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练了十年,你就写成这样?
你為什么寫不好文章?你為什么怵頭寫論文?想不想知道如何有效提升寫作能力?
怪現(xiàn)狀
有些本科生的畢業(yè)論文,看多了真能把活人氣死。
大學畢業(yè)生其實都知道,對于一篇“過得去”的畢業(yè)論文來說,10000字,真實有效的寫作過程可能只需要10天(我是不是說長了?)。
可是他們不僅拖延拖延再拖延,而且好不容易交上來的文字也慘不忍睹。
一開始,我認為是部分學生態(tài)度不端正。還專門寫了一篇《你到底錯在哪兒了?》。
后來我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自己掌控不好時間,就把初稿上交截止時間往前提。可是盡管學生們有了充裕的修改時間,但對于論文質(zhì)量的提升沒有效果。
我懷疑他們之前專業(yè)課學習有知識漏洞。可翻開成績單看看,有些成績并不差的學生,論文一樣糟糕。
我又覺得是他們對研究方法掌握不好,干脆鼓勵他們?nèi)プ霎厴I(yè)設計。設計的軟件系統(tǒng)交上來還算過得去。可一看設計報告,又是一塌糊涂。
怪了!怎么一沾寫文章,就這么大的問題呢?
什么事情他們要嚴重拖延?拖延到最后一刻才肯動手呢?
什么事情他們哪怕作弊(抄襲、剽竊)都不愿意動手做呢?
對他們來說,這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充滿樂趣的事兒。
有一天,我突然想明白了這個令人不寒而栗的事實——學生們確實寫了至少10年的作文,可是他們根本不會寫作!
頓悟
我是在新生大學的寫作課上悟出來這個道理的。
李笑來說,寫作的目的是為了溝通。
這一句聽起來平淡無奇的話,卻讓很多人——包括我在內(nèi)——被震住了。
幾乎所有寫作課上的學員都有一種錯誤認識——寫作是為了表達。
有人說,這倆有啥區(qū)別?
區(qū)別大了。
表達可以是自言自語。別人聽沒聽見無所謂;別人聽不聽得懂不重要;別人聽了是否認同,就更不考慮了。
溝通就如同面對面說話,有時甚至要面對一群人說話。一定要讓別人聽得清;一定要讓別人聽得懂;盡最大努力讓更多人認同你的觀點。
別小瞧這差異,難度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作文的難度是表達(自言自語)一級。就像日記,除了你也沒啥人看。
畢業(yè)論文的難度是溝通(面對一群人說話)級別,因為你得說服答辯委員會,讓你通過答辯、給你學位。
大學老師的思維邏輯是:學生們接受了10多年的寫作訓練,100分鐘至少能寫1000字吧。寫個10000字的畢業(yè)論文,有什么難的?
學生的邏輯完全不一樣——老師,你平時總看見我爬山,那不假。可我爬的是香山,你為什么突然逼我爬珠穆朗瑪峰啊?
為什么
我這人有個毛病,偏要多問一句為什么。
為什么這么多人在寫作中都有同樣的錯誤觀念?
原因不大可能是隨機因素。可能的合理解釋,就是學校的作文教育出了問題。
問題在哪里?反饋不夠。尤其是沒有對溝通效果的反饋。
有人可能會大聲辯駁:不是啊!我的作文,語文老師都認真看過,用紅筆標出了所有的錯別字、錯誤標點、病句,還在明顯位置寫著的“已閱”呢!
請仔細閱讀上面這段話,告訴我這樣的反饋到底是在訓練你的“表達”還是“溝通”呢?
很明顯,這些都只是在訓練你的表達能力,讓你能夠把口語要表達的內(nèi)容準確無誤地記錄下來。
至于你要表述內(nèi)容的質(zhì)量,可就不一定能保障了。
你的記敘文能像網(wǎng)絡懸疑小說一樣勾起讀者的興趣,追著你要下一回看嗎?
你的說明文能把一個事物原理講清,讓讀者恍然大悟,擊節(jié)贊嘆嗎?
你的寫景狀物文章,能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受你所體驗到的那種灼熱、冰冷或蟬鳴清幽嗎?
你的議論文能夠把觀點完全對立的讀者爭取到你這方來嗎?
如果這些都做不到,你就算“表達”清楚了,用處又在哪里呢?
有人說,至少我學會了記日記。
問題是,你現(xiàn)在還每天堅持記日記嗎?
為什么不記了?因為記完了的內(nèi)容,自己都不愛看。
重新審視,你會發(fā)現(xiàn)多年的作文訓練只是你的獨白,沒有反饋的獨白而已。你的設定讀者只有一個,就是你自己。你的實際讀者一般也只有一個,就是你的語文老師——很多人寫完了的東西自己都看不下去的,就直接扔給了老師。可憐的老師只好幫你找錯別字和語病。
為什么作文只給老師看不管用?
因為老師既沒有激勵,也沒有時間為你反饋文章溝通效果如何。
先說老師沒有激勵。
高考作文題目這些年看似進步了很多。從指定題目指定文體,發(fā)展到指定題目不限文體,一直到現(xiàn)在只要求話題,不限題目也不限文體。但是題目的要求里面從來沒有對想象創(chuàng)造的鼓勵、對邏輯思辨的要求或?qū)贤ㄐЧ膹娬{(diào)。倒是下面這條規(guī)則穿透了時空,一直存在。
不少于800字
有一天我看一檔綜藝節(jié)目,幾個老師上臺PK。有教英語的,有教數(shù)學的,還有一位教語文的。
這位教語文的老師據(jù)說高考作文培訓效果特別好,很受學生和家長歡迎。他自然也拿出了自己的絕活,幾分鐘之內(nèi)告訴大家“如何湊足800字”。
我聽后目瞪口呆。他不給你講該如何積極而全面地思考,也不給你講如何準確而精煉地敘述。他所做的,只是用盡渾身解數(shù)告訴你,如何把精煉的文字硬生生“抻長”,去湊夠那800字。
老師,你是這樣寫文章的嗎?你這樣寫文章也好意思稱呼自己為語文老師?
老師,你如果不是這么寫文章的,為什么這樣教孩子們?懂不懂什么叫做“誤人子弟”?你這么教書也好意思稱呼自己為語文老師?
選拔考試指揮棒的激勵,可能出了點兒問題。
再說老師沒有時間。
一個人面對數(shù)十個學生,每篇作文都診斷式地評判,不現(xiàn)實。語文老師也是人,每天也只有24小時,他也得吃飯和休息。
老師們更喜歡把寶貴的時間花在幫你糾正錯別字兒和語病上,因為這樣更容易看到成績進步的效果。
當然,負責任的老師會鼓勵你使用修辭。因為修辭用得好,高考作文更容易得高分哦。
至于修辭是否有助于你通過文章傳遞自己的價值觀……
猜猜看,高考作文每篇文章閱卷時間有多短?
怎么辦
在這樣一個互聯(lián)網(wǎng)經(jīng)濟時代,許多活動都是幫助大家省錢、省時間。
作文練了10年,卻讓你寫不出一篇用于有效溝通的文字。這么虧本的買賣你真的就忍了?
想讓作文訓練變成真正的寫作訓練?
加入有效的反饋吧。
解決之道必須腳踏實地。靠語文老師單打獨斗是不現(xiàn)實的,我建議作文訓練引入同儕評價(peer review)——讓學生之間互評作文。
弄成“一幫一,一對兒紅”的模式是不成的。有效的同儕評價需要隨機分派審讀任務——一個學生的作文,多個學生閱讀、打分、寫評語;每個人都需要評價多個同學的文章。
沒有誰能保證每個“裁判”都是公平的,也沒有誰能保證每條評價都是善意而準確的。建議評價方法采用對學生匿名,對老師實名的方式。這樣既不至于引起同學間的矛盾,又避免有人評價他人文章時不負責。同樣,這也給了老師對重大評價錯誤的糾正機會。
在寫文章的時候,每個人都知道自己的文章會被多個同學閱讀。自尊心會讓學生對寫作的重視程度提升。當學生明白文章寫作不僅需要表達自己的觀點,還得照顧他人的感受,以便讓別人能聽懂、聽得進去的時候,有效的溝通才能真正發(fā)生。
現(xiàn)在許多MOOC課程都在采用這種同儕評價機制。這樣的一個系統(tǒng),實施的技術難度并不高。
經(jīng)歷了這種小規(guī)模的同儕評價訓練之后,老師們不妨嘗試更有挑戰(zhàn)性的舉動——讓學生建立公眾號或者寫作平臺賬號,把文章直接發(fā)上去。
學生們過高的自我評價可能會暫時遭到一些打擊。
你洋洋灑灑寫了幾千字,熱切期盼著如潮的好評,結果沒人看。
你拉著朋友圈里面的人過來看,閱讀量上去了,但沒人點贊。
你發(fā)紅包給他們,人家禮貌地給你點了贊,但是沒人轉(zhuǎn)發(fā)。
這很殘酷,沒錯。不過這才是真實的世界。
我自己帶的研究生,正在進行這樣的寫作訓練。我把4個學生拽到了一個群,每周他們都需要對一篇學術文獻、一本非虛構類圖書的章節(jié),或者是某個話題寫出回顧或思考。我特別要求他們每個人都寫在公眾號上面。
目前的狀況很悲慘——每人每篇文章閱讀量基本上為5。一般每篇文章會獲得一個贊,還是我點上去的。
不要跟別人比。人家可能隨手寫一篇文章,閱讀量就10萬+,打賞收獲數(shù)千元。但是正如同沒有人天生會寫字一樣,別人的輝煌也是一步步積累出來的。有的你看到了,有的你沒有看到,甚至想象不到。
堅持跟你自己比。看自己是不是每一周、每一次的寫作都在進步。
這種訓練,哪怕只堅持1年,跟你10年的作文課比起來,會如何呢?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作文练了十年,你就写成这样?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2019年一月计划
- 下一篇: 如何实现网上实时视频直播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