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licaSet、DaemonSet
ReplicaSet
RC:ReplicationoController(老一代的Pod控制器)
RS:ReplicaSet(新一代的Pod控制器)
用于確保由其管理的控制的Pod對象副本,能夠滿足用戶期望,多則刪除,少則通過模板創建
deployment、rs、rc
特點:
- 確保Pod資源對象的數量精準
- 確保Pod健康運行
- 彈性伸縮
同樣,它也可以通過yaml或json格式的資源清單來創建,其中spec字段一般嵌套一下字段
- replicas:期望的Pod對象副本數量
- selector:當前控制器匹配Pod對象副本的標簽
- template:Pod副本的模板
與RC相比而言,RS不僅支持基于等值的標簽選擇器,而且還支持集合的標簽選擇器
?
標簽:解決同類型的資源對象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管理,按照標簽分組
?
常用標簽分類:
- release(版本):stable(穩定版)、canary(金絲雀)、beta(測試版)
- environment(環境變量):dev(開發)、qa(測試)、production(生產)
- application(應用):ui、as(application software應用軟件)、pc、sc
- tier(架構層級):frontend(前端)、backend(后端)、cache(緩存)
- partition(分區):customerA(客戶A)、customoerB(客戶B)
- track(品控級別):daily(每天)、weekly(每周)
標簽要做到:見名知意
?
//通過--show-labels顯示資源對象的標簽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 --show-labels//通過-l選項查看僅含有包含某個標簽的資源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 -l env//通過-L顯示某個鍵對應的值
[root@master ~]# kubectl get pod -L env//給Pod資源添加標簽
[root@master ~]# kubectl label pod label app=pc//刪除標簽
[root@master ~]# kubectl label pod label app-//修改標簽
[root@master ~]# kubectl label pod label env=dev --overwrite如果標簽有多個,標簽選擇器選擇其中一個,也可以關聯成功,相反,如果選擇器有多個,那標簽必須完全滿足條件,才可以關聯成功
標簽選擇器:標簽的查詢過濾條件
- 基于等值關系的(equality-based):"=","==","!=" =" 前面兩個都是相等,最后是不等
- 基于集合關系(set-based):in、notin、exists三種
例子:
selector:matchLables:app: nginxmetchExpressions:- {key: name,operator: In,values: [zhangsan,lisi]}- {key: age,operator: Exists,values:}matchLabels:指定鍵值對來表示的標簽選擇器
matchExpressions:基于表達式來指定的標簽選擇器,選擇器列表間為"邏輯與"關系;使用In或者Notin操作時,其values不強制要求為非控的字符串,而使用Exists或DosNotExist時,其values必須為空
?
使用標簽選擇器的邏輯:
DaemonSet
它也是一種Pod控制器
?
使用場景:如果必須將Pod運行再固定的某個或某幾個節點,且要優先其他Pod的啟動,通常情況下,默認會每個節點都會運行,并且只能運行一個Pod,這種情況推薦使用DaemonSet資源對象
?
監控程序:
日志收集程序:
?
運行一個web服務,在每一個節點都運行一個Pod
[root@master ~]# vim daemonset.yaml kind: DaemonSet apiVersion: extensions/v1beta1 metadata:name: test-ds spec:template:metadata:labels:name: test-nsspec:containers: - name: test-nsimage: httpd:v1RC、RS、Deployment、DaemonSet,Pod控制器。statfulSet(有狀態)、Ingress。Pod
RBAC:基于用戶的認證授權機制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ReplicaSet、DaemonSet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风马一族_Android】Androi
- 下一篇: 《深度学习导论及案例分析》一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