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22种手法(动态图)轻松解决各种常见病
小兒推拿是手法施與小兒,刺激穴位和經絡,調節經氣、陰陽、精氣神,通過激活和調動小兒機體,由機體自身而不是藥物去改善體內狀態,達到臟腑間的陰陽平衡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2、順運八卦,脾胃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都可以用。
3、掐五指節,寶寶受到驚嚇之后的常用手法。
4、揉涌泉,頭痛發熱,嘔吐腹瀉,補益腎氣。
?
5、搗小天心,清熱鎮驚,用于驚風、抽搐、煩躁不安。
6、平肝清肺,用于呼吸道外感。
7、順時針摩腹,用于便秘、積食、內熱。
8、拿風池,用于感冒發汗、頭痛、發熱。
9、退六腑,用于高熱、涼血、解毒。
10、捏擠大椎,用于感冒、發熱。
11、分手陰陽,用于調節陰陽平衡、寒熱夾雜、半表半里、高熱不退。
12、清大腸,用于便秘、積食。
?
13、掐四縫穴,用于厭食、積食。
???????
14、揉肺俞,用于肺炎、咳嗽。
15、下推七節骨,用于便秘、積食。
16、拿肩井,用于感冒、驚風。
17、分腹陰陽,用于腹瀉、積食、便秘等消化系統疾病。
18、橫擦四橫紋(或者叫小橫紋),用于干咳輕咳、咳嗽初起或咳嗽將愈。
19、揉板門,板門為脾胃之門,可以通三焦,清虛熱實熱,治上吐下瀉、脘腹痛。
20、揉足三里,用于脾胃疾病,常敲足三里,勝吃老母雞,足三里為脾胃保健穴。
21、清天河水,用于低燒,心經有熱。
22、?推三關
?益氣活血治虛寒。主治一切虛寒證。如腹痛、腹瀉、四肢厥冷、面色無華、疳積等陽氣不足證,治療感冒、畏寒肢冷、疹出不透等外感表證。
?位置在前臂外側,陽池至曲池成一直線。
?用拇指外側面或食指、中指指面,自腕部推向肘部,稱為「推三關」。
由于寶寶肌膚嬌嫩、神氣怯弱,因此在推拿治病時,特別要注意手法,強調輕柔、滲透,要求輕快柔和,平穩著實。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小儿推拿22种手法(动态图)轻松解决各种常见病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使用计算机不能英文,win10电脑中文语
- 下一篇: IO模型、IO多路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