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计算机网络2019版)
本大綱根據2019年福建省中等職業學校學業水平測試(計算機網絡)大綱編寫,僅供參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計算機網絡概述(15%,5%)
- 了解計算機網絡的定義;
計算機網絡定義:計算機網絡就是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的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多臺計算機 、終端及其附屬設備用通信設備和通信線路連接起來,由網絡操作系統管理,能相互通信和資源共享的系統。
- 了解計算機網絡的發展、功能、分類;
計算機網絡發展的四個階段
計算機網絡的功能
方便的信息檢索 2.現代化的通信方式 3.辦公自動化 4.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 5.企業的信息化 6.遠程教育與E-learning 7.豐富的娛樂和消遣 8.軍事指揮自動化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 理解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由結點、鏈路和通路等幾部分組成
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有:總線型拓撲、星型拓撲、環型拓撲、樹型拓撲、網狀拓撲、混合型拓撲。
星型拓撲的特點:管理和維護相對容易,擴展性強,故障檢測容易,除非中心結點故障,否則網絡不會輕易癱瘓,線路利用率低,對中心結點要求高
總線型拓撲的特點:線路利用率高,易于布線和維護,易于擴充,傳輸距離有限,故障診斷困難
環型拓撲的特點:線路少利用率高,擴充容易,可使用光纖連接,結點的故障會引起癱瘓,故障檢測困難,使用令牌環網令牌傳遞的方式,線路利用率低
樹型拓撲的特點:擴展性強,故障檢測容易,對根結點要求高(和星型類似)
混合型拓撲的特點:故障檢測方便,易于擴展,成本高
網狀拓撲的特點:可靠性高,碰撞和阻塞少,關系復雜,不易擴充,必須采用路由算法和流量控制
- 了解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的概念;
資源子網由計算機系統、終端、終端控制器、連網外設、各種軟件資源與信息資源組成。
通信子網是指網絡中實現網絡通信功能的設備及其軟件的集合,通信設備(中繼器、集線器、網橋、路由器、網關)、網絡通信協議、通信控制軟件等屬于通信子網,是網絡的內層,負責信息的傳輸。
資源子網的功能:負責數據處理,提供網絡資源和網絡服務
通信子網的功能:負責數據通信,使用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為用戶提供數據的傳輸,轉接,加工,變換等
數據通信基礎(15%,10%)
- 了解數據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
數據通信系統的定義:數據通信系統,指的是通過數據電路將分布在遠地的數據終端設備與計算機系統連接起來,實現數據傳輸、交換、存儲和處理的系統。
- 了解數據通信的基本結構;
數據通信系統主要由中央計算機系統、數據終端設備(DTE)、數據電路三部分構成
數據終端設備由數據輸入設備(產生數據的數據源)、數據輸出設備(接收數據的數據宿)和傳輸控制器組成
信號的產生者稱為信源,信號的接收者稱為信宿,信號的通道稱為信道
信道分為:物理信道和邏輯信道、有線信道和無線信道、模擬信道和數字信道、專用信道和共用信道
模擬數據是連續變化的電信號,數字數據是離散的脈沖序列
調制:數字轉模擬;解調:模擬轉數字
未經調制的信號稱為基帶信號
調制按載波參量的變化分為:調幅、調頻、調相
- 了解數據傳輸方式;
按數據傳輸的順序可以分為并行傳輸和串行傳輸;
并行傳輸:以并行方式在兩條以上的并行信道上同時傳輸,一個信道一次傳輸一個字符
串行傳輸:以串行方式在一條信道上傳輸,一次傳輸一個數據流;串行使用同步傳輸和異步傳輸
按數據傳輸的同步方式可分為同步傳輸和異步傳輸;
同步傳輸:位定時同步又叫比特同步,以數據塊為單位,以固定時鐘節拍來發送數據信號的,不需要對每一個字符單獨加起、止碼元,因此傳輸效率較高
異步傳輸:又稱起止式同步、“群”同步,以字符為單位,實現同步比較簡單,收發雙方的時鐘信號不需要精確的同步,但傳輸效率慢
按數據傳輸的流向和時間關系可以分為單工、半雙工、全雙工
單工數據傳輸只能沿一個指定的方向進行數據傳輸;半雙工數據傳輸可以在兩個方向上進行數據傳輸,但不能同時進行;全雙工數據傳輸可以在兩個方向上同時進行傳輸。
按通信信道可分為基帶傳輸、頻帶傳輸、寬帶傳輸
基帶傳輸:電信號所固有的頻率稱為基帶,直接傳送基帶信號的稱為基帶傳輸
頻帶傳輸:利用調制解調器,把數字信號調制為模擬信號傳輸后,在經解調為數字信號的傳輸方式
寬帶傳輸:可以進行高速的數據傳輸,允許同一信道上進行數字信息和模擬信息的服務
- 了解數據交換技術;
數據交換的定義:在兩個或多個數據終端設備(DTE)之間建立數據通信的暫時互連通路的各種技術。數據交換技術主要是電路交換、分組交換和報文交換
電路交換是指通信雙方之間建立一條被雙方獨占的物理通路;時延小,線路利用率低,難以進行差錯控制。電路交換的三個過程:電路建立、數據傳輸、電路拆除
報文交換是指以報文為單位進行數據傳輸,采用存儲-轉發的傳輸方式;不需要專用通信線路,只適用于數字信號
分組交換是指把一個長報文劃分為多個分組,以分組為單位進行存儲-轉發;時延高于電路
多路復用分為:頻分多路(FDM)、時分多路(TDM)、波分多路(WDM)、碼分多路(CDM)
頻分多路:把頻帶資源分成多個子頻段,并把它分配給多個終端,每個終端通過子頻段傳輸
時分多路:將傳輸信號的時間進行分割,使不同的信號在不同時間內傳送,即整個傳輸時間分為許多時間片,每個時間片被一路信號占用。時分多路又分為同步時分和異步時分。
波分多路:利用光具有不同的波長的特征,進行光的頻分復用
碼分多路:使用基于碼型的分割信道的方法。
- 理解數據通信的主要技術指標;
數據傳輸速率是指每秒能傳輸的二進制信息位數,單位為位/秒,記作bps或bit/s(1Byte=8bit)
1GB=1×1024MB=1×1024×1024KB=1×1024×1024×1024B=1×1024×1024×1024×8b(bit)
信道容量表示一個信道傳輸數據的能力,即信道一次能夠傳輸通過的二進制數,單位也用位/秒(bps)
信道容量和數據傳輸速率的區別:信道容量與數據傳輸速率的區別在于,前者表示信道的最大數據傳輸速率,是信道傳輸數據能力的極限,而后者則表示實際的數據傳輸速率,相當于速度。
誤碼率是衡量數據通信系統在正常工作情況下的傳輸可靠性的指標,它定義為二進制數據位傳輸時出錯的概率,一般要求誤碼率低于10-9,若達不到這個指標,可以通過差錯控制方法進行檢錯和糾錯
信號與噪聲的比叫作信噪比,信噪比越大,差錯越小
計算機網絡體系結構(15%,20%)
- 理解協議的概念和網絡體系結構的概念;
網絡協議是計算機雙方進行通信必須共同遵從的一組標準、規定、規則;它的三要素是:語義、語法、時序(同步)
語義:即需要發出何種控制信息,完成何種動作以及做出何種響應;(怎么做)
語法:即數據與控制信息的結構或格式;(是什么)
時序(同步):即事件實現順序的詳細說明;(什么時候做)
- 理解OSI參考模型7層功能及其關系;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79年提出的開放系統互連的參考模型。
1946-第一臺計算機 | 1947-ISO標準化組織 | 1969-計算機網絡(阿帕網)| 1979-OSI七層模型???? ?????
物理層(比特):提供相鄰設備的二進制傳輸
物理層主要設備:集線器,網卡,中繼器
數據鏈路層(幀):把來自網絡層的數據組織成“幀”,然后再通過物理層向外發送;把物理層的比特序列中區分出一個個的幀,并將幀中的數據傳遞給網絡層,具有差錯校驗、流量控制、物理地址尋址、數據的成幀等功能
數據鏈路層主要設備:網橋,交換機
網絡層(包):網絡層將網絡地址翻譯成對應的物理地址,并決定如何將數據從發送方路由到接受方,具有擁塞控制、網際互連等功能
網絡層主要設備:路由器
傳輸層:為兩個端系統建立一條傳輸連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會話層:會話層用于建立和管理不同主機的兩個進程之間的對話
表示層:表示層協議規定對來自應用層的數據如何進行表達,文字編碼、壓縮、加密等
應用層:為操作系統或網絡應用程序提供訪問網絡服務的接口理解TCP/IP協議及其功能;
- 掌握常用網絡協議;
Telnet(23)遠程控制協議??????????????????????? ICMP互聯網控制消息協議
DNS(53)域名解析協議????????????????????????? IGMP
FTP(21)文件傳輸協議?????????????????????? ????ARP/RARP地址解析協議
SMTP(25)簡單郵件傳輸協議????????????????????? ARP(IP轉MAC)、RARP(MAC轉IP)
HTTP(80)超文本傳輸協議??????????????????????? RIP路由信息協議
SNMP(161)簡單網絡管理協議??????????????????? OSPF內部路由選擇協議
???????????????????????? ???????????????????????BGP邊界網關協議
TCP傳輸控制協議:可靠傳輸,面向連接,創建連接(三次握手)、連接終止(四次握手)
UDP用戶數據報協議:不可靠傳輸,面向無連接
IP網際協議
四、理解IP地址的含義、分類,掌握IP地址的分配;
IP地址被分為A、B、C、D、E五類,商業應用中只用到A、B、C三類
IP地址為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網絡和每一臺主機分配一個邏輯地址,以此來屏蔽物理地址的差異。
IP地址由網絡號和主機號組成,IP地址的表示方法稱為點分十進制
IPV4 32位、IPV6 128位、MAC地址48位
IP地址可分為靜態IP地址和動態IP地址、共有IP地址和私有IP地址
IP地址規則:①IP地址范圍為0-255②網絡標識不能127開頭③網絡標識的第一個字節和最后一個字節不能為255④網絡地址第一個字節和最后一個字節不能是0
A類地址:范圍1-126,126個子網,每個子網有1670萬臺主機,私有地址10.0.0.0-10.255.255.255
B類地址:范圍128-191,16384個子網,每個子網有65533臺主機,私有地址172.16.0.0-172.31.255.255
C類地址:范圍192-223,203萬個子網,每個子網有254臺主機,私有地址192.168.0.0-192.168.255.255
回送地址:127.0.0.0-127.255.255.255(用于軟件測試以及本地機進程間通信)
五、了解子網的概念和子網掩碼;
子網掩碼:通過使用掩碼,把IP地址進行掩蓋,分成網絡地址相同但主機地址不同的若干個子網,
子網掩碼1為網絡地址,0為主機地址
A類網絡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0.0.0或/8(表示子網掩碼二進制數前8個都是1)
B類網絡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255.0.0或/16(表示子網掩碼二進制數前16個都是1)
C類網絡的默認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或/24(表示子網掩碼二進制數前24個都是1)
子網掩碼十進制二進制轉換
1???? 1???? 1? ???1???? 1???? 1???? 1???? 1
????? ????????????27=128? 26=64? 25=32? 24=16? 23=8?? 22=4?? 21=2?? 20=1
計算機網絡設備(15%,15%)
- 了解傳輸介質的種類和各自特點;
有線傳輸介質
雙絞線:單段傳輸距離不超過100米,分為屏蔽雙絞線(STP)和非屏蔽雙絞線(UTP)
同軸電纜:由內導體、絕緣層、外屏蔽層、外部保護層組成,分為基帶同軸電纜和寬帶同軸電纜,又分為粗同軸電纜(AUI)和細同軸電纜(BNC),粗同軸電纜單段不超過500m,細同軸電纜不超過185m光纖:分為單模和多模,單模傳輸單一模式的光,多模傳輸多種模式的光,單模性能比多模好
FDDI(光纖分布數字接口)
無線傳輸介質
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激光
- 掌握雙絞線的制作與連接方法;
兩端都是RJ-45水晶頭的跳線,如果兩端一樣,都是按照568A或者568B標準制作,稱為直連線(俗稱正線)。如果兩端不一樣,一端是按照568A標準,另一端是按照568B標準制作,稱為交叉線(俗稱反線),同類設備用交叉線,異類設備用直連線。
- 了解常見網絡設備(網卡、交換機、路由器、網關、防火墻)的應用;
網卡是工作在數據鏈路層的網絡組件,是局域網中連接計算機和傳輸介質的接口
交換機(HUB)就是一種在通信系統中完成信息交換功能的設備
集線器(Switch)主要功能是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再生整形放大,以擴大網絡的傳輸距離
路由器(Router)是互聯網的主要結點設備,通過路由決定數據的轉發,轉發策略稱為路由選擇
網關(Gateway)又稱網間連接器、協議轉換器。網關在網絡層以上實現網絡互連,網關既可以用于廣域網互連,也可以用于局域網互連。
防火墻(Firewall)是位于內部網和外部網之間的屏障,使計算機流入流出的所有網絡通信和數據包均要經過此防火墻。專用防火墻設備就是硬件形式的防火墻,包過濾路由器是嵌有防火墻固件的路由器,而代理服務器等軟件就是軟件形式的防火墻。
- 掌握交換機的功能及其基本應用;
交換機英文名稱為Switch,也稱交換式集線器,是一種基于MAC地址識別,完成封裝轉發數據包功能的網絡設備;交換機擁有一條帶寬很高的背板總線,所以端口都掛接在這條背板總線上。
交換機的三個主要功能
交換機與集線器的區別
- 掌握路由器的功能及其基本應用;
路由器屬于OSI中的第三層,主要功能即提供路由,選擇到達目標主機的最佳路徑,并沿該路徑傳送數據包,還具有消除網絡擁擠,具有流量控制和擁擠控制的能力。
網絡操作系統(10%,15%)
- 了解網絡操作系統的基本概念;
網絡操作系統,是一種能代替操作系統的軟件程序,是網絡的心臟和靈魂,是向網絡計算機提供服務的特殊的操作系統。
- 了解常用網絡操作系統,掌握Windows網絡操作系統的使用;
網絡操作系統分為:集中模式、客戶/服務器模式、對等模式
常見網絡操作系統:UNIX、LINUX、NetWare、Solaris、Windows NT 4.0Server 、Windows 2000 Server、Windows 2003 Server
- 了解DNS服務器、DHCP服務器、郵件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
域名服務器(DNS)實際上就是裝有域名系統的主機,它是一種能夠實現名字解析的分層結構數據庫。
動態主機配置協議(DHCP)是一個局域網的網絡協議。指的是由服務器控制一段IP地址范圍,客戶機登錄服務器時就可以自動獲得服務器分配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
- 掌握WEB服務器、FTP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
Web服務器一般指網站服務器,WEB服務器也稱為WWW(WORLD WIDE WEB)服務器,是今年來發展最快和最廣泛的服務;使用超文本傳輸協議(HTTP)協議,瀏覽器統一資源定位器(URL),常見Web服務器:IIS、Kangle、WebSphere、Weblogic、Apache、Tomcat、Jboss
WWW是 World Wide Web (環球信息網)的縮寫,也可以簡稱為 Web,中文名字為“萬維網”。它起源于1989年3月,由歐洲量子物理實驗室CERN所發展。WWW采用客戶機/服務器模式
FTP服務器是在互聯網上提供文件下載和上傳服務的計算機,它們依照FTP協議提供服務;FTP采用客戶/服務器模式;匿名FTP指用特殊賬號anonymous連接到FTP服務器,匿名FTP只能下載,不能上傳;常見FTP軟件Server-U、FileZilla、VsFTP、IISFTP。
計算機網絡組建(15%,15%)
- 了解局域網的主要特點和基本技術(拓撲結構、傳輸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局域網拓撲結構
星型
優點:可靠性高,方便管理,易于擴展,傳輸效率高
缺點:線路利用率低,中心節點需要很高的可靠性和冗余度
總線型
優點:費用較低,易于擴展,線路的利用率高
缺點:可靠性不高,維護困難,傳輸效率低
環型
優點:令牌控制,沒有線路競爭,實時性強,傳輸控制容易
缺點:維護困難,可靠性不高
網狀
優點:可靠性高,易于擴充,組網靈活
缺點:費用高,結構復雜,維護困難
樹型
優點:成本低,易于擴充,管理較方便,故障隔離較容易。
缺點:根節點依賴性大,如發生故障,則全網不能正常工作。
混合型
優點:易于拓展,安裝方便,故障診斷和隔離較為方便
缺點:建設成本比較高,依賴于中心節點
傳輸介質
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無線微波
訪問控制方法
局域網有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數據鏈路層分為邏輯鏈路控制LLC和介質訪問控制MAC兩個子層。
LLC在上,靠近網絡層;MAC在下,靠近物理層。
邏輯鏈路控制協議(LLC)采用IEEE 802.2
介質訪問控制協議(MAC)采用IEEE 802.3,采用CSMA/CD訪問控制方式
局域網中廣泛采用的兩種介質訪問控制方法,分別是:
1、爭用型介質訪問控制,又稱隨機型的介質訪問控制協議,如CSMA/CD方式。
2、確定型介質訪問控制,又稱有序的訪問控制協議,如Token(令牌)方式。
- 掌握CSMA/CD介質訪問控制方法以及其工作原理;
CSMA/CD稱為載波偵聽多路訪問/沖突檢測
CSMA/CD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以下幾句話來概括:
先聽后說,邊聽邊說。
一旦沖突,立即停說。
等待時機,然后再說。
具體原理如下:
先檢測信道是否有其他站點正在傳輸,如果信道忙,則等待,直到信道空閑;如果信道空閑,就發送數據并同時偵聽信道,確信沒有其他站點在傳輸數據才繼續傳輸數據。(如果兩個或多個站點同時發送數據,就會產生沖突。)若無沖突則繼續發送,直到發完全部數據。若有沖突,則立即停止發送數據,但是要發送一個加強沖突的JAM(阻塞)信號,以便使網絡上所有工作站都知道網上發生了沖突,然后,等待一個預定的隨機時間,在總線為空閑時,再重新發送未發完的數據。
- 了解以太網標準和以太網組網的基本方法;
以太網標準即以太網規定的物理層的連線、電信號和介質訪問層協議的內容。
以太網層次結構對應于物理層(PHY)和數據鏈路層的邏輯鏈路控制(LLC)和媒體訪問控制(MAC)
以太網是由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IEEE)于1985年推出的,也稱為IEEE 802.3標準。
以太網是總線型結構的局域網,即網絡中各節點全部通過相應的硬件接口直接連到一條公共的電纜上。
IEEE 802.3:10M以太網標準;
IEEE 802.3u:100M的快速以太網標準;
IEEE 802.3ab和IEEE 802.3z:吉比特以太網標準;
IEEE 802.3ae:10吉比特以太網標準。
IEEE 802.3系列通信標準僅描述了OSl分層模型中的最低兩層協議(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標準以太網(10BASE-5):傳輸速率為10M,使用基帶傳輸,粗同軸電纜為傳輸介質,總線拓撲,每個網段最大為500米,最多站點數100個,可以連接5個網段,最大跨距2500米
便宜以太網(10BASE-2):傳輸速率為10M,使用基帶傳輸,細同軸電纜為傳輸介質,總線拓撲,每個網段最大為185米,最多站點數1024個,可以連接5個網段,最大跨距925米
雙絞線以太網(10BASE-T):傳輸速率為10M,使用基帶傳輸,雙絞線為傳輸介質,星型拓撲,每個網段最大為100米,最多站點數1024個,可連接5個網段,最大跨距500米
光纖以太網(10BASE-F):傳輸速率為10M,使用基帶傳輸,光纖為傳輸介質,星型拓撲,每個網段最大為2000米,最多站點數2或33個,可連接2個網段,最大跨距4000米
寬帶以太網(10Broad36):傳輸速率為10M,使用寬帶傳輸,拓撲結構為樹型。
- 掌握常用網絡命令(Ping、ipconfig等)的使用;
Ping是Windows、Unix和Linux系統下的一個命令。ping也屬于一個通信協議,是TCP/IP協議的一部分。利用“ping”命令可以檢查網絡是否連通,可以很好地幫助我們分析和判定網絡故障。應用格式:ping空格IP地址。Ping發送的是ICMP 請求報文,接受ICMP應答報文。
Ipconfig使用它顯示計算機當前的IP地址、子網掩碼和缺省網關
- 了解無線網絡的基本知識;
無線網絡: TD-LTE、CDMA2000、WCDMA、TD-SCDMA、CDMAOne、GPRS、EDGE、GSM、UMTS、Wi-Fi、WiMax、ZigBee
無線局域網使用IEEE802.11以太網標準
- 掌握網絡的設置,實現家庭網絡共享上網;
Internet基礎(10%,10%)
- 了解Internet發展過程,理解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術語,理解Internet網絡基本服務;
60年代,Internet起源?
70年代,TCP/IP協議出現,Internet隨之發展起來?
80年代,NSFnet出現,并成為當今Internet的基礎?
90年代,Internet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并開始向全世界普及
中國教育與科研網——CERNet
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
中國科技網——CSTNet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
Internet始于1969年美國的阿帕網(ARPANET),起先用于軍事領域,采用TCP/IP 協議
- 了解Internet的功能(電子郵件、文件傳輸、遠程登錄、WWW、即時通信);
電子郵件E-mail服務地址格式:用戶標識符+@+主機域名
常用的電子郵件協議有SMTP(即簡單郵件傳輸協議)、POP3(郵局協議的第3個版本)、IMAP4(互聯網信息訪問協議)、MIME(多用途因特網郵件擴展)
FTP文件傳送協議是Internet文件傳送的基礎。通過該協議,用戶可以從一個Internet主機向另一個Internet主機上傳或下載文件。
Telnet是Internet的遠程登錄協議
WWW(World Wide Web)的含義是環球網、,俗稱"萬維網"或3W或Web。WWW是一個基于超文本方式的信息檢索服務工具
BBS電子公告牌系統執行下載數據或程序、上傳數據、閱讀新聞、與其它用戶交換消息等功能。
- 掌握域名系統及常見域名(.com、.cn、.net、.org、.gov、.edu等);
域名是Internet網絡上的一個服務器或一個網絡系統的名字,是申請人自定義的,沒有重復的域名。域名的形式是以若干個英文字母和數字組成,由"."分隔成幾部分
- 掌握URL的含義;
URL是統一資源定位器,互聯網上的每個文件都有一個唯一的URL,它包含的信息指出文件的位置以及瀏覽器應該怎么處理它。URL的格式為:協議名://IP地址或域名/路徑/文件名。
- 理解常用的Internet接入技術,PSTN、ADSL、ISDN、DDN、幀中繼等;
PSTN
公用電話交換網,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電話網。PSTN是一種以模擬技術為基礎的電路交換網絡。其數據傳輸質量及傳輸速度最差,同時PSTN的網絡資源利用率也比較低。是一種撥號上網方式。
ADSL
ADSL技術提供的上行和下行帶寬不對稱,因此稱為非對稱數字用戶線路。ADSL技術采用頻分復用技術把普通的電話線分成了電話、上行和下行三個相對獨立的信道,從而避免了相互之間的干擾。
ISDN
綜合業務數字網,是通過對電話網進行數字化改造而發展起來的,提供端到端的數字連接。
DDN
數字數據網,是利用數字信道傳輸數據信號的數據傳輸網
幀中繼
用戶信息以幀為單位進行傳送,網絡在傳送過程中對幀結構、傳送差錯等情況進行檢查,對出錯幀直接予以丟棄,同時,通過對幀中地址段DLCI的識別,實現用戶信息的統計復用。幀中繼是一種數據包交換通信網絡,一般用在OSI模型中的數據鏈路層。
網絡管理與安全(5%,10%)
一、了解網絡安全的概念,理解常見網絡安全威脅(黑客攻擊、網絡病毒、軟件或硬件方面的漏洞)及對策;
黑客攻擊手段可分為非破壞性攻擊和破壞性攻擊兩類。
后門程序在程序開發階段,后門便于測試、更改和增強模塊功能。
信息炸彈是指使用一些特殊工具軟件,短時間內向目標服務器發送大量超出系統負荷的信息
拒絕服務又叫分布式D.O.S攻擊,使用大量數據包消耗服務器資源使服務器癱瘓。
網絡監聽是一種監視網絡狀態、數據流以及網絡上傳輸信息的管理工具,可以截獲網上的信息
DDOS攻擊(分布式拒絕服務)借助客戶/服務器模式,將多個計算機聯合起來攻擊服務器
木馬“特洛伊木馬程序”,它通過在你的電腦系統隱藏一個會在Windows啟動時運行的程序,采用服務器/客戶機的運行方式,從而達到在上網時控制你電腦的目的
防止黑客攻擊的技術分為被動防范技術與主動防范技術兩類
被動防范技術主要包括:防火墻技術、網絡隱患掃描技術、查殺病毒技術、分級限權技術、重要數據加密技術、數據備份和數據備份恢復技術等。
主動防范技術主要包括:數字簽名技術、入侵檢測技術、黑客攻擊事件響應(自動報警、阻塞和反擊)技術、服務器上關鍵文件的抗毀技術、設置陷阱網絡技術、黑客入侵取證技術等。
網絡病毒指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我復制的一組人為編寫的計算機指令集或者程序代碼,具有感染性,潛伏性,破壞性。傳播的主要途徑:計算機硬件設備(集成電路芯片ASIC、硬盤)、移動儲存設備(軟盤和磁帶)、網絡
病毒可以劃分為網絡病毒,文件病毒,引導型病毒,宏病毒。網絡病毒通過計算機網絡傳播感染網絡中的可執行文件;文件病毒感染計算機中的文件(如:COM,EXE,DOC等);引導型病毒感染啟動扇區(Boot)和硬盤的系統引導扇區(MBR);宏病毒是一種寄存在文檔或模板的宏中的計算機病毒。
按照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情況分類:良性計算機病毒;惡性計算機病毒
二、了解網絡安全管理的概念;
網絡管理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工作,即故障管理、配置管理、計費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
- 了解常見的網絡故障診斷工具;
Ping程序是Windows系統自帶的,它主要用于確定網絡的連通性 。
Ipconfig也是內置于Windows的TCP/IP應用程序之一,用于顯示本地計算機IP地址的配置信息和網卡的MAC地址。
Netstat程序有助于了解網絡的整體使用情況,通常用來顯示每個網絡接口、網絡插口、網絡路由表等的詳細統計資料。
Tracert是路由跟蹤實用程序,通過向目標發送不同 IP 生存時間 (TTL) 值的“Internet 控制消息協議(ICMP)”回應數據包,Tracert 診斷程序確定到目標所采取的路由。
ARP命令用于顯示和修改“地址解析協議(ARP)”緩存中的項目。為使 ARP 更加有效,每個計算機緩存部分 IP 到媒體訪問控制地址映射以便消除重復的 ARP 廣播請求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计算机网络2019版)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拥有中国头把搜索引擎“交椅”的百度,有着
- 下一篇: 瞎扯-爱情与敏捷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