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植被、水、岩石、雪、土壤的反射光谱具有哪些特点
試述植被、水、巖石、雪、土壤的反射光譜具有哪些特點
植被
植被的反射波譜曲線(光譜特征)規律性明顯而獨特,主要分三段:可見光波段(0.4-0.76)有一個小的反射峰,位置在0.55um(綠)附近,兩側在0.45um(綠)和0.67um(紅)則有兩個吸收帶。這一特征是由于葉綠素的影響,葉綠素對藍光和紅光吸收作用強,而對綠光反射作用強。在近紅外波段(0.7-0.8um)有一反射的“陡坡”,至1.1um附近有一峰值,形成植被的獨有特征。這是由于植被葉細胞結構的影響,除了吸收和投射的部分,形成的高反射率。在中紅外波段(1.3~2.5um)受到綠色植物含水量的影響,吸收率大增,反射率大大下降,特別是以1.45um、1.95um和2.7um為中心是水的吸收帶。
簡單來說,可見光有一個小的反射峰(葉綠素吸收藍紅,反射綠光),近紅外波段,反射陡坡(植被葉細胞結構),中紅外波段反射下降(水)
水
水體的反射主要在藍綠光波段,其他波段吸收都很強,特別到了近紅外部分,吸收就更強。正因為如此,在遙感影像,特別是近紅外影像上,水體呈黑色。但當水體中含有其他物質的時候,反射光譜曲線會發生變化。水中含泥沙時,由于泥沙反射,可見光波段反射率會增加,峰值出現在黃紅區。水中含葉綠素時,近紅外波段明顯抬升,這些都成為影像分析的重要依據。
土壤
自然狀態下土壤表面的反射率沒有明顯的峰值和谷值,一般來講土質越細,反射率越高,有機質含量越高和含水量越高反射率越低,此外土類和肥力也會對反射率產生影響。由于土壤反射波譜曲線呈比較平滑的特征,所以在不同光譜的遙感影像上,土壤的亮度區別不明顯。
圖:植被、水體、干的土壤
巖石
巖石的反射光譜特征與巖石本身的礦物成分和顏色密切相關。由石英等淺色礦物為主組成的巖石具有較高的光譜反射率,在可見光遙感影像上表現為淺色調。鐵鎂質等深色礦物組成的巖石,總體反射率較低,在影像上表現為深色調。
雪
可見光波段有較高的反射率,近紅外波段下降迅速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试述植被、水、岩石、雪、土壤的反射光谱具有哪些特点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计算机毕业设计JAVA软件工程专业教辅平
- 下一篇: 字节跳动 厦门 西瓜视频 产品 实习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