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前他发明了万维网,现在他要颠覆互联网
三十年前,33歲的軟件工程師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還在瑞士日內瓦郊區的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工作,當時他提交了名為“信息管理:提案”的文件,起初這是一個用于更好地管理和監控實驗室研究流程的建議,可誰能想到,這份提案竟然改變了全世界溝通的方式,為人類敲開了信息時代的大門。
\n三十年后,蒂姆·伯納斯·李爵士在紀念萬維網誕生三十周年的活動前夕發布了一封公開信,他重新審視了對互聯網的看法。雖然互聯網為全人類帶來了無數的便利,但今天,這個被冠以“萬維網之父”的人只想要拯救互聯網,甚至推翻互聯網。
\n \n萬維網誕生30年,它還好嗎?
\n萬維網已經三十歲了。
\n是的,你沒有看錯,這個已經被無數人當成日常工具使用的東西,竟然剛到“而立之年”。
\n1989年,Tim Berners-Lee的一份建議文件,成為了改變人類命運的關鍵轉折。Berners-Lee的提議包含了網絡的基本概念,包括HTML,URL和HTTP等概念,但直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吉姆·克拉克和馬克·安德森在Netscape推廣商業網頁瀏覽這一概念后,萬維網這一概念才開始真正爆發。
\n時至今日,全球有近20億個網站,作為一個在線社交、購物、游戲或觀看視頻的大平臺,很難想象沒有互聯網的日子。
\n \n Google紀念萬維網30周年 \n就在昨天,萬維網30周年紀念活動前夕,現年63歲的Tim Berners-Lee發布了一封公開信,信中他反思了網絡如何改變了我們的世界,以及我們必須做些什么來建立一個為全人類服務的更好的網絡。
\n如信中所言,網絡已成為公共廣場、圖書館、醫生辦公室、商店、學校、設計工作室、辦公室、電影院、銀行等等場所的必備設施。每個新功能、每個新網站、在線用戶和非在線用戶之間的界限,使得為每個人提供網絡變得更加迫切。
\n但是,Berners-Lee也強調:盡管網絡創造了機會,讓邊緣化群體發出了自己的聲音,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更容易,但它也為騙子創造了機會,讓那些散播仇恨的人發出了聲音,讓各種犯罪行為更容易滋生。
\n不過,他認為,雖然在關于網絡如何被濫用的新聞報道的背景下,許多人感到不寒而栗,甚至不確定網絡是否真的是一種正向的力量,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考慮到網絡在過去30年里發生了多么大的變化,如果認為我們所知道的網絡在未來30年里不會變得更好,這樣的想法是失敗和缺乏想象力的。他覺得:如果我們現在放棄建設一個更好的網絡,那么網絡的發展就真的會一敗涂地了。
\n在Berners-Lee看來,影響今天網絡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三個:黑客惡意攻擊、以犧牲用戶價值為前提的不正當激勵造成的病毒傳播,以及仇恨言論。
\n針對以上問題,Berners-Lee也提出了改進方案:黑客行為無法根除,只能依靠不斷完善的代碼來減少攻擊;不正當的激勵模式可以通過政策與法律法規來控制;至于仇恨言論,則需要通過調研來不斷完善模型與系統來進行控制。
\n雖然Berners-Lee創造了萬維網,但是今天,他認為有必要與之進行斗爭。隨著網絡重塑人們生活的世界,互聯網也逐漸成為了公民的基本權利,正因如此,Berners-Lee認為,政府、企業、用戶都有必要重新審視互聯網公民的基本權益,確保平等與公正。
\n推翻互聯網
\n從一些方面來說,Berners-Lee已經在拯救互聯網的路上了,或者說,他正在考慮如何推翻互聯網。
\n去年十月,一則報道讓已經淡出人們視線的萬維網之父重回大眾視野。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創造萬維網的男人正在醞釀一個更大的計劃:要從根本上改變我們所有人在網絡上的生活和工作。
\nBerners-Lee 計劃推出 Inrupt,這是他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在悄悄地構建的初創公司。該公司獲得了 Glasswing Ventures 的支持。該公司的使命是,在全球開發人員中推動更廣泛的運動,以去中心化互聯網并從那些已經從中心化網絡中獲利的強手中奪回權力。換句話說,這是針對臉書、谷歌、亞馬遜的挑戰。
\n雖然聽起來有些瘋狂,但是這對于創造了萬維網的人來說,似乎并不算什么。多年來,Berners-Lee 和其他互聯網活動家一直夢想有個數字烏托邦,其中的每個人都能控制自己的數據信息,并且網絡保持自由和開放的狀態。
\n自從有人透露人們的數據信息被臉書允許政治人物亂用后,Berners-Lee 覺得必須把這個數字桃花源帶入真實世界。
\n于是,他發布了Solid平臺,一個去中心化網絡平臺。
\n簡單來說,通過 Solid 生態系統,用戶可以自由決定在哪里存儲數據。拍攝的照片、所寫的評論、在地址簿里的聯系人、日歷中的事件、健康跟蹤器中的數據等等,它們都存儲在 Solid POD 中。POD 是個人在線數據存儲(personal online data)的首字母的縮寫。這個 Solid POD 可以在用戶的房子里或工作場所中,或在用戶所選擇的在線 Solid POD 供應商那里。因為用戶擁有自己的數據,所以可以自由地在任何時候移動數據,而不會中斷服務。
\n這種方式可以保護用戶的隱私,對開發人員也很有用:他們能構建出色的應用程序,但無需先獲取海量數據。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已經在那里的東西來創建應用程序。
\nBerners-Lee 認為 Solid 將會引起全球社區的開發人員、黑客和互聯網活動家的共鳴,他們對企業和政府控制互聯網感到憤怒。他認為:“我們不需要和Facebook及谷歌談判是否引入這種完全的變革, 從而讓他們的商業模式一夜之間完全被推翻。我們不需要征求他們的同意。”
\n結語
\n“可以創造它,也可以推翻它。”
\n或許這句話應該就是Berners-Lee心中的信條,不論從公開信的內容,還是他對于目前互聯網的態度來看,Berners-Lee是一個向往網絡自由的人,并且一直致力于創造這種網絡環境。
\n正如他信中所言:互聯網是如近公民的基本權利,所以創造網絡環境的自由與平等是每個網絡公民都不得不去思考與參與的,最后,我們想用Berners-Lee的話來做結尾:
\n \nWeb契約不應是一個快速的修復列表,而應該是一個過程,表明我們理解了與在線社區關系的轉變。它必須足夠清晰,作為前進的指路之星,但又必須足夠靈活,以適應技術的快速變化。這是我們邁向更成熟的一步,從青春期的數字化,邁向負責任和包容的未來之旅。
\n網絡適合每個人,我們需要依靠集體的力量去改變它。這并不容易。但如果我們將力量集中在一點上,夢想就一定能夠實現。
\n \n公開信全文:
\nhttps://webfoundation.org/2019/03/web-birthday-30/
\n參考鏈接:
\nhttps://mp.weixin.qq.com/s/O0zS_aswWn48Pj7xhW8QNg
\n更多內容,請關注AI前線
\n \n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30年前他发明了万维网,现在他要颠覆互联网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直流有刷电机及Matlab/Simuli
- 下一篇: 博图V14完美自动化程序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