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输入多组测试数据_python ddt数据驱动实例代码分享
python ddt數據驅動最簡實例
在接口自動化測試中,往往一個接口的用例需要考慮 正確的、錯誤的、異常的、邊界值等諸多情況,然后你需要寫很多個同樣代碼,參數不同的用例。如果測試接口很多,不但需要寫大量的代碼,測試數據和代碼柔合在一起,可維護性也會變的很差。數據驅動可以完美的將代碼和測試數據分開,將代碼進行分裝,提高復用性,測試數據維護在本地文件或數據庫。
使用python做接口自動化,首要任務是搭建一個自動化測試框架,其中unittest+ddt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下文主要介紹ddt在unittest下的使用。
ddt包含兩個方法裝飾器 ddt.data 和 ddt.file_data
一、ddt.data(直接輸入測試數據)
ddt.unpack 的作用是把參數中 元祖 或者 列表 的元素對應到多個參數上,沒有加 ddt.unpack 表示把 元祖 或者 列表本身當成一個參數傳入。
下面這段代碼,ddt.data() 有三組測試數據,每組測試數據都會執行一次 test_login() 。
import json
import unittest
from common.readConfig import readConfig
import requests
from ddt import ddt,data,file_data,unpack
@ddt # 在測試類前必須首先聲明使用 ddt.ddt
class Mytest(unittest.TestCase):
def setUp(self):
# 獲取測試接口的url
self.url = readConfig().getHttp('usercenter') + readConfig().get_UC('login')print('setup')
@data(({"isRememberMe": True ,"password": "111111","username": "root"},200),
({"isRememberMe": True, "password": "1111111", "username": "root"},406),
({"isRememberMe": True, "password": "111111", "username": "rot"},406))
@unpack
# 后臺人員登錄
def test_login(self,data,status):
body = json.dumps(data)
header =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Accept": "application/json","token": "1231"}
re = requests.post(self.url,data=body,headers = header,verify = False)
code = re.status_code
print(re.text,re.status_code)
# 斷言
self.assertEqual(int(status),int(code))
def tearDown(self):
print('tearDown')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二、ddt.file_data (參數是文件名。文件可以是json 或者 yaml類型)
如果文件中是列表,每個列表的值會作為測試用例參數,同時作為測試用例方法名后綴顯示。如果文件中是字典,字典的key會作為測試用例方法的后綴顯示,字典的值會作為測試用例參數。下文兩種類型的文件分別舉一個例子。
新建文件testdata.json:
{
"first": ["{'isRememberMe': True,'password': '111111','username': 'root'}", "200"],
"second": ["{'isRememberMe': True, 'password': '1111111', 'username': 'root'}", "406"],
"third": ["{'isRememberMe': True, 'password': '111111', 'username': 'rot'}", "406"]
}
新建文件testdata.yaml:
first: ["{'isRememberMe': True,'password': '111111','username': 'root'}","200"]
second: ["{'isRememberMe': True, 'password': '1111111', 'username': 'root'}", "406"]
third: ["{'isRememberMe': True, 'password': '111111', 'username': 'rot'}", "406"]
新建測試腳本:
import json
import unittest
from common.readConfig import readConfig
import requests
from ddt import ddt,data,file_data,unpack
@ddt # 在測試類前必須首先聲明使用 ddt.ddt
class Mytest(unittest.TestCase):
def setUp(self):
# 獲取測試接口的url
self.url = readConfig().getHttp('usercenter') + readConfig().get_UC('login')print('setup')
@file_data('D:\\automation--interface\\testcase\\UC\\testdata.json')
# @file_data('D:\\automation--interface\\testcase\\UC\\testdata.yaml')
# 后臺人員登錄
def test_login(self,data):
body = json.dumps(eval(data[0]))
status = data[1]
header = {"Content-Type":"application/json","Accept": "application/json","token": "1231"}
re = requests.post(self.url,data=body,headers = header,verify = False)
code = re.status_code
print(re.text,re.status_code)
# 斷言
self.assertEqual(int(status),int(code))
def tearDown(self):
print('tearDown')
if __name__ == '__main__':
unittest.main()
以上代碼大家可以本地測試下,感謝同學們的學習和對碼農之家的支持。
python使用ddt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推薦】
前言:
在使用DDT數據驅動+HTMLTestRunner輸出測試報告時遇到過2個問題:
1、生成的測試報告中,用例名稱后有dict() -> new empty dictionary
2、使用ddt生成的用例名稱無法更改
1、用例名稱后有dict() -> new empty dictionary
報告中用例名稱后有dict() -> new empty dictionary,如圖所示:
解決方案:這是ddt高版本1.2.0的bug
1、cmd先通過pip uninstall ddt 卸載ddt,
2、然后再安裝一個低版本的ddt,命令pip install ddt==1.1.3
安裝后再運行程序,結果如下
2、使用ddt生成的用例名稱無法更改
如上圖所示測試用例名稱都是test_api_index,運行結果無法看出用例執行的是哪條數據,翻閱網上的資料找到一個比較好的方法,講解比較詳細,這段內容來自鏈接https://www.cnblogs.com/Simple-Small/p/9230382.html
ddt源碼中有個函數用來生成用例名稱, mk_test_name
它接收兩個參數:name 和 value.
name:為測試用例的名字。即test_api.
value:為測試數據,ddt是處理一組測試數據。而這個value就是這一組數據中的每一個測試數據。
對value的值是有限制的:要么就是單值變量,要么就是元組或者列表并且要求元組和列表中的數據都是單值變量。如("name","port") 、["name","port"]
如果傳進來的測試數據,不符合value的要求,那么測試用例名字為:name_index。
如果傳進來的測試數據,符合value的要求,那么測試用例名字為:name_index_value。如果value為列表或者元組,那么將列表/元組的每個數據依次追加在末尾。
比如傳進來的name值為test_login,value值為["name","port"]。那最終的測試用例名字是:test_login_01_name_port。
如果傳進來的name值為test_login,value值為{"userName":"18500384561", "password":"123456"},那最終的測試用例名字為:test_login_1。 因為它不支持對字典類型的數據處理 。
而我的接口自動化框架中,ddt處理的數據是一列表:列表當中每個數據都為字典。ddt一遍歷整個列表,那傳給value的值剛好是字典。。
所以我得到的測試用例名稱就是:test_login_1,test_login_2,test_login_3
為了讓我的測試報告,呈現的更好。那就改改ddt源碼,讓它能夠適應我的框架。
考慮兩個問題:
1、不同接口的測試用例名字如何來??
2、如何讓ddt支持對字典的處理??
解決方案:
第一個問題:每一個測試用例主動提供一個用例名字,說明你是什么接口的什么場景用例。比如:接口名_場景名。login_success、login_noPasswd、login_wrongPasswd等。
在我的框架當中,每一個測試用例是一個字典。那么我就在字典中添加一個鍵值對,case_name=用例名稱
第二個問題:在ddt中添加對字典的處理,如果字典中有case_name字段,則將字典中鍵名為case_name的值作為測試用例名稱中的value值。
修改后的ddt源碼為(紅色粗體部分為修改的內容):
更改代碼后再執行,結果如下:
總結
以上所述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python使用ddt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問請給我留言,小編會及時回復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謝大家對碼農之家網站的支持!
以上就是本次給大家分享的關于java的全部知識點內容總結,大家還可以在下方相關文章里找到相關文章進一步學習,感謝大家的閱讀和支持。
超強干貨來襲 云風專訪:近40年碼齡,通宵達旦的技術人生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python输入多组测试数据_python ddt数据驱动实例代码分享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内存条选择与安装:让你的电脑性能飞起来
- 下一篇: 内存时序大揭秘:超频福利让你秒杀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