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读山老农的《白昼岂知黑夜之黑——加谬》
| 加謬《局外人》 | ? |
| ? | 《局外人》是加謬荒誕三步曲之一,與他的哲學隨筆《西緒佛的神話》成同構關系。最早指出用后者解釋前者的是薩特。小說透出的是現實世界的荒誕。 莫爾索追求一種真實的生活,隨自身的感覺而行動。母親死了,他沒有哭,并且照常抽煙,喝咖啡,甚至第二天就和女人游泳,看喜劇電影,做愛。這所有的行為,可以說是他真實自我的袒露。對母親的死他并不傷心,但這并不表明他不愛自己的母親。小說第一句,“媽媽死了。”這敘述天才地展示了他對母親深沉的愛。難道對所愛人的死亡非得用流淚來表達嗎?而且,從頭至尾,母親始終活動在他的意識中,這本身就是思戀的表現。把母親送去養老院,是因為兩人無法溝通,而且他也沒有時間,沒有金錢去贍養老人。莫爾索的行為都是真實的流露。他自始至終都在追求一種真是,對自己實實在在地把握。“我曾以某種生活方式生活過,我也可能以另一種方式生活”。但是,真是他追求的真實,造成了他與現實世界的分離。世界需要的是秩序和共性,而不是真實。一個在母親下葬時不哭,第二天就去尋歡作樂的人是這個社會不能容忍的。莫爾索糊里糊涂地殺了人,他只有死路一條。不是因為殺人這一罪行,而是因為他遠離了世界。生活于真實的世界中,可又無法真實;生存于社會又遠離社會,這就構成了荒誕。 存在主義宣揚虛無的觀念,莫爾索對事業,友誼,愛情都采取了虛無的態度。他本可以到巴黎工作,但他認為這沒什么,在他眼中,巴黎,有房子,臟的。對于萊蒙的友誼,他覺得沒有理由拒絕,也沒有理由不讓他滿意。女友的愛情,他覺得“或許不愛吧”,但又同意與她結婚。總之,一切都陷入可有可無的狀態中。這種狀態產生的原因,就是她認為這一切根本虛妄不實,毫無意義。一切都是虛無。 小說的結尾,莫爾索宣布自己從前是幸福的,現在依然幸福,因為他“對自己有把握……對我的生命和那即將到來的死亡有把握,對這一切都有把握。”他抓住這個真理,抓住了它就意味著得到了幸福。他就像那個推動大石的西緒佛,意識到了自己的苦難和世界的荒誕,他干地興高采烈。人生就這樣,世界就這樣,這是了悟后的幸福。他獲得了真實地存在,所以他宣布他是幸福的。 具有反諷意味的是,像莫爾索這樣真實的,看到了世界和人生本質的人,竟然被稱之為“局外人”,人們把真實推到了生存之外,得意洋洋地生活在虛假之中,這不也是荒誕的表現嗎?或許我們可以這樣看,只有用“局外人”的眼光,方能看到人生的本質。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加謬就是那個“局外人”。 ?
| ||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转贴:读山老农的《白昼岂知黑夜之黑——加谬》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大话AI技术辅助游戏NPC设计
- 下一篇: 去年治疗过敏性鼻炎所用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