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归」第7集 | 腾讯开源联盟出征!
我們為什么叫「遞歸」
“遞歸”?(recursion) 是一種在程序設計語言中被廣泛使用的算法。它有兩大特點,一是調用自己,二是化繁為簡。我們當中那些優秀的技術人又何嘗不是如此?他們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影響身邊的人,規范了流程、提高了效能,使整個團隊從中得益。這就是我們「遞歸」欄目的初心,記錄平凡騰訊技術人的不平凡。
自1998年“開源”一詞提出以來,開源已浩浩蕩蕩發展了二十二年。在這二十二年間,開源變得無處不在,并成為互聯網和 Web 的基礎,為我們日常使用的電腦和移動設備,以及它們所連接的網絡提供“動力”。沒有開源,很多東西不會拓展如此之快,甚至都不一定會被創造出來。世界的開源發展得如此迅猛,而在騰訊內部,也有一個“王者級”的聯盟,那就是——騰訊開源聯盟。所謂“無開源,不生態”,遞歸第七集,我們一起走近這個王者聯盟。于朵,2016年加入騰訊,現任騰訊開源聯盟基金會工作組PM,LF AI基金會Outreach Commitee委員、Todo Group成員。曾推動Tars作為騰訊進入國際開源基金會的首個開源項目。
單致豪,2009年加入騰訊,現任騰訊開源聯盟主席,2017年開始參與騰訊的開源項目,目前代表Linux基金會跟騰訊保持緊密的溝通,同時也管理Linux基金會里面來自騰訊的項目,如:擔任TARS基金會董事主席以及負責TARS開源項目。另外,積極參與國內外開源社區,在Linux基金會Akraino邊緣計算項目擔任技術指導委員會委員。
賀阮,2018年加入騰訊,現任OpenStack董事,從2018年起開始負責OpenStack基金會管理層的工作,目前主要負責制定整個基金會宏觀的發展方向。
堵俊平,2018年2月從硅谷回來加入騰訊,騰訊Apache基金會、數據平臺部數據中心成員,同時也是Hadoop、Submarine、Incubator項目的commiter和PMC,在Apache基金會中同時也mentor一些相關的項目。
?“開源”兩字,在很多技術人心里都有著沉甸甸的分量。而對于開源,本期的四位嘉賓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和定義:
于朵:我覺得開源是一種自由,更是在這個自由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秩序。
單致豪:真正的開源不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決策方式,而是由社區里面的人共同做出的決定。賀阮:無開源不生態,我們只能通過開源這樣一種模式更好地去建立騰訊所希望的To B生態。堵俊平:以代碼為載體的,人與人之間的連接。?
騰訊為什么要開源?曾經的騰訊比較保守,什么事情都關起門來自己做,在騰訊內部各業務和產品都會重復開發很多類似的功能。以前在騰訊可以找到很多類似這樣的例子:內部各個團隊做的水平都很高,但彼此沒有融合與交流。
在騰訊,技術服務于產品是常態,但這也導致騰訊內部的許多業務都各自形成了一個技術閉環。研發環境煙囪林立、技術孤島等問題極有可能成為掣肘騰訊未來發展的痛點。
2011年隨著3Q大戰變革來臨,騰訊開始開放戰略,正是在這種大環境和背景下,騰訊的技術研發開始由封閉向共享、復用和開源邁進。下決心消除留在騰訊體內的技術孤島,破除技術壁壘、優化研發環境,這是騰訊開源革命的緣起。
?
2016年于朵和她的團隊剛剛開始啟動騰訊開源的工作時,騰訊的開源做的是相對落后的,形象的來說就是小作坊式的開源,其實面臨著很多內外部的難題,比如從內部來講,缺乏統一的組織去進行管理和調度。對外來說,一些開源的項目由于缺乏合理的社區機制,維護過多的依賴原始開發團隊。
面對這些棘手的問題,于朵和她的團隊從學習、翻譯文檔開始,一步一步在為騰訊開源生態作出努力。從2017年開始,于朵陸續翻譯了GitHub開源指南、Apache入會指南等數十篇文檔,這些文檔也為后來投身開源項目的開發者們和騰訊的企業開源項目提供了規范性和框架性的指導。
于朵是騰訊開源聯盟的聚點,可以理解為一個召集者的角色。作為最早期的聚點,她和她的團隊做了很多努力。隨著單致豪(Linux基金會成員)、賀阮(OpenStack基金會董事)、堵俊平(Apache基金會成員)的加入,騰訊開源聯盟基金會工作組正式成立。
開源基金會作為一個集中了全球各地優秀開源倡導者和工程師的社區,他們四位相當于搭建了騰訊與外部社區的橋梁,使騰訊開源不再是閉門造車,而是形成一個和外部有連接的開源生態。
從2018年起,騰訊開源基金會踏出了騰訊開源的很多第一步,如第一次把騰訊開源項目捐贈給Linux基金會;第一次把騰訊的商標和知識產權轉移到非牟利機構;第一次在中國開源峰會上有騰訊開源的專場;成立了第一個由騰訊發起的國際開源基金會——TARS 基金會。
?
?
騰訊開源走過的每一步由賀阮負責的OpenStack基金會,在這四年之間也經歷很多的變革,每一個時間節點都是一次重要的變革。
賀阮:在2016年之前,我們只是一個使用者的角色,并且在基于OpenStack之上去封裝一些接口做成一個商業化的軟件。然后從2016年、2017年開始,隨著我們的使用面越來越廣,包括使用的深度越來越深,我們獲得了當年的OpenStack Superuser Award。并且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也當選了白金會員,慢慢的從一個使用者變成了主導者的過程。因為其實我們基于OpenStack的產品在很多客戶中去落地了,在整個落地過程中客戶也有一些反饋,而我們扮演的一些角色就是把一些客戶的需求落實到整個社區中去。
堵俊平是Apache 軟件基金會Member,2018年2月從硅谷回來加入騰訊。Apache作為全球最大的開源軟件基金會,其白金會員包括Google、Facebook、Amazon、Microsoft等國際知名企業。2018年,騰訊正式成為國內首家Apache 軟件基金會白金會員。
堵俊平:騰訊在內部的項目當中也大量采用了Apache基金會的一些項目,比如說大家眾所周知的Hadoop、Spark、Kafka、HBase、Flink等等項目。對于騰訊而言我們在這些項目中都有很多參與,包括commiter等等,除了把這些好的項目引進來,實際上我們也會把一些項目捐贈出去,比如說來自騰訊數據平臺部的TubeMQ這個項目就是一個例子。
?
單致豪:騰訊開源有很多優秀的項目,如TARS開源項目,目前Star數超過了12000,貢獻者超過了200人,以前100%的貢獻者都是來自騰訊的,現在80%的核心開發者已經來自騰訊外部了。
TARS開源項目已獲得了眾多的開源獎項,比如說信通院給予的尖峰開源獎,開源中國社區以及中國開源聯盟給予的最具價值開源項目。今年三月份騰訊和六個硅谷企業聯合發起并且成立了TARS基金會,成為Linux基金會旗下的官方開源基金會,跟國際知名的CNCF基金會、Hyperledger基金會一樣都是Linux基金會旗下的子基金會。
?
于朵:騰訊的開源線下沙龍從2016年、2017年開始組織,最早只有在一個小小的咖啡廳,30多個人參與,到后來基本可以場場爆滿,占滿整個濱海上百人的會議室,邀請到的嘉賓也從最初的騰訊開源的一些開發者,到后來有友商,包括百度和滴滴的開源的領軍人物,之后我們也邀請到了Linux基金會的一些大佬。
單致豪:我們聯合外面的技術社區承辦和參與了超過100場的技術分享,騰訊發起的TARS基金會在Linux基金會里面也建立了足夠的影響力。到現在很多硅谷巨頭,比如說Google、Facebook、Amazon等也會主動找我們聊聊開源的經驗。未來我們會從開源項目的治理模式,升級為開源基金會的治理模式。
?
騰訊正在改變過去“自下而上”的開源模式,向“自下而上”與“自上而下”相結合的協同式開發演進。并建立對外開源管理辦公室,對開源項目進行指導和幫助,為開發者提供社區合作交流機會,建設以開源為核心的技術生態圈。
通過過去幾年大家一起不斷地努力,騰訊開源目前已經得到外界充分的肯定,也為社會帶來了很大的價值。騰訊企業文化的重要價值觀之一是“協作”,我們需要開放協同,尤其是在代碼開放層面,以及進一步在開放式組織上的進化,希望通過讓更多程序的開發者參與外來的開源項目,以及對外開源。騰訊開源也會加強跟外部開源社區以及開源基金會的合作,來為騰訊科技向善的愿景添磚加瓦。
看完了鵝廠開源聯盟的“前世今生”與“未來展望”,你還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嗎?快來留言告訴我們吧!我們會選出3位幸運鵝,送出精美的禮物一份哦~
導? ? ? ?演:陳銀華
嘉? ? ? ?賓:于朵,單致豪,賀阮,堵俊平
制? ? ? ?片:孫健翔,李佳艷,謝星佳
后期指導:paulinesong, kylinlu
特別鳴謝:騰訊開源聯盟
往期視頻
「遞歸」第6集 | 是鵝廠技術青年的模樣
「遞歸」第5集 | 從網癮少年到極客大神:沒有什么是一段代碼解決不了的
「遞歸」第4集 | 退役黑客帶你走進白帽子的江湖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递归」第7集 | 腾讯开源联盟出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可能是世界上最简单的用 Go 来写 We
- 下一篇: Elasticsearch 索引容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