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数学概念
1? 數的分類
?
.
1.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約公元前580年至公元前500年間)是古希臘的大數學家。他提出“萬物皆為數”的觀點:數的元素就是萬物的元素,世界是由數組成的,世界上的一切沒有不可以用數來表示的,數本身就是世界的秩序。
2.公元前500年,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弟子希伯索斯(Hippasus)發現(若正方形的邊長為1,則對角線的長不是一個有理數),這一不可公度性,無理數與畢氏學派的“萬物皆為數”(指有理數)的哲理大相徑庭。
3.在數學中,虛數就是形如a+b*i的數,其中a,b是實數,且b≠0,i2 = - 1。虛數這個名詞是17世紀著名數學家笛卡爾創立,因為當時的觀念認為這是真實不存在的數字
? 19世紀初,高斯系統地使用了i這個符號,并主張用數偶(a、b)來表示a+bi,稱為復數,高斯又提出了復平面的概念,終于使復數有了立足之地
? ?復平面概念:
??17世紀時,英國數學家瓦里士已經意識到在直線上不能找到虛數的幾何表示。
? 1797年,挪威的測量學家維塞爾,首先提出把復數用坐標平面上的點來表示,使全體復數與平面上的點建立了一一對應關系,形成了復平面概念
? ?高斯:認為不把+1、-1、i 叫做正一、負一和虛一,而稱之曰向前一,反向一和側向一
? ? 利用復數的幾何表示法,復數又可以用坐標平面上的向量來表示,兩個復數相加可以按照向量加法的平行四邊形法則來進行,一個復數乘以i(或-i)相當于表示此復數的向量逆(或順)時針旋轉90。這就使得物理上的許多向量:力、速度、加速度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復數來進行計算,使復數成為物理學和其他自然科學的重要工具。
?
2.數的運用
2.1 基本加,減,乘,除。
2.2 加減擴展:? ? ?1+2+3. 等差數列。等比各種數列,數列相加叫級數.? ? ?1+2+4+8+2^n? ? :series.
2.3 乘除擴展:? ? ? ? ? ? 1*2*3*4...*n的值記作n!。讀作n的階乘.? ??
? ? ? ? ? ? ? ? ? ? 在a^n中,a叫做底數,n叫做指數。a^n讀作“a的n次方”或“a的n次冪“。乘方的結果叫做冪? 2^3=8.
? ? ? ? ? ? ? ? ??=2. 開根
? ? ? ? ? ? ? ? =3??。對數是對求冪的逆運算??
?
2.3? 組合,排列。概離
2.4 函數,方程式
? ? ? ? ? ? ? ? ? ?含有一個未知數(一元),并且未知數項的最高次數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其中一個解法是配方法,配方法的關鍵是:先將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項系數化為1,然后在方程兩邊同時加上一次項系數一半的平方。
? 方程式,研究的是變量和結果的關系。如速度,如果速度是常數,那么求路程,就是簡單的乘法運算,速度×時間。如果速度是變速。 那么就引出了微積分。?
?
多元方程或復數,可以用矩陣來表示系數,引申出了矩陣運算。
?
2.5 幾何
? ? 2.5.1 三角
? ? ? ? ? ? ? ? ??
?
2.6 離散數學
?
?
? ? ? ? ? ? ? ?
?
3.證明和其他
無理數的證明(?質數(prime number)又稱素數,有無限個。質數定義為在大于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數。)
證明: √2是無理數 ?,所以p,q肯定互質。 ? 和 ? 都是偶數 與?? 互質矛盾 ,所以 不是分數,也就不是無理數,那么就叫無理數吧。 著名的其他無理數圓周率π和自然對數的底數e?
指數:看成2進制的最大值+1,如2^3 為 7+1,因為包括0.
對數:看成2進制的bit 位長。log2 8=3.
級數:最重要的通過運算,化成某部分為收斂級數
?
轉載于:https://www.cnblogs.com/lsfv/p/8965705.html
總結
 
                            
                        - 上一篇: Java高并发系列 — AQS
- 下一篇: Vue nextTick 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