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隔离级别下的GAP间隙锁
delete from t1 where id = 10; | |||
| RC | RR | ||
| id主鍵 | |||
| 結論:id是主鍵時,此SQL只需要在id=10這條記錄上加X鎖即可。 | |||
| id唯一索引 | |||
| 此組合中,id是unique索引,而主鍵是name列。此時,加鎖的情況由于組合一有所不同。由于id是unique索引,因此delete語句會選擇走id列的索引進行where條件的過濾,在找到id=10的記錄后,首先會將unique索引上的id=10索引記錄加上X鎖,同時,會根據讀取到的name列,回主鍵索引(聚簇索引),然后將聚簇索引上的name = ‘d’ 對應的主鍵索引項加X鎖。為什么聚簇索引上的記錄也要加鎖?試想一下,如果并發的一個SQL,是通過主鍵索引來更新:update t1 set id = 100 where name = ‘d’; 此時,如果delete語句沒有將主鍵索引上的記錄加鎖,那么并發的update就會感知不到delete語句的存在,違背了同一記錄上的更新/刪除需要串行執行的約束。 結論:若id列是unique列,其上有unique索引。那么SQL需要加兩個X鎖,一個對應于id unique索引上的id = 10的記錄,另一把鎖對應于聚簇索引上的[name=’d’,id=10]的記錄。 | |||
| id非唯一索引 | |||
| 根據此圖,可以看到,首先,id列索引上,滿足id = 10查詢條件的記錄,均已加鎖。同時,這些記錄對應的主鍵索引上的記錄也都加上了鎖。與組合二唯一的區別在于,組合二最多只有一個滿足等值查詢的記錄,而組合三會將所有滿足查詢條件的記錄都加鎖。 ? 結論:若id列上有非唯一索引,那么對應的所有滿足SQL查詢條件的記錄,都會被加鎖。同時,這些記錄在主鍵索引上的記錄,也會被加鎖。 ? | ? 其實這個多出來的GAP鎖,就是RR隔離級別,相對于RC隔離級別,不會出現幻讀的關鍵。確實,GAP鎖鎖住的位置,也不是記錄本身,而是兩條記錄之間的GAP。所謂幻讀,就是同一個事務,連續做兩次當前讀 (例如:select * from t1 where id = 10 for update;),那么這兩次當前讀返回的是完全相同的記錄 (記錄數量一致,記錄本身也一致),第二次的當前讀,不會比第一次返回更多的記錄 (幻象)。 ? 如何保證兩次當前讀返回一致的記錄,那就需要在第一次當前讀與第二次當前讀之間,其他的事務不會插入新的滿足條件的記錄并提交。為了實現這個功能,GAP鎖應運而生。 ? 如圖中所示,有哪些位置可以插入新的滿足條件的項 (id = 10),考慮到B+樹索引的有序性,滿足條件的項一定是連續存放的。記錄[6,c]之前,不會插入id=10的記錄;[6,c]與[10,b]間可以插入[10, aa];[10,b]與[10,d]間,可以插入新的[10,bb],[10,c]等;[10,d]與[11,f]間可以插入滿足條件的[10,e],[10,z]等;而[11,f]之后也不會插入滿足條件的記錄。因此,為了保證[6,c]與[10,b]間,[10,b]與[10,d]間,[10,d]與[11,f]不會插入新的滿足條件的記錄,MySQL選擇了用GAP鎖,將這三個GAP給鎖起來。 ? | ||
| id無索引 | |||
| 由于id列上沒有索引,因此只能走聚簇索引,進行全部掃描。從圖中可以看到,滿足刪除條件的記錄有兩條,但是,聚簇索引上所有的記錄,都被加上了X鎖。無論記錄是否滿足條件,全部被加上X鎖。既不是加表鎖,也不是在滿足條件的記錄上加行鎖。 ? 有人可能會問?為什么不是只在滿足條件的記錄上加鎖呢?這是由于MySQL的實現決定的。如果一個條件無法通過索引快速過濾,那么存儲引擎層面就會將所有記錄加鎖后返回,然后由MySQL Server層進行過濾。因此也就把所有的記錄,都鎖上了。 ? | 如圖,這是一個很恐怖的現象。首先,聚簇索引上的所有記錄,都被加上了X鎖。其次,聚簇索引每條記錄間的間隙(GAP),也同時被加上了GAP鎖。這個示例表,只有6條記錄,一共需要6個記錄鎖,7個GAP鎖。試想,如果表上有1000萬條記錄呢? ? 在這種情況下,這個表上,除了不加鎖的快照度,其他任何加鎖的并發SQL,均不能執行,不能更新,不能刪除,不能插入,全表被鎖死。 ? |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RC隔离级别下的GAP间隙锁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普通索引和唯一索引,傻傻分不清楚?
- 下一篇: 快照读和当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