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豪掷263亿!李书福的跑车梦,真的实现了?
原標題:吉利豪擲263億!李書福的跑車夢,真的實現了?
股上市的第一炮,由路特斯打響。
2024年2月23日,路特斯在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也成了今年登陸美股市場的首家汽車企業。
而這一次,不僅刷新了近三年來中概股最大IPO的記錄,更是點燃了人們對電動車品牌上市的新熱情。
畢竟在資本市場熱情消退的當下,曾經的寵兒VinFast、Rivian都陷入過資金困局,就連雷諾旗下的電動品牌安培也含恨取消上市計劃。
還在巨額虧損中的路特斯,憑什么敢做這個吃螃蟹的人?要靠怎樣的故事,贏得美股的青睞?其背后的吉利集團,又承擔著怎樣的角色?
大家好,我是電動車公社的社長。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吉利集團旗下飽受爭議的跑車品牌——路特斯,看看它到底是在寄生吉利,還是未來的希望之星。
01.76年復興路,克主成主旋律?
路特斯的前世今生其實很清晰。
自1948年以來,一對熱愛賽車的夫婦憑借“輕量化+空氣動力學”的優勢在賽場上屢創佳績。他們與風共舞的愛情之歌,叫做路特斯。
就是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廠,還曾力壓法拉利、邁凱倫等F1車隊,獲得了7次F1車隊總冠軍!可見其獨特的技術實力。
可惜的是,路特斯在賽車領域名氣雖大,卻因為車型小眾、銷量不及預期、賺不到錢,最終難逃賣身之路——
先后被豐田和通用收購的路特斯,在1993年又以3000萬英鎊的價格輾轉到意大利汽車收藏家羅曼諾·阿蒂奧利手中,并在這位車迷的推動下量產了續命神作路特斯Elise。
可惜,富豪也抵不住一家小眾跑車品牌的虧損。短短3年后路特斯又一次易主,落入馬來西亞“國車品牌”寶騰手中。
獲得“大血包”支持的路特斯不僅成立了新的研發中心,還一舉推出兩款跑車Exige和Evora,甚至再次燒錢搞起了F1車隊,準備重現巔峰輝煌。
然而不幸的是,路特斯似乎并沒有擺脫虧損的魔咒。路特斯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單是2012-2013財年,總虧損就高達1.6億英鎊!差點拖垮寶騰。
雖然路特斯及時回頭、出售車隊止損,但路特斯的“血包”寶騰最終還是沒逃過破產的命運,于是路特斯再次“易主”。
而迎接路特斯的,是最為財大氣粗的吉利集團。
2017年,吉利集團拿下寶騰49.9%的股份,順便以51%的股比成了路特斯的大股東。
在吉利的指引下,路特斯在2018年制定了Vision80十年品牌戰略和復興計劃,立正全面轉向電動化和智能化,也成了第一家轉型純電的跑車品牌。
順應趨勢的轉型,給了路特斯活下去的機會,卻丟掉了路特斯“輕量化+空氣動力學”的靈魂。但在某種程度上說,其實是為“大局犧牲”。
這部分我們埋個伏筆,稍后再說。總之對于頻頻易主的路特斯來說,活下去、獲得車企所必須的造血能力,已經成了擺在面前最重要的任務。
但在路特斯找到財富密碼之前,卻依然延續了品牌復興路上多年來的詛咒——燒錢。
作為輸血方,吉利這些年可以說是要啥給啥,開局就劃出了263億人民幣:80億建廠、100多億搞研發,就差把自己變成血庫,給路特斯奶上C位了。
2021年落戶武漢后,路特斯建成了全球定制化最高的汽車制造基地,還借助吉利集團的資源打造了一整套研發、生產、制造體系。
當下最先進的技術里,800V架構、8C麒麟電池、電子外后視鏡、甚至是基于4激光雷達打造的智駕系統,路特斯全都用上了!
這些,可都是真金白銀“燒”出來的。
招股書上的賬目顯示,路特斯科技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上半年的凈虧損分別是1.11億美元、7.25億美元、3.53億美元,累計虧損11.88億美元,85.5億人民幣!
而銷量方面卻實慘:
2021年路特斯累計銷量僅為1566臺,2022年更是只有576臺。就算跑車門檻高吧,但3位數的銷量水平還不如高合,未免有些難看。
顯然,哪怕有吉利為虧損買單,路特斯依舊沒能“燒”出與投入相配的成績。
那么,吉利集團為什么心甘情愿當這個“冤大頭”?
02.路特斯需要吉利
吉利更需要路特斯?
很多人都認為路特斯銷量不佳,是“違背祖訓”的緣故。
厚重的電池包讓路特斯徹底丟掉了原本的輕量化屬性,也讓空氣動力學設計被迫向更高的車身妥協。能夠讓人拍著大腿直呼“這TND才是路特斯”,更是無從談起。
反而在大筆資金的注入下,研發出了675kW雙電機四驅和電驅專用2擋減速器,玩起了力大磚飛。
怎么曾經那個靠85匹馬力能跑贏110匹馬力保時捷的路特斯,最終也要靠實力碾壓了?
丟掉了最顯眼的標簽,對一個跑車品牌來說無疑是致命的,也讓路特斯有了一種“泯然眾人矣”的遺憾。
但路特斯,有不得不為的理由:
吉利集團需要一個國際化的高端品牌,更需要一張可以走向世界的電動跑車名片。
之前社長就曾經和大家說過,吉利的目標就是成為“中國的大眾集團”。
現在對標大眾的吉利汽車/吉利銀河/吉利幾何有了,高于大眾的領克有了,對標奧迪的沃爾沃有了,前后夾擊奧迪的極氪和極星有了,甚至連摩托也有了……
身為三大跑車品牌之一的路特斯,便理所應當地對標起了更高的保時捷,也成了吉利集團在高端電動市場中的重要落子。
而對于吉利這個布局了多家上市公司(沃爾沃汽車、極星、億咖通、錢江摩托、漢馬科技、力帆科技、極氪等)的大集團來說,路特斯首先要活下去,其次才是活出“路特斯”的模樣。
于是,全面支持也意味著“全面禁錮”,路特斯必須按照吉利規劃好的賽道去跑。
萬幸的是,純電跑車乃至純電超跑這條路鮮有車企涉足。路特斯除了有著76年的悠久歷史和跑車品牌的影響力,還有著無與倫比的先發優勢。
在英國跑車+中國智造的號召力之下,路特斯更像是重獲新生,在電氣化的指引下向著更遠大的目標前進。
而中國汽車行業最缺乏的,可能就是這張名為跑車的入場券。
03.路特斯上市
為什么趁現在?
從資本運作的角度來講,上市不過是融資的一種手段。
就好比種一顆果樹,前幾年需要澆水、施肥、除蟲、疏果……投入一番之后,才能等到“摘果子”的那一刻。有了大筆融資,才能熬過最燒錢的研發和生產階段。
在港股、深股還是美股上市,無非是看哪個金融市場的資金池夠大、對品牌認可度夠高。相比于國內的知者寥寥,全球擁躉無數的路特斯顯然更適合全球資本市場。
更何況,2017年的路特斯還停留在“小作坊手造”模式,全球只有800多名員工。但吉利入主之后,卻似乎“再造了一個保時捷”——
除了開發等先天優勢外,吉利已經跑通的供應鏈、生產平臺、乃至工廠建設等方面,都讓路特斯能夠直通終點。
再加上263億的巨額投資,路特斯這才能短短幾年間就成功推出4款量產車型(燃油跑車EMIRA+純電超跑EVIJA+純電SUV ELETRE+純電轎車EMEYA),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可以說獨樹一幟。
站在巨人肩頭摘果子,總歸容易些。
而且除了51%股份的吉利、馬來西亞“國企”寶騰兩位大股東之外,很多人或許會忽略掉另一位神秘股東——蔚來資本。
路特斯落戶武漢的發布會上,李斌就代表蔚來資本以神秘投資人的身份出現,被認為是“李書福攜手李斌”打造電動超跑的第一槍。
畢竟,李斌的出現,無疑為電動超跑這個大方向站了臺。要知道,蔚來的第一款車可不是初代ES8,而是在“綠色地獄”實打實地跑出了成績的純電超跑EP9。
到了2020年10月,路特斯又贏得了英國政府用于研發純電架構的撥款資助許可,還打出了“中英雙引擎”戰略,也從側面驗證了其戰略上的成功。
有了地利、人和之后,2024年,就是路特斯最重要的天時:
前期的研發和生產投入已經基本完成,產品線已經初具規模,是時候開啟全球化之路,讓資本市場檢驗路特斯的含金量了。
而在這背后,還有一套資本運作的邏輯藏在潮水之下:
在美國市場對中概股“不算友好”的幾年時間里,美元加息的步調讓市場波譎云詭,赴美上市的形勢日益嚴峻。
吉利集團也在兩年內陸續赴美上市了四大企業,抓緊機會進行海外融資。
2022年6月28日,極星Polestar正式敲鐘;6個月后,億咖通作價38億美元登陸納斯達克;2023年11月,極氪成功赴美上市;2024年2月23日,路特斯跟上步伐。可惜的是,路特斯上市首日開盤價17.99美元,收盤價卻跌至13.5美元,跌幅超25%。顯然,路特斯還沒能通過銷售業績,獲得資本市場的認可。
IPO成功,并不能成為路特斯的保命符,而是風雨的開始。
“嬌養”76年的路特斯,也該接受風雨的考驗了。
最后的最后,社長還想補充一句,其實需要跑車品牌的并不只是吉利集團,而是中國汽車行業。
人們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造不出夠快的超跑,就是一個國家汽車工業不夠強大的標志。
而無論是蔚來、廣汽、比亞迪還是吉利,所有想挑戰這個目標車企,都稱得上勇攀高峰的英雄。
他們之中,要么厚積薄發,憑借技術實力一鳴驚人;要么細水長流,逐步瓦解國產車不配造跑車的刻板印象。
但至少,我們已經有望看到砂礫成長為高山的那一天。
責任編輯: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吉利豪掷263亿!李书福的跑车梦,真的实现了?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华为发布首个通信行业大模型,5G-A商业
- 下一篇: 详解AI芯片参数,英伟达凭啥不能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