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那个在美军舰上用中文警告我国海军的华人女兵,后来如何
文/扶蘇秘史
編輯/扶蘇秘史
2019年10月,美國國土安全艦“斯特拉頓”號闖入了我國黃海領域,我國立即派出了萬噸海警船2901號前去對美國軍艦進行驅逐警告。[奧特曼]
面對我國海警船的驅逐警告,美國軍艦很快就做出了回應,只不過這個回應卻讓我國海軍感到既熟悉又陌生。
因為美軍軍艦上傳來的聲音竟然是中文,對方用標準的中文向我國海警傳達著一個信息,那就是她們并沒有惡意,希望我方海警船能夠保持距離,不要發生無謂的爭端。
這下我方海警都有些摸不著頭腦了,美軍的軍艦上怎么還有中國人嗎?實際上,這個喊話的女兵還真是一名純正的中國人,她的名字就叫鄭浩兒。
鄭浩兒為何會出現在美國的軍艦上?而她又為何掉轉頭來警告自己國家的軍艦呢?
01
移民美國接受新思想
鄭浩兒之所以會為美國效力,這還得從她小時候開始說起,她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拿著國家的補貼和優惠政策,學成歸來后,卻沒有想過用所學的東西去回饋祖國和社會,反而處心積慮的想要移民美國。
在鄭浩兒出生不久后,夫妻倆就做好了打算,準備帶著女兒一同前往美國,讓女兒從小能夠接受到美國的高等教育。
然而,她們把一切都想的太過簡單了,去美國容易,但是留下來太難了,對美國來說每天都在吸引著全世界各地的人才前往美國。
所以如果沒有特別高的學歷或者知識技能,要想留下來美國簡直是不太現實,更何況,美國的種族歧視相當嚴重。
美國這個國家人口種族眾多,因此美國也存在著一條種族鄙視鏈,而亞裔就處在這個鄙視鏈的末端,在美國就連黑人都要比亞裔高人一等。
面對歧視和針對,母親只能安慰她說,這一切都是因為沒有拿到美國國籍,如果能夠成為美國國籍,那么就能和身邊的人平起平坐了。
從那時起,鄭浩兒心中便有了一個信念,那就是她一定要加入美國國籍,鄭浩兒不僅長得是一張典型的亞洲面孔,并且英語說的也是磕磕絆絆,跟旁人根本無法交流。
02
為了綠卡毅然參軍
盡管鄭浩兒努力拼搏,在美國考上了一所不錯的院校,但是沒有綠卡,畢業后她就無法找到工作。
沒有綠卡她可以在美國購買房產,可以在美國上學,但是沒有綠卡她就無法工作生活,為了能夠拿到綠卡,鄭浩兒想了許多辦法,最終都不太可行。
這時候她從身邊朋友的嘴里得知了一個美國政策,那就是只要在美國參軍,就可以得到美國綠卡,鄭浩兒之前從來沒聽說過還有這樣的好事。
但是大家都知道,美國軍隊中丑聞是相當多的,并且在軍隊中,歧視鏈會比外面要更加嚴重。
鄭浩兒在美國生活那么多年,她不會不知道這里面的門門道道,但是為了能拿到美國綠卡,她也只能放手一搏豁出去了。
只要忍一忍,就能拿到美國綠卡,這個付出和收獲還是成正比的。就這樣,鄭浩兒毅然決然的選擇參加美軍。
經過了一輪輪嚴格的選拔,鄭浩兒如愿以償的入選了美國海岸警衛隊,成為了一名美國軍人。
原本想著成為一名美國軍人后,能夠大展一番拳腳,實現自己的宏偉理想,但是沒想到現實卻非常殘酷,她根本沒有什么表現的機會。
如果不是因為美國軍艦“斯特拉頓”號闖入過黃海,可能鄭浩兒在這艘軍艦上永無出頭之日。
03
美軍艦闖南海得到機會
2019年10月,美國的“斯特拉頓”號,在我國海域不斷地轉悠,極具挑釁的意味。雖然美國人嘰里呱啦說了一堆英文,對我們進行言語挑釁,但是我們卻并沒有把它放在眼里。
面對這艘“斯特拉頓”號,我國甚至連海軍都沒有派出,只是派出了一艘海警船對其進行驅趕。
我們的海警船2901號緊緊的貼著“斯特拉頓”號在海上航行,看到我國的海警船,斯特拉頓號兒的艦長明顯有些緊張,在無線電中向我方喊話。
說我們對其造成了威脅,這番言論真是夠搞笑的。我們自己家的海警船在自己家的海域航行,卻對美國的軍艦造成了威脅。如此蠻不講理的言論,也只有美國才能說的出來。
我方海警卻根本不顧斯特拉頓號艦長的提醒警告,依然與其緊貼著在海面上航行,隨時都能對其做出針對。
美國艦長看見多次喊話后,我國的海警船依然無動于衷,可能是以為我國海警聽不懂英語,于是便想著用中文來與我們交流。
在軍艦上找來找去,發現只有一個女兵會說中文,而她就是鄭浩兒。
好不容易等來了表現的機會,鄭浩兒怎么能夠輕易放過呢?當站長找到她的第一時間,她就立馬表示自己可以完成任務。
隨后,她便用著自己的母語向自己曾經的同胞來發出警告,這次鄭浩兒的完美表現,也讓美方看到了她的忠心。
美方立馬就發現了,鄭浩兒是一個控制輿論的好棋子。在那之后鄭浩兒便成為了美軍的紅人,不僅自己的軍銜被提高到了中士,隔三差五還要接受美國媒體的采訪。
美國之所以這么做,無非就是想告訴全世界,自己的國家是多么的優越,吸引著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的人才前往,無腦的鼓吹美國超級大國的優越感。
如今鄭浩兒靠著背叛祖國,在美國混得風生水起,不僅軍銜層層攀升,并且還成功拿到美國綠卡,加入了美國國籍,如愿以償的實現了她的夢想。
或許對于背叛祖國這件事,張浩兒從來沒有感到一絲的羞愧,并且如今在美軍中服役的華人遠遠不止她一個人,這個數量還有很多。
04
人不能忘本
我認為向往美國這件事無可厚非,畢竟每個人的思想觀念都是不同的,但是人最基本的是不能忘本。
鄭浩兒身在中國,養在中國,包括鄭浩兒的父母也是從小在中國土生土長,即使去了美國,最起碼也不能背叛曾經的國家。
國籍可以改變,語言可以改變,但是體內流淌的血液永遠無法改變。流著華夏民族的血,卻做著對不起華夏民族的事兒,這樣的人還能稱作是人嗎?
為了向美國盡忠,就掉過頭來無情的抹黑自己的國家,甚至與自己的國家兵戎相見,這樣的人簡直活的毫無價值,到頭來也不過是被美國所利用的一枚棋子罷了。
當她最后的一絲價值也被美國利用完之后,想必也會被美國無情的拋棄,畢竟美國每天有那么多人想著移民,那里從來不缺少人才,也不缺少會說漢語的華人。
人類歷史上國家和民族一直是構成個體身份和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一條貫穿時空的紐帶,連接著個體與社群、傳統與現代、過去與未來。
在這個不斷演變的世界里,一個人無論何時都不應該忘記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因為這涉及到個體與集體的關系、文化傳承與創新發展,以及共同體驗與個人成就的平衡。
每個人都是在某個國家和民族的背景下成長起來的,這個成長過程中滲透著特定的價值觀、文化傳統和歷史記憶。國家是一個人呼吸的空氣,民族是他們根植的土壤。
在這個過程中,一個人習得了語言、習俗、信仰,形成了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忘記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就等于抹去了個體身份的深層烙印,失去了認同的支撐。
國家和民族是文化傳承的媒介,歷史上各個國家和民族都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文化,這包括語言、文學、藝術、習俗等各個方面,忘記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就意味著失去了參與這個文化傳承的機會。
文化是人類精神的瑰寶,它是過去的智慧與經驗的結晶,也是未來的啟示與創新的源泉,通過保持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個體有機會成為文化傳承的一環,為后代留下寶貴的文化遺產。
在現代社會,全球化的浪潮帶來了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但這并不意味著個體應該忽視自己的根本身份。
相反,正是通過維系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個體才能更好地融入國際社會,成為不同文化之間的橋梁。國際交流不應該是對本國本民族認同的否定,而應該是一種共生共榮的態勢,讓各國各民族在共同發展中互相啟迪,共同繁榮。
一個人無論何時都不應該忘記自己的國家和民族,這不僅是對個體身份認同的堅守,更是對文化傳承、社會聯系和歷史記憶的珍視。
在這個世界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保持對國家和民族的認同既是對自己過去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承諾。我們應該銘記著自己的根,以更堅實的步伐走向未來,為個體與集體的和諧共生貢獻力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2019年,那个在美军舰上用中文警告我国海军的华人女兵,后来如何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到底谁在背后支援俄罗斯?为什么弹药永远用
- 下一篇: 孕期注射毒品上百次!“最美三圣母”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