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c 多线程封装_mysqlConnectorC/C++多线程封装_MySQL
bitsCN.com
mysql Connector C/C++ 多線程封裝
在網上找了好久,有很多封裝,但是感覺對多線程處理的不多,都不是很理想。封裝完的第一個版本,想法比較簡單,使用一個單例模式,對應一個連接,多線程查詢的時候都是在這個鏈接上完成,如下簡略代碼class DbClass{public: open(....) { mysql_real_connect(mDB); } QuerySQL(....) { mysql_real_query(mDB); } protected: MYSQL* mDB;}
但實際使用中發現只要多線程一開就報錯,一般就是lost connect之類的錯誤,開始以為就是單純的連接斷開,所以在連接上面做了一些文章,每次查詢的時候使用ping確定連接是否正常,具體ping怎么寫我這里就不贅述了,網上有很多文章,加完了Ping,對連接設立了超時時間依然不能解決問題。
查了一下文檔發現在使用多線程時mysql_real_query函數和mysql_store_result函數必須加鎖,由于ping有可能造成連接重連,因此在ping里面也加上了鎖,如下代碼class DbClass{public: open(....) { mysql_real_connect(mDB); }
ping()
{
mutex.lock();
mysql_ping();
mutex.unlock();
}
QuerySQL(....) { mutex.lock(); mysql_real_query(mDB); mutex.unlock(); } protected: MYSQL* mDB;}
這次再試終于不報錯了,高興了好長時間,這段代碼也就沒有再看,代碼測試到最后的時候,加上了計時等性能測量就發現問題了,多線程和單線程的用時一樣。。。。問題很明顯,這個其實就是串行訪問數據庫的,實質上還是單線程。而且即使單線程由于加的鎖比較多,速度也并不快。
重新思考了下,單連接上的多線程貌似肯定是不行了,一個連接同一時刻只能處理一個線程,想明白就好辦了,改成每個線程對應一個連接就OK了,而且這樣改由于連接并非共享資源,也不需要加互斥,會大大提高效率。class DbClass{public: MYSQL*open(....) {
MYSQL* pDB; mysql_real_connect(pDB);
return pDB; } ping(MYSQL* pDB) { mysql_ping(pDB); } QuerySQL(MYSQL* pDB, .....) { mysql_real_query(pDB); }
close(MYSQL* pDB)
{
mysql_close(pDB);
}}
work_thread()
{
MYSQL* pDB = DbClass::open(); //應該是單例,這里就用static示意一下
.....
DbClass::ping(pDB);
DbClass::QuerySQL(pDB);
.....
DbClass::close(pDB);
}
改完之后效果很明顯啊,單線程處理8000條數據(還有各種計算)大概要30秒,10線程處理只要3秒多一點,甚是欣慰。而且,原先由于鎖比較多單線程處理1000條數據大概也要20秒,現在8000要30秒,提高了很多了,還有優化的地方,不過已經滿足需要了,就這樣吧。
總結一下,mysql多線程的封裝需要注意如下幾點
1. 查詢前要先Ping確保連接正常
2. 每個線程對應一個連接
3. 若線程的刪除和建立比較頻繁,需要在獲取連接時使用連接池。
bitsCN.com
本條技術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果無意侵犯您的權益請點擊此處反饋版權投訴
本文系統來源:php中文網
TAG標簽:多線程網上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mysql c 多线程封装_mysqlConnectorC/C++多线程封装_MySQL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java打星星_java实现星星图形的输
- 下一篇: neo4j java label_N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