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规模高校分析技术大赛是如何诞生的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今天不討論顏色,但可以討論一下氛圍。
眾所周知,一所好學校,之所以成為好學校,不僅僅是因為老師,還因為學生,以及整體的學習氛圍、學術氛圍。
我至今還記得自己20多年前在北大德語中心的一段學習經歷:全班10余個同學,課間課余談論的都是德語相關的內容,最后結業考試,最差的一名的成績都在90分以上。
沒想到20多年后,上周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這種氛圍——這里舉行的是2017中國高校SAS數據分析大賽的決賽頒獎儀式和賽后的交流會。
氛圍與生態
對于很多在大學學過統計學的人來說,他們對SAS都不會太陌生,因為SAS是國際上統計分析的標準軟件之一,很多大學的統計學課程都有SAS相關的教學內容。
有了這個基礎和氛圍,中國高校SAS數據分析大賽在中國生根發芽似乎順理成章。但實際上2013年在賽事起步之初,SAS相應的市場經費極為有限,同時這又是一項以“高校數據分析人才”為核心的非盈利性賽事,誰都不知道未來會發展成什么樣。
“這個想法其實是來自于我們的客戶,當時我們有幾個重要的客戶跟我說在社會上想招到優秀的數據分析人才實在太難了,所以我們就想到通過一個活動來篩選出來優秀的SAS應用人才,這是我們辦大賽的初衷。”中國高校SAS數據分析大賽的負責人、SAS中國區培訓經理趙丹說得很實在。
他的想法得到了SAS大中華區總裁吳輔世的支持,并且每一屆的決賽頒獎儀式,吳輔世都親自參加。
“舉辦這項賽事一方面是為了通過比賽,讓學生們可以利用數據挖掘工具去解決企業實際的業務問題,我們期望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實際應用產生關聯,為企業培養挖掘更多的未來數據科學家。”SAS大中華區總裁吳輔世同時也指出,“另一方面,我們也把這項賽事看成是SAS公司長期秉承的企業社會責任,通過SAS的努力,讓數據科學可以發揮出積極的社會效應,促進整個分析經濟生態的發展。”
SAS大中華區總裁吳輔世
吳輔世所說的分析經濟生態,在筆者看來,最關鍵的就是SAS客戶、伙伴中的數據分析人才。而讓學生所學的知識與社會實際應用產生關聯,實際上就是為整個分析經濟生態培養人才,促進生態發展的最好手段。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模式,筆者在阿里巴巴的各種天池大賽中屢見不鮮,同樣也是阿里云生態建設中的重要一環。
似乎,把氛圍變為生態的理念,在于已經舉辦了五屆中國高校SAS數據分析大賽的SAS來說,還要更早一些。
生態落地
“我們很高興可以獲得這個賽事的冠軍,因為SAS的數據分析工具我們從大學里就開始使用,但是真正的把它用在解決實際問題,這還是第一次。”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代表隊全部由一年級研究生組成,言語中還透著一分稚氣。
獲得本屆大賽冠軍的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代表隊
事實上,他們參加這次大賽,不僅僅是為了獲獎,還希望通過展示自己的專業能力,盡快與社會實踐接軌。
筆者在頒獎儀式大廳外,看到了早就整整齊齊就位的、等待與新一屆數據挖掘人才進行交流的銀行、保險、醫療、零售、能源等行業數十家知名企業的展臺。
“企業之間的競爭一定是人才之間的競爭,誰都希望能夠獲得優秀的人才,這也是所有企業在這里積極選拔人才的原因。”華普億方集團董事長兼總裁付鵬博士直言不諱。
企業競相與統計分析人才交流
眾所周知,統計分析的核心就是大數據和計算模型,其實這也是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從某種意義上,SAS數據分析大賽已經是中國高校比拼未來數據人才和人工智能尖端人才的競技場。
正因為此,2017中國高校SAS數據分析大賽得到了校方和企業界雙方的高度重視:中國綜合排名前三十位的高校第一次全部派隊參加本項賽事;此項賽事第一次由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等全國綜合排名前十位的名校包攬。
獲得第二名的清華大學數據科學研究院代表隊
中科聚信CEO馬占軍認為:“SAS分析大賽已成為行業內標志性事件。如今大賽已對中國大數據分析應用、人工智能基礎構建,多行業智能化管理升級,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拓展生態空間
事實上,在如今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成為IT行業的發展趨勢,甚至未來成為全行業轉型升級的技術基礎,SAS公司本身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
挑戰在于,統計分析不再只是高大上的金融、政府等少數傳統行業的分析依據,特別是互聯網行業,由于所有觸達消費者的通道都來自于線上,來自于數據,因此數據挖掘和數據分析成為互聯網企業發展的命脈,并通過云計算等創新模式,開發出相應的統計分析系統。
其實,出身于高校的SAS有著與生俱來的對前沿技術的敏感度。事實上,SAS在過去兩年也投入了10億美元進行全新基于云架構的統計分析系統SAS Viya的研發,其關鍵在于整合了幾乎所有主流開源語言使得云就緒的SAS Viya具備靈活擴展的能力,同時強化了SAS的事件流處理技術,以便實時引入模型產出分析,以滿足市場對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以及物聯網相關的創新領域的需求。
在筆者看來,有了開放的Viya云就緒的可視化分析平臺作為基礎,企業就可以把精力聚焦在各種細分行業項目的分析建模上,因而SAS的市場空間也從傳統的金融、政府、醫藥衛生等公共事業領域,拓展到各行各業,甚至中小企業中。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建立廣泛的生態圈,對于SAS來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而中國高校SAS數據分析大賽聚集了大量的SAS客戶、合作伙伴、開發者和高校師生,形成一個統計分析,甚至人工智能領域的交流氛圍,已經形成了構建生態圈的重要基礎。
在筆者看來,這也是為什么SAS全球特意委派高級數據分析教育主管Catherine Ingels Truxillon女士,以及亞太區教育與培訓區域總監Bhuvan Nijhawan來到此次大賽現場的原因之一。
SAS高級數據分析教育主管Catherine Ingels Truxillon女士
實際上,1036個代表隊、3000多名參賽學員參加的2017中國高校SAS數據分析大賽已經成為了SAS成立4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大賽。Bhuvan Nijhawan甚至表示,這樣的規模讓中國扮演了一個市場領軍者的角色,也為SAS在全球范圍內樹立一個良好的典范,值得SAS其他區域學習、效仿舉辦類似的大賽。
值得一提的是,趙丹還透露說,SAS將從明年開始舉辦第一屆面向企業用戶的大賽,包括國內大行、商業銀行等很多企業都希望能積極參與到賽事中來,展示自身的SAS應用水平。
很顯然,有了高校大賽和企業用戶大賽兩個平臺,SAS數據分析的生態圈就會越走越寬,促進整個分析經濟生態的發展。
2018中國高校&企業SAS數據分析大賽啟動
文/余文
《科技看門道》堅持深度報道,希望能通過資深媒體人對IT產業熱點新聞的深入思考,挖掘其背后的商業邏輯和創新模式——不僅看熱鬧,更要看門道!
《科技看門道》主筆在行業渠道媒體擁有超過15年的從業經歷,不僅對IT消費類和企業級軟件、硬件、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均有較深入的理解,同時見證了中國IT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生態圈包括分銷、零售、SI、ISV和CSV的進化歷程,見證了金融、能源、制造、醫療、教育、政府、零售、高科技等行業的信息化之路。
《科技看門道》相信,IT產業在供給側的改革——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人工智能等,將會成為推動各行各業發展進步的核心力量。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史上最大规模高校分析技术大赛是如何诞生的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在JAVA中如何检查字符串日期的合法性
- 下一篇: module 'sign.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