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性别报告,男女薪酬仍有差距,男性平均薪酬比女性高29.7%
性別是否影響職業?女性求職比男性更加困難?男性薪酬比女性更有優勢?
人們一說到警察、建筑師通常會想到高大魁梧的男性形象,一說到幼師、護士往往想到的都是溫柔的女性形象,職業好似與性別掛鉤;女性求職通常都會被問及婚育狀況,已婚未育的群體求職會更加困難;2021城鎮就業人群薪酬指出,女性平均薪酬7017元/月、男性平均薪酬9104元/月,男性薪酬優勢比女性高29.7%......
全國各地男女就業人數差距
全國各個地區男女就業人數差距比,從圖中很直觀的看出,廣東省男女就業人數差距最大,男性就業人口比女性就業人口多約45萬人;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布,廣東省男女數量差距最大,其中廣東男性比女性多773萬,性別比為113.08。
各行業從業人員的男女比例
各行業從業人員的男女比例分析,電工行業男女比例差為,男性占比98%、女性占比2%;家政人員男女比例差為,男性占比8%、女性占比92%。總體來看,電工、工程師等男性從業人員占比最多,護士、家政、教師等女性從業人員占比最多。
職場不同崗位性別分布
在職場的不同崗位中,女性崗位更多為財務/會計/審計、行政/后勤/文秘等崗位。男性的崗位更多為技術、生產/加工等。
不同年齡段對男女領導的青睞度
年齡越大,越青睞男性領導,80后對男性領導的青睞程度最高為71.79%,年齡越小,越能接受女性領導,00后對男女領導的青睞程度基本持平。說到底,大家青睞的不是某一性別,而是領導的決斷力和領導力。
男女職場人在各職級別中的占比
男性職場人有46.9%處于普通員工層次,而53.9%的女性職場人都在擔任基礎崗位。好的教育可以有效發展提高了中國女性在職場中的競爭力,男女職場人的職級占比中總體水平差距影響不大,但男性在高職級中比女性更有優勢,女性在中層管理的占比已開始反超男性,盡管在高管數量上仍遜于男性,但差距已逐漸不斷縮小。
兩性職場焦慮因素
工作壓力大、晉升有限、領導客戶要求苛刻、復雜人際關系是男性女性在職場中都感受到焦慮的因素。男性比女性更因經濟壓力大而感到焦慮,男性占比為33.96%,女性為17.18%。女性比男性更因照顧家庭因素而感到焦慮,女性占比為18.72%,男性占比為8.82%。
公司針對女性的政策和福利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職場女性的種種期望被現實打擊得七零八落,當下企業的福利待遇狀況是影響職場女性發展的又一只攔路虎。
43.9%的企業沒有任何針對女性的政策和福利,對于產假/哺乳假/月經期等專屬假期有42.8%的企業有福利保障,只有14.5%的企業為女性設有彈性工作制,而能夠保障女性在高管領導層占有一定比例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
職場性別不平等的原因
職場職場性別不平等的原因,生育、封建思想、傳統社會責任分工占據中國職場性別不平等問題原因的前三位。有63%的女性員工認為,生育是職場性別不平等的最主要原因。不少企業面試時會問及女性的婚育情況,在面對年齡較大且未婚未育或已婚未育的女性會拒絕她們的求職。更甚者還會拒絕已婚已育的女性,拒絕原因為,擔心她們入職后會因生二胎而耽誤工作。
中國城鎮就業人群薪酬分布
2021年整體性別薪酬差異較2020年縮小。女性勞動者的平均薪酬較2020年同比提升2.5%,性別薪酬差異較2020年有1.2個百分點的改善。
要淡化職業性別色彩,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男女平等,不僅兩性要努力爭取,整個社會都應積極關注。歷史的進步就是經濟的發展、制度的進步和意識形態的變化。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职场性别报告,男女薪酬仍有差距,男性平均薪酬比女性高29.7%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如何训练一个模型
- 下一篇: 手记账极速版 (html + 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