。
??????? 信號源電壓變化引起Q1的iB變化,引起ie變化,由于ie遠大于ib,因此可以實現電流放大(阻抗變換功能)。
??????? 正常工作的條件:Q1處于放大區,測量Q1的發射極電壓為6V左右。
??????? 調試方法:調節電阻R1的阻值,測量Q1的發射極電壓到6V為止。
??????? 測量參數:
??????? 1)測量信號源的端電壓Vs,Q1基極的交流電壓Vi,電阻R5的交流電壓Vo,計算的電壓增益AV和源電壓增益AVS。
??????? 2)測量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間的相位差。
??????? 3)增大輸入信號的頻率,輸入電壓不變,當輸出信號幅度減小到低頻時的0.7倍時記錄輸入信號頻率,從而得到通頻帶BW。
??????? 4)增大輸入信號幅度,測量輸出信號,當輸出信號開始削波時記錄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幅度。
??????? 5)測量電源輸入電流,計算放大器的效率。
?
??? 2-3.共基極小信號放大器
???????
??????? 功能:寬帶小信號電壓放大
??????? 工作原理:Q1接成共基組態單管放大器,R1,R2提供基極偏置電壓,R4穩定工作點,R3為集電極負載電阻。R5為負載,R6為信號源內阻。
??????? 信號源電壓變化引起Q1的ie變化,引起iC變化,經過R3轉換成vCE變化,經過C2交流耦合變化的電壓輸出到R5。
??????? 正常工作的條件:Q1處于放大區,測量Q1的集電極電壓為6V左右。
??????? 調試方法:調節電阻R1的阻值,測量Q1的集電極電壓到6V為止。
??????? 測量參數:
??????? 1)測量信號源的端電壓Vs,Q1發射極的交流電壓Vi,電阻R5的交流電壓Vo,計算的電壓增益AV和源電壓增益AVS。
??????? 2)測量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間的相位差。
??????? 3)增大輸入信號的頻率,輸入電壓不變,當輸出信號幅度減小到低頻時的0.7倍時記錄輸入信號頻率,從而得到通頻帶BW。
??????? 4)增大輸入信號幅度,測量輸出信號,當輸出信號開始削波時記錄輸入信號和輸出信號幅度。
??????? 5)測量電源輸入電流,計算放大器的效率。
調節字體大小、顏色和段落首行縮進
一、 調節字體大小與顏色
看下面的例子(上下是對應的)
1 | <font face="黑體">我是黑體字</font> 2 | <font face="微軟雅黑">我是微軟雅黑</font> 3 | <font face="STCAIYUN">我是華文彩云</font>4 | <font color=#0099ff size=7 face="黑體">上午</font>5 | <font color=#00ffff size=72>下午</font> 6 | <font color=gray size=72>晚上</font>我是黑體字
 我是微軟雅黑
 我是華文彩云
 上午
下午
晚上
二、段落首行縮進
看下面的例子(上下是對應的)
1|          能縮進四分之一個漢字大小2|     &ensp能縮進二分之一個漢字大小。3|   &emsp能縮進二分之一個漢字大小。???????? 能縮進四分之一個漢字大小
 ????&ensp能縮進二分之一個漢字大小。
 ??&emsp能縮進二分之一個漢字大小。
或者使用  、 、 來進行段落首行縮進,用法與  ;&ensp;&emsp一樣,縮進大小也一樣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电子元器件简介——三极管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情人节送ta一朵独一无二的玫瑰花
- 下一篇: 2022年网络安全的八大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