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的一些经验
英語學習的一點經驗
中科院軟件所 張俊林
?? 英語口語的學習其實本質上可以分解為以下三個關鍵部分:
a.?????? 詞匯表的大小以及每個詞匯的正確發音。如果應付日常會話,詞匯規模應該在4000—6000之間。對于詞匯發音來說,存在兩個層次:首先最基本的是發音要正確。正確包括每個音節發音是正確的以及重音的落點是正確的。其次高一點的要求是發音要地道。所謂地道是指音節之間發音時的連接關系以及發音時的抑揚頓挫(所謂的洋味)。相對來說這一部分是比較簡單的。因為各個單詞是離散關系,不用考慮詞匯關系問題。只要有恒心,反復根據正確的發音練習并擴大詞匯量即可。(看英文電影,學習每個單詞的地道發音,同時記下自己不知道的詞匯掌握之,以此來擴大詞匯量并習得正確并且是地道的單詞發音)。
b.?????? 整句的發音。單詞發音是基礎,但是只是單詞發音正確與地道的英文發音還有很大的距離。作為整句的發音來說有幾個需要注意的地方:一個是相鄰兩個單詞連讀的時候如何處理,雖然大多數情況是兩個單詞發音組合即可,也有很多情況下第二個單詞的發音會發生變化。二是整個句子的抑揚頓挫。所謂地道,句子的洋味也體現在語音流的類似于音樂性的變化過程中。這個好像很難用規則來學習,只能從大量NATIVE SPEAKER的說話例子中自己摸索并找到那種感覺。全靠天份了。三是句子中某個或者某些單詞的重音要注意。有些單詞作為說話者強調的東西往往重音強調。而某個單詞重讀的話可能周圍詞匯的讀法都有微妙的變化。(這個部分的學習感覺除了看英文電影大量的模仿,找感覺外很難有其它的途徑來學習)
c.?????? 最難的部分是如何構造出能夠表達你自己思想的地道英文表達。中國人在說英語的時候最大的困難還是心里又想法但是根本找不到合適的詞匯來表達頭腦里面那個概念,這是詞匯不足或者詞匯掌握不熟練的原因。另外是找到表達概念的詞匯但是很多詞匯如何組織成一個句子的問題。這本質上是一個語法的問題。說明語法掌握的還不過關。但是即使熟讀語法書好像于事無補,因為知道了語法和能夠合適地得體地用語法規則是兩回事。解決的方法如下:一個還是大量的模仿NATIVESPEAKER的句子。這是一個語法的直覺性練習(所謂的語感),形成某些語法規則模版的條件反射形成。另外一個是平常在思考過程中直接從概念到英文,不要有了概念然后形成中文,然后再考慮從中文翻譯成英文。如果是這樣一個過程那你有可能是一個熟練的英文使用者,但永遠也不會是一個地道的英文使用者。用英文思考,忘掉母語。這是真正掌握英文的根本之道。但是這也是最難做到的一點。我想之所以兒童能夠學到地道的外語而成人確很難達到這一點就是因為兒童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做到直接用外語思考而成人往往無意識地先用母語表達思想然后再考慮翻譯過去。(兒童因為母語接觸的不足夠多所以容易在頭腦里面形成兩套概念體系:一套是中文的一套是英文的。因此能夠在兩種概念體系之間很容易切換過來表達思想,而成人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母語思考模式,頭腦里存儲的是一個個離散的沒有相互關系的單詞,根本沒有形成一個由英文表達的概念體系。所以說外語的路徑只能是思考—)中文概念體系-〉中文詞匯-〉英文詞匯-〉英文語法,很難切換只能翻譯)我相信如果一個成人如果有意識地直接用英文思考,一定能夠獲得非常好的英語學習效果。
?
?
歸納如下:
兒童的說外語路徑:
1.? 首先形成兩套概念體系:中文概念體系和英文概念體系
2.? 然后再兩套概念體系切換,切換到那個概念體系就用哪個概念體系思考問題
3.? 從概念體系得到詞匯,語法組織輸出
?
成人的說外語路徑:
1.? 只有一個母語概念體系,英文概念體系沒有形成,只有一個英文單詞表以及一套抽象的語法規則模版。
2.? 在母語概念體系里面思考,選擇母語單詞,用母語語法組織句子。
3.? 把母語單詞翻譯成英文單詞,用英文語法重新組織。
總結
- 上一篇: 互联网的前世今生
- 下一篇: 搜索引擎web spam类型及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