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有哪些地方会被卡脖子:操作系统篇
在互聯網領域,中美實力都很強大,那么中國相比美國到底差距在哪里?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中國互聯網起步在2000年左右,而美國在此之前已經發展了20年,正是這20年,讓美國占據了先發優勢。那么,美國有哪些先發優勢呢?
操作系統
先來的吃肉,后到的就只能喝湯了。
操作系統作為計算機領域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其發展一直是由美國推動的,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國便做出了Unix操作系統,在此之后涌現出各種流傳至今的操作系統如蘋果的mac os、微軟的windows、服務器領域常用的linux以及一些小眾的FreeBSD等系統。
2000年的中國是絕對不可能在操作系統上跟美國競爭的,為什么?操作系統需要硬件配合,蘋果的操作系統一直緊緊配合著其專有硬件,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發展離不開其跟英特爾結盟,cpu、顯卡全球都是用美國的產品,因此國產操作系統要想發展極為艱難。
在智能手機時代,ios和android依然是美國開發的,所幸當時中國電子配件發展迅猛,涌現出華強北這種實力雄厚的電子零部件中心,使得中國能夠在智能手機時代在操作系統上喝點湯,各大手機廠商靠著硬件逐鹿全球,有了硬件的配合,中國還能靠魔改android系統分一杯羹。
操作系統到底有多重要?這是很多人好奇的,我舉一些例子來說明美國是如何通過操作系統霸權來收割全世界的:
手機操作系統最賺錢的恐怕是應用商店了,任何廠商想要上架其app必然會選擇蘋果的app store和谷歌的play store,而這兩大應用商店要收取30%的分成,這就是躺賺,而且是收割全世界的錢,只要維持其操作系統霸權,便可不斷享受這種抽成。
數據顯示,蘋果app store2022年收入達約5000億人民幣,谷歌play store 2022年收入達到2962.4億人民幣,合計約有8000億人民幣。作為對比,華為2022年全球銷售收入6423億人民幣,也就是說華為養了這么多人拼了命研發各種黑科技,美國僅靠著應用商店就可以輕輕松松賺到比華為多的錢。
這便是美國在操作系統領域的先發優勢,全球的app分發渠道基本被美國壟斷。中國在操作系統上欠的債,終歸是要還上的:
2019年5月,谷歌宣布暫停向華為提供GMS,包括Google Play 商店、Gmail、Google 地圖等應用程序和服務。
美國完全可以再頒布個法令,直接規定來自中國的app不得上架app store和play store,直接卡住中國開發者的脖子,如果這有點極端了,那美國可以換種方式,頒布個法令把中國最賺錢的那些app禁止上架。
中國萬幸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卷出了華為、小米、oppo、vivo等手機廠商,至少在國內還是能用自己的應用商店,不至于被美國收割。
展望未來
其實在我看來,華米ov為代表的手機廠商,除了華為進取心很強以外,其它廠商在國際上做得還不夠好。舉個例子:小米手機面向國外發售默認預裝Google Play Store,自身的小米應用商店并沒有安裝。
國產應用商店沒能在國外也同樣適用不僅影響了手機廠商的利潤,也深深影響了中國應用開發者的思維。
美國開發者上架國內的應用商店即可輕松開發面向全球的app,而中國開發者默認情況下面對的卻是國內市場。底層不扎實,同樣影響著上層建筑,進而拉大跟美國互聯網的差距。新生代的互聯網企業,越來越重視國際化了,新生代的開發者也應該注重國際化思維,國內的手機設備制造商也應該發力。
我希望有一天,中國開發者在華米ov的應用商店一上架,立馬就能面向全球用戶推廣。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中国互联网有哪些地方会被卡脖子:操作系统篇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携程OceanBase开源实践——索引统
- 下一篇: Spring事务传播机制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