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列
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系列
永磁同步電機控制從理論到仿真到實驗分享
研究生的生涯即將結束,在這短暫的記錄一下自己關于電機的一些學習和認識,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勉,我會以我大論文的框架進行基本記錄,以及我三年做的simulink仿真和一些小技巧的分析。
永磁同步電機簡介及控制方法
永磁同步電機介紹
永磁同步電機可按轉子結構分為兩大類:表貼式(SPM,Surface mounted permanent magnet)和內嵌式(IPM,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SPM電機將磁鋼貼在轉子表面,而IPM電機將磁鋼置入轉子內部。二者轉子結構對比如圖所示。
雙反應理論將電機的交流量變換為直流量,并分解為d-q兩個分量,以方便電機的分析和控制。永磁同步電機中,一對磁鋼形成一對極,對應360度的電角度。將永磁磁鏈最大的位置定義為d軸,超前d軸90度的位置定義為q軸。例如兩對極永磁同步電機d-q軸定義如圖所示。
由于磁鋼的磁導率與空氣大致相等,SPMSM的轉子各方向磁阻也相等,故d軸電感和q軸電感相等(Ld=Lq)。對于IPMSM,嵌在轉子中的磁鋼與硅鋼片相比磁導率要小得多,導致d軸磁阻比q軸磁阻大,d軸電感則要比q軸電感小(Ld<Lq)。定義凸極率ξ為:
ξ=LqLd\xi=\frac{Lq}{Ld}ξ=LdLq?
對于SPM電機,ξ=1;對于IPM電機,ξ>1。以凸極率的值來區別兩種電機,有助于對SPM電機和IPM電機進行統一的數學分析。一般來說,凸極率越大弱磁性能越好。為了獲得較大的凸極率,可以采用復雜的多層轉子結構,如圖所示。采用軸向疊壓的磁鋼結構能進一步提高凸極率,使ξ達到8以上。但由于工藝和成本的限制,大多數永磁同步電機采用一層或兩層轉子磁鋼結構,ξ一般不大于3。
常見控制算法介紹
恒壓頻比控制
恒壓頻比控制的基本思路就是在滿足變頻調速的同時,改變電機輸入端電壓的幅值,確保其電壓和頻率的比值恒定。通常在基頻以下運行時,可同時控制定子端電壓和供電頻率,確保電機氣隙磁通不變,實現調速效果。而在基頻以上,端電壓無法隨著頻率持續升高,迫使端電壓限制在額定電壓點,從而得出磁通與頻率成反比的關系,實現弱磁調速。由于該控制策略并未形成反饋閉環,因此整個控制系統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但其在動態擾動下性能較差,容易產生轉速與電流振蕩。因此,該控制方法主要應用于空氣壓縮機、水泵等調速范圍和性能要求不高的場合。
直接轉矩控制
二十世紀80年代,Depenbrock和Takahasi提出了直接轉矩控制的概念[39, 40]。Denpenbrock將之稱為直接自適應控制(DSC,Direct Self-Control),而Takahasi則將之稱為直接轉矩控制(DTC,Direct Torque Control),后者成為這種控制方法的通用名稱。DTC的主要思想是通過電壓直接控制轉矩和定子磁鏈,而不進行電流控制。由于省去了電流控制,DTC的最大優點是轉矩的響應速度快。DTC根據相電流和電壓估算轉矩和定子磁鏈的值,再根據轉矩和磁鏈的誤差選擇合適的開關組合。永磁同步電機的直接轉矩控制框圖如圖所示。
永磁同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框圖DTC的優勢是轉矩響應快,且不需要轉子位置信息。但是由于磁鏈觀測是通過對電壓積分實現的,積分需要磁鏈初始值,而PMSM的磁鏈初始值又與轉子初始位置相關,應此PMSM控制中需要轉子的初始位置。由于電機參數誤差、積分累積誤差等原因,磁鏈和轉矩的觀測都很難獲得準確值。此外,轉矩和磁鏈控制都采用滯環控制器,使得直接轉矩控制的轉矩脈動要大于磁場定向控制。
直接轉矩控制的上述缺陷,使得其應用成熟度要低于磁場定向控制。本文對弱磁控制的研究基于磁場定向控制
磁場定向控制
磁場定向控制(FOC,Field Oriented Control)由Blaschke在1970年代初提出。磁場定向控制的思想來源于直流電機。直流電機中,要保證電樞電流與勵磁磁場的相位關系正確,才能獲得正確的轉矩,而這是通過換向器來實現的。交流電機中,磁場和電流矢量都是旋轉量,那么要保證電流和磁場的相位關系正確,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磁場位置可知,二是電流相位可控。磁場定向控制通過編碼器或旋轉變壓器來獲得轉子位置,進而獲得磁場位置。利用雙反應理論,將交變電流變換為電流矢量,并分解成勵磁分量和轉矩分量,兩個分量獨立可控,從而實現電流矢量幅值和相位的可控。因此,磁場定向控制也稱為矢量控制(Vector Control)。磁場定向控制被廣泛用于各種交流電機控制,其采用的PWM調試方法也從SPWM發展到SVPWM(Space Vector Pulse Width Modulation),逐漸成為成熟的高性能電機控制方法。
永磁同步電機的FOC控制框圖如圖所示。由于精確的位置采樣,采用FOC的永磁同步電機不會出現失步現象,可以在零轉速下輸出最大轉矩。電壓電流的連續可調使FOC具有轉矩脈動小,動態性能好的優點。電流調節器通常采用PI(Proportional Integral,比例積分)控制器,PI參數對控制性能有較大影響。
永磁同步電機磁場定向控制框圖永磁同步電機的轉矩主要由iq決定,因此通常將id固定為0,只調節iq來實現轉矩和轉速的控制。這種控制方法稱為“id=0”控制,適用于不需要弱磁的SPM電機。對于IPM電機,需要id<0,以利用電機的磁阻轉矩,減小電流。而弱磁控制時,則需要更復雜的算法來確定id和iq。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列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威胁快报|首爆,新披露Jenkins R
- 下一篇: ESP8266-Arduino编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