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自己的云盘-私有云盘
本篇內容大綱
打算發布一篇教程,搭建自己的私人云盤,真的挺好用。
這篇文章先頭先簡單介紹下云盤,然后上教程。只要有一臺聯網電腦,跟著教程走,從搭建服務器到下載客戶端,只要半個小時。
?
云盤真的是依靠互聯網生存的人一定要有的東西,把自己在網上遇到的東西存到互聯網的一個角落,永不過期,如果愿意還可以分享出去。國內有很多云盤我先介紹一下我用過的倒閉的云盤吧。
阿宏最開始用的叫“酷盤”,免費,同步盤,開局只有5個G,拉好友簽到做任務能到十幾G,秒傳云,局域網內同步直接達到網卡帶寬。后來各大公司都推出云盤,酷盤最后賣給阿里,最后結束服務。我到現在用的云盤還保留一個文件夾叫做“我的酷盤”,里面的文件夾結構就是當初我設計的結構,psd,c源碼,圖片,成績表格等。
后來我用了360云盤,一共36T,沒錯,一點沒少,就是38T,上截圖:
去年宣布要推出更好的服務,所以關閉了!阿宏花了半個月時間才把部分文件下載下來,筆記本連續運行15天,還只是把幾十G的攝影社的圖片備份下載下來,800G的電影還沒下載。都是正當電影啊。
順便比一下,誰的windows連續運行過15天:
現在也不愿意用百度云,自己買了個3T的移動硬盤,以后還是得靠硬件啊。
但是這并不能阻擋我追求文件同步的熱血。對于經常用幾臺電腦,不同操作系統的人來說,有一個文件同步的服務得有多好啊。比如Centos7、windows10、安卓等之間有一個文件同步的工具,最好還有云備份。其實跨平臺的云盤有很多,(360、百度云等都弱爆了),比如Dropbox、堅果云還有其他的幾個。不過都不能用,笑哭。外國的服務,網速慢的掉線。
其實我們的野心也不大,能夠在自己的局域網下高效同步文件就可以了,能在整個互聯網同步文件就更好了,如果能添加好多個用戶就更好了,如果還能過實時分享文件就更好了,如果還能在線看視頻就更好了!如果能跨平臺就更好了!那么有嗎?有的!有的!
有一個神奇的項目,owncloud(自己云,隨便翻譯的),可以用這個源碼搭建一個屬于自己的云盤服務器,客戶端遍及主流操作系統,用法很簡單,簡單介紹下牛X閃閃的地方,然后直接搭建一個體驗一下。不需要什么專業技能,不用懂太多東西,跟著我一步一步做就能行。
?
怎么做呢?先講一下半個小時搭建私有云盤的思路。很簡單,只要你想試試手,就可以做成。
首先,獲得一個互聯網上的vps,自己的虛擬機也行;
然后稍微配置一下服務器,等會稍微講一下;
然后,用ssh軟件連接服務器,敲擊行命令,等待安裝完成;
然后,用ssh軟件修改一下配置文件。
最后在瀏覽器就可以訪問自己的互聯網私有網盤,根據自己的需求下載客戶端就可以了。
?
如何獲得服務器?
互聯網上服務器都是收費的,一般在阿里云上,1核、2G內存、40G存儲、1M帶寬、一年大約六百多。用在校學生認證能獲得同配置一年一百左右的一臺,自己去看阿里云的優惠。
有免費的服務器!
有一個免費的服務器,每周簽到才行,“主機屋”自己搜。我推薦大家用京東云,個人能領到1個月的免費體驗的服務器。既然想體驗一把就用免費的吧。回頭自己在局域網虛擬機上搞一搞,給公司或者自家里提供服務就行,
去百度搜京東云,找到個人免費體驗一個月。
注冊賬號,申請試用,申請一臺服務器,綁定公網IP,有默認的安全組,這一塊簡單介紹,難度不大,京東網站體驗很好,都不是技術上的問題。獲得公網IP。
下載Xshell軟件,ssh軟件有很多,去百度搜這一款,下載安裝打開,進入界面新建連接:
在主機上填上公網IP,點擊確定,開始自動連接,填寫用戶名“root”;
確定,下一步,填寫密碼:
注意:密碼是服務器用戶密碼,不是京東密碼,在這里可以重置密碼:
出現類似的英文,就是登陸成功:
服務器就這樣到手了。期間如果出現問題自己去百度搜,這里不考慮細節,只介紹套路。后面會介紹部分細節,但也不會講解更多的意義作用等。因為不需要,之后我會詳細的介紹,只要每一步按照我的來,不需要理解,就能安裝成功。
?
開始安裝云盤!
先添加一個軟件源(類似于命令行下的軟件市場);
輸入這么幾行行命令:(一行一行的復制輸入,有時候需要輸入Y再按回車確認)
wget http://dl.fedoraproject.org/pub/epel/epel-release-latest-7.noarch.rpm
rpm -ivh epel-release-latest-7.noarch.rpm
yum repolist
?
應該得輸出紅框里的東西
如果沒有輸出上面的東西,那么執行下面的代碼:
yum -y remove ?epel-release.noarch
yum -y install epel-release.noarch
yum repolist
這次應該能輸出紅框里的的東西了
?
能正常輸出之后,然后輸入
yum -y install owncloud
?
經過一段時間的滾動的炫酷的英文,會顯示
?
這時候找到自己瀏覽器(去下載火狐瀏覽器,兼容性最好),輸入自己服務器的公網ip。
會顯示:
再回到Xshell,輸入:
systemctl start httpd
?
再刷新瀏覽器頁面,會出現:
這時候在回到瀏覽器地址欄輸入自己的公網ip加上/owncloud
按回車,訪問這個鏈接頁面會顯示:
再回到Xshell,輸入:
yum -y install vim
vim /etc/httpd/conf.d/owncloud.conf
注意:這時候按一下“i”,鍵盤的"i",操作的時候把輸入法關掉,不要帶輸入法,純英文操作。
整個命令行左下角會出現“INSERT”字樣:
這時候用上下左右鍵,調整光標:
把紅框里的“local”和“none”刪掉,寫上“any”,如圖:
然后按一下鍵盤的退出鍵“esc”,左下角的“INSERT”字樣會消失,然后直接按鍵輸入
:wq ?
一個英文的冒號,和wq,然后按回車,這時候又回到了命令行模式。
設置后在命令行下輸入
systemctl restart httpd ?
回到瀏覽器,刷新頁面,就可以正常進入了。
安全性自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設置。
作者:奧古斯宏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ff296f905f58
來源:簡書
簡書著作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轉載都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并注明出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如何创建自己的云盘-私有云盘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替代 Elasticsearch,TDe
- 下一篇: MATLAB 散点图(scatter)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