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创业公司领导穿小鞋,一怒之下我拿了6个offer,最终跳槽到ebay
本文作者是學習群的一位程序媛,原本在重慶工作,后面又來上海求職,拿了數家公司offer。來上海的第一家公司為明星創業者公司,但無奈公司內部制度不完善,被領導穿小鞋,又再一次求職。這次也拿了幾家公司的offer,最終入職ebay大數據組。一路走來不易,要了解更多她,可以看之前的文章:我是程序媛,從事大數據開發兩年,我有話說?。
?
?
疫情之下,在魔都一個多月,拿了6家公司的大數據offer,最終入職ebay大數據組。感嘆今年特殊情況機會比往年少一些,但對于個人來說,技術到位影響不會特別大;也感嘆自己一路堅持,前面半個月找工作offer無果,增加了自己從心態調整和信息處理方面的能力。
?
功夫不負有心人,每一次決定赴約的面試,都不會浪費機會,總結學習才是最重要的,越到后面越有積淀也越有方法也越能把握住機會,特此將自己面試的經歷和一些個人覺得比較關鍵的點進行總結整理分析,獻給同在魔都或一線城市這種快節奏環境下找工作的伙伴,希望能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
?
我是一名本科和碩士都畢業于重慶一本大學的重慶土著妹子,懷揣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理,決定離開2年的公司并來到上海發展,為什么選擇上海,也是機緣巧合:簡歷陰差陽錯被知識星球關注的大佬推薦給他們體系的另一個大佬,該大佬說把我拉到他創業團隊里去,到時直接向他匯報,聊著感覺很受觸動,另外想著跟大佬一起學習成長很快,就毅然決定來到了上海。
?
剛開始的2個月很是吃力,ps:不是我個人能力原因,而是感覺創業公司組織結構不完善。我這相當于是老板直接面招進去的,我進去就很尬,前面沒有做我這個方向的團隊,所以我暫時歸為與運營一起,支撐運營。不過我還是很接受這樣的,因為我理解創業公司這樣也很正常,出于發展前期和核心支撐考慮,也讓我多了份思考:原來運營這么重要,增加了我對運營的認識;
?
但是我畢竟做數據開發的,要切入到業務系統去了解業務,了解數據,不幸的是,這個業務系統技術的leader一開始就很排外,我每次很主動地跑去問他相關的業務,他就頂多告訴我個表名,其他我自己去熟悉,我面對這種情況,首先先向自己找原因,盡量多和其他人溝通;前面一個月基本就花在熟悉團隊和公司氛圍上了,后面一個月老板索性讓我跟業務開發的另一個伙伴對接,在這一個月里,我基本上每天保持專注熟悉業務,有問題就梳理好了去問他,基本2個月的試用就是在這個期間了解到了核心的業務最多。
?
時間過了倆月了,我雖然對自己的遭遇也有反思,也考慮是不是還繼續要呆下去,想著即便呆下去業務leader不放權讓我熟悉業務也是白搭,我分析什么數據,但又想了想自己初心,覺得自己當初這么毅然決定到這來發展,不就是想著跟大牛老板一起學習成長么,雖然大牛老板很忙,但還是有增加見識的機會的;于是我硬著頭皮向老板申請轉正,結果被業務leader直接找我談話說不合適,做的慢(ps:其實,這個慢真是冤枉,產品有次讓我輸出表,我不懂其中一個業務,去問了他,他很不耐煩,發我個sql片段跟我解釋了一下,說這是”xx名單”,我害怕出錯,又向他確認了一遍,他仍說是的;
?
后面跑了3-4小時才發現根本沒數據,原因是他說反了,那個名單應當是”非xx名單”,后面我略帶急促地去向他反饋說這個說反了,他啥都沒說…類似這樣的不耐煩,遇到的蠻多的,真不知是哪看我不順眼,后來總結了下:因為他是做技術的,我這進去也其實是做技術的,但我不歸他管,是直接向老板匯報,一方面核心利益感覺被分離了吧,所以會邊緣化我,我在的時候看到他在頻繁地招人,我也算是理解了其中的一些利害,所以也就沒怎么自我懷疑加撕破臉皮,因為我覺得老板還是挺nice的!到5月底,我就結束了這段不怎么跟大數據方向匹配的工作經歷,重新踏上了尋找大數據的工作的路程。
?
?
懷著氣憤,懷著忐忑,來不及難過,重整旗鼓我開始整理簡歷,在獵聘、boss直聘上投簡歷,因為想著現目前是急尋求一份工作,因此為了擴大簡歷受關注量,在獵聘、boss直聘上購買了會員,提高了簡歷關注度。我是周五走的,周六周天投完(ps:不建議周末節假日投簡歷),我周一第一天就約到了4個面試機會,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的,我也算是收獲了點信心,覺得在魔都工作機會還是很多的。
?
簡歷前期受峰哥指點,他給了我模板讓我參考著做了些優化,看邀約效果優化后還不錯。就這樣前面半個多月就是每天瘋狂地在boss直聘上投簡歷,每天50個大部分都用完了,boss直聘上也是,我現在獵聘后臺的記錄在后面半個月數量都很高了:應聘記錄999+,誰看過我999+;在boss直聘上的記錄:溝通過1407,已投簡歷283;總之列舉這些數字的意思是感覺找個工作還是蠻費精力的,每天投這么多份簡歷都很頭疼。
?
說到這個簡歷投遞,我是交叉投遞的,因為想增多點機會:大數據開發工程師,數據挖掘工程師等等這些都在投;前面半個多月的面試差不多沒有什么收獲,面過安居客、吉致金融、ebay、百度、第四范式等這些企業,有的終面之后等了蠻久到最后被告知不合適,有的是面試遠程現場編程沒答上來而被pass掉的,終面之后被pass有的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面得好好地,為啥就杳無音信,有終面hr了解薪資求職動機的,有終面團隊大領導笑嘻嘻(實則不能掉以輕心放松)詢問技術和個人發展規劃的,還有的呢是的確面試沒答上,有清晰的也有不清晰的,我就把我清晰的捋了下,決定順藤摸瓜,由點及面,全面地總結和梳理,主要有以下幾個值得重視的點:
?
?
(一)?簡歷中最好貼上有個人博客或github地址,好處就是可以讓面試官更加深入了解你,是否是一個有毅力有較好的表達能力或對技術有愛好的人,增加印象分。這個真的很好使,親身經驗,原本我以為貼上去沒有多少人看,結果后面我發現很多一面面試官都會提:我看你博客做spark的比較多…,后面我還特地去小整理分類標簽,看著更清晰和一目了然;
?
讓我更欣喜的是:有一次百度的面試官面試到最后,還很友好地詢問:你是怎么堅持下來在xx年寫這么多篇博客的…,雖然后面被刷了(遠程編程沒過);另外還有個公司的面試官面試我的時候也因博客直夸我:說看我寫的博客技術方面這些很清晰,非常不錯的;雖然前面的面試基本都無疾而終,但這寫面試經歷讓我確信寫博客很重要,我目前博客數量220篇,時間差不多3年多(中間在2019年沒怎么寫),我的博客地址(私心一下,拉點關注,嘿嘿)如下:https://blog.csdn.net/sinat_26566137;
?
(二)?要想進大平臺硬核面試還是得全面準備:spark+hivesql+數據結構算法。前面半個月我只是準備了我自己之前工作中用到的spark的技術知識,包括spark的底層原理,sparksql調優等等,但是后面面了拼多多,ebay,安居客等發現他們大數據基本上只會用hivesql,數據面試過程中也主要側重hivesql的考察:給你一個具體表及輸出要求,要你寫hivesql實現,這個我栽的比較深,因為用的真不多,好多比如led,lag等這種考察我完全不知道,所以就死的很慘;
?
另外數據結構的考察像百度,ebay等這些他們會考察一些反轉鏈表、遞歸實現全排列之類的題,我當時也是基本沒準備,完全沒想到會遇到,所以前面半個多月基本都是去撞墻學習的,沒有拿到offer也很正常。后面就開始慢慢準備些具體hivesql的場景,基本有所準備,還有刷leecode算法題,跟labuladong算法小抄從框架層面刷數據結構,差不多準備的比較充分。
?
?
(三)?合理篩選面試+整理總結。根據地點和方向篩選規劃是否面試邀約,而且每次面試完之后針對沒答上或自己覺得答得不好的點進行總結、重新整理消化理論知識點。就這樣,發覺前面的撞墻過程還是蠻有用的,雖然結果offer沒有,但是每次面試都增加了一次經驗,給自已多了一些需要補充學習的點,切記不要面試完,就完事了,真的需要在腦海中梳理整理下自己的欠缺點,一步一個腳印,穩扎穩打,而且完全可以從上一個面試的收獲中將好的搬到下一次面試,這樣很順暢讓面試官覺得你底子很好。
?
(四)?對于現場編程題,先有思路,再盡力掌握實現。很多面試官,一般遠程編程那種,是需要你編程實現的要求比較高,這個就要靠平時刷題積累經驗。然而,對于現場面試那種,面試官會給你一個題,很多情況下回說你直接說下你思路就好:這個題適合用什么數據結構表示數據,怎么實現數據的前后遍歷,怎么設計邏輯(遞歸等等)這種,不要慌,數據結構原子性地也就那么兩種,邏輯比較多的也就遞歸,所以你盡管放開思路去答;
?
在面試中,我發覺放開思路去答很重要,不是死記硬背技術點,那樣不夠靈活,越到后面,特別是有經驗的面試官,會扣一個小小的點,這是你平時根本沒想到過的,你平時看的都是spark底層的rdd的DAG、讀取文件等這些很通俗很大方向的原理,這個時候需要轉換思維,把這個問題一般化,用你的推理及理解能力去回答他的問題,他會逐步給你挖坑,你就要特別清醒,一般來說,遵循大方向然后去回答不會有太大問題。
?
(五)?經常刷大數據學習之路知識星球,上面的文章都寫得很有針對性和實用性,每個塊涉及的內容既全面有深度,比如:數據傾斜,hivesql優化等等,像hivesql這些還具體的跟具體場景結合,并對各種場景的調優進行了列舉,提供可sql及具體的優化參數的解析,不僅是面試即便是在真正的工作中也很有借鑒意義。另外星球上還有些面試的軟知識,比如:接offer的技巧這些也很實用,總之,多學習知道一點點總是有好處的。
?
(六) 多請教前輩經驗,維護好人脈,受益無窮。像最早學習大數據,有前輩的指點幫助,后面峰哥又幫我內推,介紹獵頭,優化簡歷、優化項目,抓重點。在入職上海的創業公司之前峰哥也幫我分析了創業公司的利弊。這次跳槽也一直幫我復盤每次面試,有時候不理解面試官的問意真的很難受。
?
?
總結下,就是今年整體就業環境受疫情影響,但是呢,還是在一線城市還是有相對多的機會的;回顧我這次找工作整體戰線拉了一個多月,前面半個月是去踩坑積累經驗的,整理總結各個薄弱的模塊,后面的面試就慢慢可以抓住了,有方向有目標有行動有決心不放棄,不懈怠每一場面試,不漏掉每一次踩坑總結,認真用心靜下心來思考,總會發現問題找到原因的,這個世界,真正能放棄你的只有你自己,其他都頂多只是考驗你的絆腳石。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被创业公司领导穿小鞋,一怒之下我拿了6个offer,最终跳槽到ebay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从Scanpy的Anndata对象提取信
- 下一篇: 论文写作笔记3:JAMIA-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