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全解析之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FTP是什么
FTP全稱是Funds Transfer Pricing,直譯也就是資金轉移定價。名字很晦澀,說的直白一些也就是業務部門從資金部門拿到的內部資金價格。商業銀行最基本的存貸業務,分別對應著資金提供者和資金使用者。去年有段時期,媒體大肆報道說銀行是暴利行業,靠著存貸差賺錢。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大家存的錢,是怎么到了企業的手里,發放成貸款了?難道一家支行拿著今天收到的5億元存款,明天就能放出去5億元的貸款嗎?內部是怎么樣一個運作機制?下面我用一個例子,來方便大家理解。
資金提供者:XX銀行青年路支行,今天接到一土豪1000萬元單筆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報價為3%。
青年路支行營業部吸收到這筆存款后,需要做的是上存到資金中心。但是我營業部辛辛苦苦拉來這筆存款容易嗎,不是白干的,哪能說上存就上存?因此,資金中心需要使用高于存款利率的價格,收購我這筆存款。假設收購價位3.5%,這就是FTP。
資金使用者:XX銀行團結湖支行公司部客戶經理,今天跟一IT企業老板相談甚歡,當即敲定一筆利率為7%的貸款。
公司部客戶經理放貸款,但是錢從哪兒來?從資金中心拿。FTP假設也是3.5%。也就是公司部從資金中心購買了這筆資金,付出的資金成本呢是3.5%。
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如果沒有FTP,資金的使用方和提供方根本就沒法聯系,銀行這個大恐龍就亂掉了。從銀行的整體來看,利差收益=貸款收益-存款收益=(7%-3%)*1000萬=40萬元。而FTP收益=貸款FTP利差+存款FTP利差=35萬+5萬=40萬。至此我們可以看出,FTP可以分割利差,無法產生利差。
差額模式和全額模式
有人會說上面的太簡單了, 好吧,下面來點難的,講講FTP的全額模式和差額模式,這個很多銀行員工都不一定搞的清楚。
XX銀行青年路支行吸收一土豪1000萬元單筆1年期定期存款,存款利率為3%。同時發放了一筆金額為700萬的1年期貸款,貸款利率為6.5%。在差額模式下,剩余的300萬需要上存總行,期限一年,利率3.5%。
貸款利息收入=700*6.5%=45.5萬
存款利息支出=1000*3%=30萬
凈利差收入=45.5-30=15.5萬
上存資金的利息收入=300*3.5%=10.5萬
青年路支行總利差收入=15.5+10.5=26萬
下面,同樣是青年路支行,我們看一下全額模式項下到底是怎么盈利的:
XX銀行青年路支行吸收一土豪1000萬元單筆1年期定期存款,存款利率為3%。同時發放了一筆金額為700萬的1年期貸款,貸款利率為6.5%。1年期存款FTP為3.5%,1年期貸款FTP價格為4%。
貸款的凈利差=貸款利息收入—FTP利息支出=7006.5%—7004%=17.5萬
存款的凈利差=FTP利息收入—存款利息支出=10003.5%—10003%=5萬
青年路支行總利差收入=17.5+5=22.5萬
我們可以看出,在差額模式下,分行經營自求平衡,貸存比的高低是決定分行盈利水平的關鍵。哪家分行爭攬的存款多,貸款就多。因此這才出現每到月末、年末等關鍵時點各家銀行的攬儲大戰。而在全額模式下,貸存比已經不再是制約分行盈利水平的瓶頸,分行可以根據自身的比較優勢,有針對性的開展存貸款業務。(比如存款利率高而貸款利率低的地區,就多做存款業務)
FTP的重要作用之一——分離利率風險
利率風險是商業銀行運營中需要重點關注的一個風險,因為市場利率的變化會造成資產負債方久期的變化。而商業銀行資產負債方期限錯配的特點又加劇了利率風險。那么支行或者網點,就幾個人,怎么去管理利率風險呢?
照例,還是舉個例子來說明:
XX銀行青年路支行吸收一土豪1000萬元單筆1年期定期存款,存款利率為3%。同時發放了一筆金額為700萬的2年期貸款,貸款利率為6.5%。1年期FTP為3.5%,2年期FTP為4.3%。
我們可以看到,存款部門的收益為0.5%,而貸款部門的收益為2.2%,青年路支行合計收益為2.7%。而XX銀行角度來看,總收益為6.5%-3%=3.5%。那為什么中間會差0.8%呢?因為存、貸款部門的收益被所鎖定,期限錯配產生的利率風險分支行不在承擔,而被總行資金中心承擔,因此0.8%的差價算是對總行資金中心的補償。
支行怎么管理利率風險?交給總行資金中心!
總結一下,FTP是銀行內部的資金成本,我們常說的COF(COST OF FUND),更專業的的說法是FTP。FTP在內部績效考核,管理利率風險、引導產品定價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銀行內部日常工作中經常聽到關于FTP的討論,就不足為奇了。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商业银行经营全解析之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这些不靠谱的“护眼妙招”,你还在用吗?
- 下一篇: Android设置Activity透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