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软件开发团队的非物质激励机制
作者:陳勇
出處:blog.csdn.net/cheny_com
?
IT人士要想被激勵起來,除了可以用薪酬之外,其實還有很多辦法。比如筆者剛剛畢業的時候,曾經徹夜編制一個軟件長達5個月,原因是自己居然有一臺專屬的486電腦;而數年后我一個同事會在中午一邊吃飯一邊編程,是因為他獨自負責一個至關重要的模塊……很多人身邊都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發現神奇的被激勵的人,這些激勵機制有哪些可遵循的規律呢?
我02年左右曾經讀過一本麥克康奈爾(當時人稱美國幾大GURU之一,《完美編程Code Complete》也是其作品)的《快速軟件開發》,里邊曾有一章節提及軟件團隊的激勵問題,其大致將人分為兩種:團隊領導和團隊隊員,兩者排序后的主要非物質激勵因素包括(憑印象有出入):
團隊領導?????? 團隊隊員
?
責任感???????????? 成就感
……???????????????? 個人生活
成就感???????????? 成為技術主管的機會
個人生活???????? 責任感
……???????????????? ……
這里可以看出兩者差異很大,應區別對待。下面對幾種激勵因素略加討論。
?
1. 成就感
基本成就感是:我到底參加了什么項目?如果這個項目“很棒”,則無論新人自身的工作好壞,都處于被激勵的狀態。
深層成就感則是:在這個項目中,我起到了什么作用?這是常常被忽視的一點。01年的時候我曾經有一個下屬,被我安排“開發一個界面框架,左側是一個樹,右側是列表,下面是具體內容。我正為其建立底層Model,日后集成?!?。我的上級領導來對我說:“我感覺他工作很無精打采啊,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嗎?”我就描述了一遍我的安排,領導說:“不,你必須告訴他他開發的產品有何功能”。于是,這個安排變成:“你正在開發我們數字電視系統13個進程的控制臺,我們需要知道有哪些進程在跑,并能修改配置和重新啟動這些進程?!薄霸瓉磉@是個中心指揮軟件!”從此他的工作狀態變得興奮多了。
我猜想這是因為每個人都希望描述給自己的同學說:“我在做數字電視系統的控制臺”,而不是“我負責做界面的,左邊……”。因此,每個隊員都應該理解自己工作的客戶價值所在,并以此為榮。
?
2. 成為技術主管的機會
基本機會:也就是那種“獨當一面”的感覺。
深層機會:帶領一個小團隊,或至少有一個助手,那怕只有一個。高級程序員雖然多數鄙視新手的笨手笨腳,但也不愿意做雜事,小型團隊就創造了消除雜事外加成為技術主管的機會。
?
3. 個人生活
我所在的一家公司擁有一個專門的乒乓球室,對于新來者而言相當新奇,是一個認識大家的很好的地方。
?
4. 責任感
責任感是選擇團隊領導的首要因素之一。
為什么經常說“領導是給員工打雜的”?因為團隊中總是有一些工作未被設計直接的激勵,或者因為歷史問題成為爛攤子,或者被更高層領導過度壓縮成為無人敢接的任務,或很沒有成就感的某事……團隊領導必須能主動處理這些事物,從而達成項目的整體成功。而激勵他這樣做的就是責任感。
?
與1個項目經理+12個成員這種完全扁平的團隊相比,139團隊(另有博文詳述)對于成就感、成為技術主管的機會、責任感方面有所促進,是一種利于員工健康成長和有效激勵的團隊模型,請參考其相關文章。
?
點擊下載免費的敏捷開發教材:《火星人敏捷開發手冊》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JPAORM/archive/2011/03/08/2510535.html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绩效管理:软件开发团队的非物质激励机制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数据分析相关岗位目前的就业形势好吗
- 下一篇: 当程序猿修真,这个世界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