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移植qt,Linux下移植QT(2)---移植QT
準備:ubantu12.04? ?內核 3.0.8(最好用同樣的內核,3.2.0時沒成功)
交叉編譯工具:arm-cortex_a8-linux-gnueabi-gcc-4.4.6
QT版本5.4.2
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aKldfYu8E4xCPfbNv2rz2A 提取碼: 9r4m
步驟1:
$ mkdir Qt_arm_2? ? ?(我的存放壓縮包目錄)
將 qt-opensource-linux-x64-5.4.2.run 拷貝到 Qt_arm_2?目錄下
$ chmod 777 ./qt-opensource-linux-x64-5.4.2.run
$ ./qt-opensource-linux-x64-5.4.2.run
步驟2:添加工具鏈
$?vim ~/.bashrc
在文末加入下句
export PATH=$PATH:/usr/local/toolchain/toolchain-4.4.6/bin/? ?(自己的工具連路徑)
重啟~/.bashrc
$ source?~/.bashrc
步驟3:將源碼復制到Qt_arm_2目錄下
$ tar xvf qt-everywhere-opensource-src-5.3.1.tar.xz
修改源碼中 qtbase/mkspecs/linux-arm-gnueabi-g++/qmake.conf 內容
vim? ??qtbase/mkspecs/linux-arm-gnueabi-g++/qmake.conf? ?修改為自己的工具鏈前綴。
步驟4:拷貝 configure.sh 到解壓后的源碼目錄下
步驟5:配置源碼
$ chmod 777 configure.sh
$ ./configure.sh
如下圖即為成功
步驟6:$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裝后會在/opt/目錄下生成 qt 目錄。
步驟7:修改根文件系統
$ tar xvf rootfs.tar.xz -C /source? ?將文件系統解壓到/source中
將步驟7中生成的目錄拷貝到根目錄下
$ cp /opt/? /source/rootfs -a
步驟8:修改
$ vi /source/rootfs/etc/profile
圖如下
注意:在這里要看輸入設備名稱(必須在開發板上輸入)
#?cat?/sys/class/input/event*(*代表input下有幾個event設備)/device/name
在這里我用的FS210開發板,觸摸屏設備名為gt818? 所以選event2
步驟9:設置qt creator
在安裝路徑下 /opt/Qt5.4.2/Tools/QtCreator/bin下啟動。
$ cd /opt/Qt5.4.2/Tools/QtCreator/bin
$ ./qtcreator
點擊選項界面左側“構建和運行”后選擇”Qt Versions”選項卡最后點擊右側”添加”按鈕
選擇上節編譯好的 Qt-everywhere中 qmake 的路徑,本文路徑為/opt/qt/bin/,選擇后點擊”打開” 鈕
手動設置下會出現一條新的配置,然后點擊”OK”按鈕
點擊選項界面左側“構建和運行”后選擇”編譯器”選項卡最后點擊右側”添加”按鈕
點擊”添加”后選擇”GCC
選擇 GCC 路徑,這里選擇交叉工具鏈路徑中 g++路徑,華清遠見提供開發環境 g++路徑為 /usr/local/toolchain/toolchain-4.4.6/bin/arm-cortex_a8-linux-gnueabi-g++,選擇后點擊”OK”
點擊選項界面左側“構建和運行”后選擇”構建套件(Kit)”選項卡最后點擊右側”添加”按鈕
按圖選擇相應選擇后,點擊”Apply”然后點擊”OK”關閉選項窗口
步驟10:創建工程
后點擊中間”New Project
選擇”Application”—“Qt Widgets Application”后點擊”Choose“按鈕
編譯瓦完成后,在在工程同級目錄下有如下目錄”build-HelloWorld-ARM-Debug”
如圖:1為工程名,2為應用目錄(名字瞎起的)。
$ cp /home/linux/build-hello-ARM-Debug? /source/rootfs? -a
在開發板上運行
#? ./hello -qws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linux 移植qt,Linux下移植QT(2)---移植QT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linux用的那国语言,在linux上可
- 下一篇: linux got分析,聊聊Linux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