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男生的魅力养成计划(对体格、内涵、能力、心态的培养)
上班族的處境大家都心知肚明,平日里為老板做牛做馬,吃完飯往床上一躺動也不想動,看看電視上上網就時候不早了洗洗睡吧。雙休日就在家看看碟上上網,和大學同學聚聚跟哥們兒喝喝酒,沒準兒還被老板逼著加個班被老娘催著相個親,一轉眼兩天就沒了,哪兒還有那閑工夫讀書觀史修身養性呢?!
所以,這一章的內容主要是寫給大學男生的,當然工作不忙的上班族也可做參考。很多事如果能在大學期間打好基礎,那么將來無論在情場亦或是職場都會獲益的。前面講了一堆追MM的戰略戰術,我寫著不累大家看著都累了。其實還有一條捷徑——把自己塑造成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年輕MM偶像~~~如果身邊不少MM對你青眼有加甚而主動示好,那我前面說的那些你就都用不上啦~~~那時你煩心的就是“這兩個女孩都不錯,哪一個適合做LP呢”或是“下次見面我不得不明確拒絕她了,怎么說才能讓她不那么傷心呢”之類的問題啦。當然了,想達到這個境界,除了先天條件之外,早早修煉也是不可或缺的。
1.增加營養,多做運動
身材矮小是不少男生的隱痛,在今后的求職、擇偶中也難免會受到影響。其實18歲以前多數女生的骨骼就已經閉合,而男生卻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俗語說“二十三,躥一躥”嘛。我一個男同學入學時1米71,據說之前去醫院測骨齡的結果是不會再長高了。可他偏不信邪,給自己訂了補充蛋白質+鈣質的科學食譜,每天打籃球,隔天去游泳館游1000米整整堅持了3年。畢業前測身高,他是1米76~~~這5厘米可當真是來之不易呀。
很多男生在青春期營養攝入不足,高中時埋頭書本又很少時間運動,因此影響了身材發育。大學里很多男生對此不是不在意,而是抱著聽天由命的態度,不知道這個時期采取一些補救措施是完全來得及的。多吃豆制品、蛋類,多喝牛奶,經常游泳打球,大部分男生都會再長高。
2.多讀書,讀好書
這點我就不贅述了。愛讀書的自然是捧起書本如飲甘霖,不愛讀的我說再多也是云煙過耳。只說一句:閱讀是塑造一個人修養、內涵、心態、氣質的捷徑,也是可操作性最高的方法,是讓人終生受益的習慣。如果有人很想靜下心來讀點書可又不知道讀什么好,那么我(對男生)的建議是:文學類40%(包括古詩詞,現當代小說、詩歌、雜文);歷史類30%(如果實在不想讀《三國演義》《資治通鑒》,讀讀《品三國》《萬歷十五年》也湊合,但太“戲說”的就算了);經濟、時政類30%。專業書籍和成功勵志類圖書不包括在內。
讀書還有一個附帶的好處:擴大談資。和MM閑談時,“最近在讀什么書啊”絕對是體面而永不落伍的話題,且很容易打開局面。接著可以是“我剛讀完的XXX很不錯,你拿去看吧。”至于這個男女間的借書、還書嘛~~~嘿嘿,就不用我多說啦。
并且,如果你讀過的書夠多,你還可以根據MM喜歡的作者初步判斷她的性格及喜好。喜歡方方、池莉的女生多數比較入世,性格直爽;鐘意張愛鈴、王安憶的女生多少有點小資情結(聲明不是貶義啊),喜歡懷舊;推崇余秋雨、易中天的女生MS有些深度,不是滿腦子花花朵朵的小女孩;而熱愛金庸古龍梁羽生的女生性格里有豪爽的一面,有時表現得比較中性。如果你喜歡的MM平時看的都是棉棉衛慧安妮寶貝~~~我就什么也不說了。
3.鍛煉口才
這是往往被忽略的一項,而其在社會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委實不可小覷。這里所說的“口才”主要包括三個方面。
a) 普通話標準。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話正如一筆好字一樣,在給別人留下頗具好感的第一印象中功不可沒。當然“標準”并不是說要達到一甲、一乙,只要符合“清晰流利”的要求,能順暢表達思想就可以了。
b) 思維敏捷,表達力強。廣泛閱讀、閱歷豐富固然是口才好的“本”“源”,可縱然你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若是不會組織語言,詞不達意語不成句也是枉然。建議多參加辯論賽、座談會之類的活動,多和同學探討問題,在此互動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c) 實在想不到合適的詞了~~~通俗點就叫“臉皮厚”吧。當你做到“有的說”“會說”之后,“敢說”也是很關鍵的。在大學時每年都有“模擬講臺”活動,多少平日里滔滔不決侃侃而談的同學一上臺就面紅耳赤吭吭哧哧說都不會話了。這也是要多加練習的,在學校里丟幾次面子,將來求職、擇偶時則有可能受益非凡。
下面幾條就是“加分項”了,重要性不及前面三條,可也不妨一試。
4.培養一項“顯性特長”
相對于書法、美術、攝影、棋類等“隱性特長”,歌唱、舞蹈、器樂和球類運動就可算是“顯性特長”了。常聽人說“我沒有運動天分”“咱沒那藝術細胞”。
還是那句話,只要你想學,在大學期間加以培養一點兒也不晚。此處再舉一例:
大學時我們對面宿舍的一個男生每天傍晚在陽臺上吹笛子,風雨無阻堅持了4年。我們這一面宿舍的所有女生都見證了他從剛開始的噪音制造者到最后站在畢業晚會的舞臺上表演。相比之下,鍵盤樂的門檻要低得多。也是在本科時,一個男生和我學鋼琴,每天在琴房練一個小時,一年后彈不了巴赫李斯特也能彈彈克萊德曼,很能唬唬外行了。
可不要認為學這些“沒用”。音樂和體育運動對人的性格、氣質的塑造培養有著不可小覷的影響。相比之下,“顯性特長”能給你更多“秀出自己”的機會(當然也是受MM青睞的機會),有助于在心情沉悶時調節情緒,更會讓你平添幾分自信。
5.獨自出游。
讀了萬卷書,當然還要行萬里路。我一直認為,學生時代一定要單獨出一次遠門,看看 “在別處”的人們怎樣生活,體味“行路難”的艱辛,同時也考驗一下自己的交際、應激、適應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的切身感覺是,每一次從遠方歸來,心態都會有一點變化,都會少一點浮躁和對生活的不滿情緒,添一點對地理和人文風土知識的了解,也經常在旅途中結識有此同好的朋友。
學生時代的旅行肯定比較艱苦,坐通宵硬座、睡20塊的多人間是家常便飯。這個時期缺的是銀子,可勝在擁有工作后很難重拾的“自由”。等到正式上班以后,再想出去旅游恐怕只能在“五一”“十一”和春節后去“趕集”了。等到談了戀愛、結了婚乃至做了父親,“單獨出行”難免更是奢望了。
6.常上論壇,多看回復。
先聲明,我可不是天涯的托兒啊~~~一些宿舍有電腦的學生整日掛在網上,聊聊天打打游戲,看看新聞搜搜圖片,可從來沒想過上各大網站的論壇看看。問他們的回答大多是“上那個干嘛?搗亂罵街的那么多”“別人的看法和我沒關系。”
這讓我想到了一句用在此處比較欠扁的話:江湖在哪里?
我們常說大學生“涉世未深”,把大學畢業步入職場叫做“走上社會”,可這個“世”“社會”究竟是什么東東,到底在哪里?在論壇上發言的每一個人不就是我們生活中真實存在的人,他們的想法,不也就是生活在我們交往圈子之外的人們,以及我們身邊的人面具下的真情實感么?一個只關注自己內心世界,對他人想法一無所知的人未免偏執狹隘,在戀愛時屢屢受挫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有些人從不上網,甚至很少讀書看報,依然能夠世事洞明人情練達。但我依然認為,對交際面有限的大學生而言,上論壇是條捷徑??磮蠹埿侣?#xff08;包括主帖)能讓你知道“發生了什么事”,而從回復中則能了解到“別人對這事怎么看”“我的想法是否具有普遍性”?更不要說我保留下來的那些令人拍案叫絕的經典回復了,堪稱郁悶時刻的絕佳調劑。順便說一句,天涯時尚版塊年輕MM很多,有不少對婚戀問題的討論。各位單身GG如能常去看看,在對女孩心理的把握方面一定會有收益。
上論壇半年多來,我的心理活動已經由最初的“這人怎么這么變態呀”“真惡心”演變成了“咦,MS有此想法的人還不少嘛。”此外天涯還是磨礪心態、提高心理素質的極佳場所,這個地球人都(仄聲)知道我就不解釋了哈~~~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大学男生的魅力养成计划(对体格、内涵、能力、心态的培养)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天干纪法来了
- 下一篇: Oleic acid PEG NH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