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 API 学习与使用
Zookeeper API
ZooKeeper有一個綁定Java和C的官方API。Zookeeper社區為大多數語言(.NET,python等)提供非官方API。使用ZooKeeper API,應用程序可以連接,交互,操作數據,協調,最后斷開與ZooKeeper集合的連接。
ZooKeeper API具有豐富的功能,以簡單和安全的方式獲得ZooKeeper集合的所有功能。ZooKeeper API提供同步和異步方法。
ZooKeeper集合和ZooKeeper API在各個方面都完全相輔相成,對開發人員有很大的幫助。讓我們在本章討論Java綁定。
ZooKeeper API的基礎知識
與ZooKeeper集合進行交互的應用程序稱為 ZooKeeper客戶端或簡稱客戶端。
Znode是ZooKeeper集合的核心組件,ZooKeeper API提供了一小組方法使用ZooKeeper集合來操縱znode的所有細節。
客戶端應該遵循以步驟,與ZooKeeper集合進行清晰和干凈的交互。
- 連接到ZooKeeper集合。ZooKeeper集合為客戶端分配會話ID。
- 定期向服務器發送心跳。否則,ZooKeeper集合將過期會話ID,客戶端需要重新連接。
- 只要會話ID處于活動狀態,就可以獲取/設置znode。
- 所有任務完成后,斷開與ZooKeeper集合的連接。如果客戶端長時間不活動,則ZooKeeper集合將自動斷開客戶端。
Java綁定
讓我們來了解本章中最重要的一組ZooKeeper API。ZooKeeper API的核心部分是ZooKeeper類。它提供了在其構造函數中連接ZooKeeper集合的選項,并具有以下方法:
- connect - 連接到ZooKeeper集合
- create- 創建znode
- exists- 檢查znode是否存在及其信息
- getData - 從特定的znode獲取數據
- setData - 在特定的znode中設置數據
- getChildren - 獲取特定znode中的所有子節點
- delete - 刪除特定的znode及其所有子項
- close - 關閉連接
連接到ZooKeeper集合
ZooKeeper類通過其構造函數提供connect功能。構造函數的簽名如下 :
ZooKeeper(String connectionString, int sessionTimeout, Watcher watcher)- connectionString - ZooKeeper集合主機。
- sessionTimeout - 會話超時(以毫秒為單位)。
- watcher - 實現“監視器”界面的對象。ZooKeeper集合通過監視器對象返回連接狀態。
讓我們創建一個新的幫助類 ZooKeeperConnection ,并添加一個方法 connect 。 connect 方法創建一個ZooKeeper對象,連接到ZooKeeper集合,然后返回對象。
這里 CountDownLatch 用于停止(等待)主進程,直到客戶端與ZooKeeper集合連接。
ZooKeeper集合通過監視器回調來回復連接狀態。一旦客戶端與ZooKeeper集合連接,監視器回調就會被調用,并且監視器回調函數調用CountDownLatch的countDown方法來釋放鎖,在主進程中await。
創建Znode
ZooKeeper類提供了在ZooKeeper集合中創建一個新的znode的create方法。 create 方法的簽名如下:
create(String path, byte[] data, List<ACL> acl, CreateMode createMode)- path - Znode路徑。例如,/myapp1,/myapp2,/myapp1/mydata1,myapp2/mydata1/myanothersubdata
- data - 要存儲在指定znode路徑中的數據
- acl - 要創建的節點的訪問控制列表。ZooKeeper API提供了一個靜態接口 ZooDefs.Ids 來獲取一些基本的acl列表。例如,ZooDefs.Ids.OPEN_ACL_UNSAFE返回打開znode的acl列表。
- createMode - 節點的類型,即臨時,順序或兩者。這是一個枚舉。
讓我們創建一個新的Java應用程序來檢查ZooKeeper API的 create 功能。創建文件 ZKCreate.java 。在main方法中,創建一個類型為 ZooKeeperConnection 的對象,并調用 connect 方法連接到ZooKeeper集合。
connect方法將返回ZooKeeper對象 zk 。現在,請使用自定義path和data調用 zk 對象的 create 方法。
一旦編譯和執行應用程序,將在ZooKeeper集合中創建具有指定數據的znode。你可以使用ZooKeeper CLI zkCli.sh 進行檢查。
cd /path/to/zookeeper bin/zkCli.sh >>> get /MyFirstZnodeExists - 檢查Znode的存在
ZooKeeper類提供了 exists 方法來檢查znode的存在。如果指定的znode存在,則返回一個znode的元數據。exists 方法的簽名如下:
exists(String path, boolean watcher)- path - Znode路徑
- watcher - 布爾值,用于指定是否監視指定的znode
讓我們創建一個新的Java應用程序來檢查ZooKeeper API的“exists”功能。創建文件“ZKExists.java”。在main方法中,使用“ZooKeeperConnection”對象創建ZooKeeper對象“zk”。然后,使用自定義“path”調用“zk”對象的“exists”方法。
一旦編譯和執行應用程序,你將獲得以下輸出。
Node exists and the node version is 1.getData方法
ZooKeeper類提供 getData 方法來獲取附加在指定znode中的數據及其狀態。 getData 方法的簽名如下:
getData(String path, Watcher watcher, Stat stat)- path - Znode路徑。
- watcher - 監視器類型的回調函數。當指定的znode的數據改變時,ZooKeeper集合將通過監視器回調進行通知。這是一次性通知。
- stat - 返回znode的元數據。
讓我們創建一個新的Java應用程序來了解ZooKeeper API的 getData 功能。創建文件 ZKGetData.java 。在main方法中,使用 ZooKeeperConnection 對象創建一個ZooKeeper對象 zk 。然后,使用自定義路徑調用zk對象的 getData 方法。
一旦編譯和執行應用程序,你將獲得以下輸出
My first zookeeper app應用程序將等待ZooKeeper集合的進一步通知。使用ZooKeeper CLI zkCli.sh 更改指定znode的數據。
cd /path/to/zookeeper bin/zkCli.sh >>> set /MyFirstZnode Hello現在,應用程序將打印以下輸出并退出。
HellosetData方法
ZooKeeper類提供 setData 方法來修改指定znode中附加的數據。 setData 方法的簽名如下:
setData(String path, byte[] data, int version)- path - Znode路徑
- data - 要存儲在指定znode路徑中的數據。
- version- znode的當前版本。每當數據更改時,ZooKeeper會更新znode的版本號。
現在讓我們創建一個新的Java應用程序來了解ZooKeeper API的 setData 功能。創建文件 ZKSetData.java 。在main方法中,使用 ZooKeeperConnection 對象創建一個ZooKeeper對象 zk 。然后,使用指定的路徑,新數據和節點版本調用 zk 對象的 setData 方法。
編譯并執行應用程序后,指定的znode的數據將被改變,并且可以使用ZooKeeper CLI zkCli.sh 進行檢查。
cd /path/to/zookeeper bin/zkCli.sh >>> get /MyFirstZnodegetChildren方法
ZooKeeper類提供 getChildren 方法來獲取特定znode的所有子節點。 getChildren 方法的簽名如下:
getChildren(String path, Watcher watcher)- path - Znode路徑。
- watcher - 監視器類型的回調函數。當指定的znode被刪除或znode下的子節點被創建/刪除時,ZooKeeper集合將進行通知。這是一次性通知。
在運行程序之前,讓我們使用ZooKeeper CLI zkCli.sh 為 /MyFirstZnode 創建兩個子節點。
cd /path/to/zookeeper bin/zkCli.sh >>> create /MyFirstZnode/myfirstsubnode Hi >>> create /MyFirstZnode/mysecondsubmode Hi現在,編譯和運行程序將輸出上面創建的znode。
myfirstsubnode mysecondsubnode刪除Znode
ZooKeeper類提供了 delete 方法來刪除指定的znode。 delete 方法的簽名如下:
delete(String path, int version)- path - Znode路徑。
- version - znode的當前版本。
讓我們創建一個新的Java應用程序來了解ZooKeeper API的 delete 功能。創建文件 ZKDelete.java 。在main方法中,使用 ZooKeeperConnection 對象創建一個ZooKeeper對象 zk 。然后,使用指定的路徑和版本號調用 zk 對象的 delete 方法。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Zookeeper API 学习与使用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分布式系统原理 之9 CAP 理论
- 下一篇: 【计算机学科】最好的学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