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车有前景,亦有“瓶颈”
近日,賽力斯汽車全新旗艦車型 AITO 問界 M9 正式發布,繼 AITO 問界新 M7 后再為新能源車市注入爆款增程車型。AITO 問界 M9 發布兩小時就已收獲超 1 萬預定。
無獨有偶,阿維塔科技總裁陳卓近期也公布了 2024 年新車規劃,表示阿維塔將在 2024 年推出全新的增程產品產品。隨后,阿維塔官方進一步表示,將推出 4 款增程式動力車型。
而在此前,業界還傳出小米也在布局增程車的新聞,且小米官網也放出了增程系統設計開發工程師的崗位招聘。
近年,我國混合動力乘用車市場迎來爆發式增長,尤其是增程車在我國電動化轉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推動作用。
早在 2022 年底第 12 屆中國汽車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已公開表示,增程式路線是中國特有路線,它源自于市場,是消費需求拉動起來的技術路線,而且迅速地成為純電路線在發展過程中的有效補充,未來發展值得市場關注。
為此,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車百智庫推出調研報告《混合動力乘用車發展前景專題二:我國混合動力乘用車發展前景》(下簡稱百人會研報),對包括增程車在內的混合動力車型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度研究。
百人會研報表明,在我國,包括增程車的混合動力車型已獲得了爆發式增長,但也將遇到發展的瓶頸。
1、增程車流行
據百人會研報,增程車是造車新勢力布局混合動力市場的優先選擇。
2018 年 10 月,理想汽車發布了增程式 SUV 理想 ONE,市場開始關注增程式技術。增程車更接近純電,與插混車和油電混動汽車相比,采用更大的電池,完全由電動機驅動,可外接充電,電量不足時利用燃油機發電延長續航里程。
2021 年以來,諸多車企涌入增程式的賽道。賽力斯與華為合作推出增程式車型問界系列;東風嵐圖、長安深藍、零跑、哪吒等品牌也同時布局純電與增程路線。
增程車日漸得到消費者的認可。2023 年 1-10 月,增程車銷量已經超過 40 萬輛,其中,理想品牌月銷量連續超過 3 萬輛,在 30 萬以上 SUV 中市占率高于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品牌。
目前已在增程車方面獲得成功的理想、以及華為車 BU 的高管,對增程車大加贊賞,而且反懟此前一度流行的“增程車是落后技術”的說法。
譬如,理想汽車 CEO 李想認為,說增程電動是個落后技術,是“一群毫無用戶思維,完全不關心用戶的”的技術人員的“胡說八道”。華為車 BU 的余承東認為,增程汽車“把增程發動機拿掉,其實就是純電動車”。而來自百人會舉辦的“混合動力乘用車發展前景研討會”的消息顯示,業界已經接受了增程式技術路線,增程車的市場也趨于成熟。
在此前的 2022 年,余承東還表示,增程式是目前最適合的新能源車模式。
關于增程式技術路線的定位與未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增程式技術路線的未來發展值得市場關注,并預計未來 10-20 年,增程式與插混兩種技術路線仍有很好的發展空間。
2023 年 10 月份,七部門聯合發布了《2023—2024 年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其中明確提出要“鼓勵發展混合動力和低碳燃料技術”。
2、大有可為
增程車的出現,其實源自新勢力車企對用戶體驗的精準把控。
在新勢力創業之時,電動汽車的里程焦慮十分嚴重,而增程車在電動車基礎上加裝了增程發動機,可以做到“日常用電,沒電用油”,是緩解里程焦慮的重要選擇。作為較早的增程車理想 ONE,其宣傳口號就是“沒有里程焦慮的電動車”。
增程車雖沒里程焦慮,但進入虧電狀態以后,油耗直線增加,一些增程車的車主也頻繁吐槽高速油耗高。主要原因是:在增程式的串聯結構下,發動機無法直接驅動車輛,需要先將汽油在發動機內轉換為機械能,機械能再經過發電機轉換為電能,電能最終又被驅動電機轉換為機械能,多次能量轉換,損耗自然就“折上折”。
不過,這個缺點對于購車用戶來說,并非是其關注的重點。目前購車的用戶,更多的駕駛環境在市區,很少長途出行。百人會研報就顯示,消費者購車主要用于日常通勤,74% 的受訪者行駛里程的日均值不足 50 公里,所以大部分增程車用戶很少體驗到油耗高這一缺點。
而且,工信部新車公告數據顯示,近年包括增程在內的插混車的純電續航里程不斷提高,向 100-200 公里區間聚集。
最為關鍵的是,對于廣大用戶來說,增程車更為省錢。
據百人會研報,分別對比同級別油電混合汽車、插混汽車(含增程車)與普通燃油車,在 5 年使用期間,年均行駛里程 15300 公里的假設條件下,油電混合汽車的總花費相較燃油車低 4000 元左右,插混汽車(含增程車)可節省 1 萬元左右。
除了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之外,增程車對于車企也有利好,主要體現于成本低。
據百人會研報,受零部件供給不足、原材料價格波動、價格戰等多重因素影響,新能源乘用車企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而包括增程在內的混合動力路線可助企業緩解經營壓力。2023 年上半年,5 家以純電為主的新能源上市車企出現虧損。但混合動力汽車較純電具有一定的成本優勢。如某插混車中大型 SUV 的 BOM 成本較同級別純電低 20% 左右。因此,混合動力路線能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打開銷量。
而且,包括增程在內的混合動力還能持續推動三電技術創新發展。一批國產獨立發動機企業借增程車的東風煥發了新的活力。如,2019 年起哈爾濱東安動力為理想 ONE 提供增程器,2020 年其發動機業務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 70%,隨后東安動力又與天際、哪吒、零跑等企業展開合作進一步拓展市場。
理想汽車相較于其他走純電路線新勢力車企“賣一輛虧一輛”,能夠連續四個季度實現盈利,與其一直力主增程車技術路線,不會沒有關系。
3、亦有“瓶頸”
相較于燃油車,增程車等混合動力汽車也較容易與智能化相結合。
這是因為傳統燃油車電池小,難以滿足智能化的需求,增程車等混合動力車型的動力電池為智能化設備提供了電力保障。因此,混合動力技術將與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技術深度結合。
眾所周知的例子是賽力斯與華為深度合作,使得問界系列增程車在電動化基礎上搭載了鴻蒙智能座艙系統與華為高階智能駕駛系統,帶來領先的智能化體驗。
但是,這不代表增程車發展會一帆風順,相反,其發展也將遇到一系列的瓶頸。
據百人會研報,保值率對包括增程在內的插混車的總擁有成本影響較大。據估算,油電混合汽車的 5 年后保值率為 50% 左右,而包括增程在內的插混車由于動力電池衰減問題,5 年后保值率為 40% 左右。今后隨著電池技術升級,包括增程車在內的插混的保值率將會得到快速改善。
購置稅優惠政策調整也將對包括增程車在內的插混車產生一定影響。根據《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2026 年前插混車免征購置稅,2026 年至 2027 年減半征收。插混車不再享受購置稅的情景下,其總擁有成本優勢將被削減,消費者對插電混動車型購買意愿有所降低。據百人會研報中的調查數據,包括增程在內的插混車潛在用戶中,約 40% 可能會因購置稅優惠政策的取消而放棄購買。
展望未來,百人會研報顯示,混合動力汽車,尤其包括增程在內的插混車將加速替代燃油車。
從需求側看,36% 的消費者有意向選擇混合動力車型,混合動力汽車優異的動力性能與經濟性表現契合消費者的需求,同時也打消了消費者對續航里程與補能的焦慮。從供給側看,雙積分政策提高了車企生產混合動力汽車的積極性,國產品牌混合動力產品力持續提升、車型供給不斷豐富。
總之,得益于成本控制與規模效益,包括插混在內的混合動力汽車的價格也將進一步下探,市場空間持續拓展。即將到來的 5-10 年間,混合動力汽車仍有較快的發展勢頭,傳統燃油車將被混合動力汽車與純電所取代。預計 2025-2030 年包括增程在內的插混車的市場份額或達到 30%。
關于增程等混合動力汽車的更多詳細調研數據、觀點與權威預測,請查閱百人會研報《混合動力乘用車發展前景專題二:我國混合動力乘用車發展前景》及其他相關研報。
文 / 陳重山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車百智庫 (ID:EV100_Plus)
廣告聲明:文內含有的對外跳轉鏈接(包括不限于超鏈接、二維碼、口令等形式),用于傳遞更多信息,節省甄選時間,結果僅供參考,所有文章均包含本聲明。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增程车有前景,亦有“瓶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极狐阿尔法 S / T 新车型 1 月
- 下一篇: 长城、长安汽车成为泰国首批签署 EV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