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如何具备跨行业视角
為什么程序員要有跨行業視角呢?我發現好一些程序員對于自己35歲以后該干什么毫無概念。我一個前同事在華為待了11年,如今也快40歲了,有一次他跟我說,如果被裁了他不知道自己該去干嘛,歲數已經這么大了,目前在一家外包公司帶領團隊。
我自己雖然還年輕,但是我總會思考,程序員除了根據公司產品經理的要求去做事,還能干嘛?或者說工作之外,還能如何去賺錢?程序員本身屬于執行層,需要在他人的管理下才能把一個產品做好。程序員總是陷入技術思維,看不到一個產品背后非技術的手段。
例如總是可以看到一些人吐槽說某個產品技術很簡單,我上我也行。只看到了產品技術的簡單,并沒有看到這個產品是如何去推廣,如何銷售,如何設計變現路徑,市場是怎樣的,需求量大不大,如何做用戶增長,用戶的喜好是什么,有哪些渠道觸達用戶,市場競爭格局如何,是否有政策風險等等。
這種技術的局限性,我稱之為程序員的詛咒。正是這個詛咒限制了程序員的視野,限制了程序員的認知,進而在多年之后被裁了,不知道該干嘛,如果具備了跨行業視角就能看清一個產品是怎樣成功的。
例如,當下正是ChatGPT火爆的時候,我看到很多基于ChatGPT的產品,有的做成網站,有的做成小程序,有的做成APP。有很多程序,它只是套了個GPT的殼。從技術的角度上講,就是調API的事情,難度非常低。我記得2月份的時候有個叫Nova的APP,在谷歌商店全球排名前50,其就是ChatGPT套了一個殼,只可以免費使用三次,然后就要付費20美元一個月,這個軟件月入百萬美元是沒問題的,甚至可能月入千萬美元,其成功并不來自于技術有多么難,技術在其中占比并不高,主要來自于龐大的市場需求,這個市場缺乏競爭對手,可以猜測它應該用了一些推廣手段,比如付費打廣告讓自己排名靠前。其初始階段如何推廣呢?也許把產品放到ProductHunt來冷啟動,也許做谷歌SEO讓更多人了解到該產品,也許在各大論壇、社區、社交平臺發帖推廣了自己的產品等等。
如何獲得更多的行業視野?你的信息決定了你的認知,你的信息渠道決定了你能看到哪些東西,因此要去獲得更多的信息渠道。對此,我的方法論是這樣的:
先獲取某個行業的導航網站,越多越好,然后通過導航網站進入該行業的垂直領域網站。例如我想了解跨境電商行業,我會去搜索“跨境電商 導航”,于是知道了AMZ123這個導航網站,通過觀察這種導航網站,你就可以知道這個行業的人通常在干嘛,他們去哪里獲取該行業的資訊,通過這個網站,你甚至可以知道跨境電商的貨源是從哪里來的(1688、義烏購等)?
獲取某個行業的論壇網站,越多越好,了解這個行業的人在做啥,然后跟他們互動,本質上是獲取這個行業公域聊天的場所。 在行業論壇,由于都是專業人士,所以聊得會更真實,能獲取到一手消息。例如:搜索“跨境電商 論壇”,獲取到一批論壇,看看他們聊什么,這跟在抖音、知乎、B站這些自媒體平臺講的完全不同,因為自媒體人的利益是流量,而行業論壇才是真實情況。
獲取某個行業的工具網站,理解其工作流。一般來說導航網站會有工具網站,但是有很多是不在導航網站里的,需要通過一些高級的搜索手段搜到,簡單的手段例如:“跨境電商 工具”,通過工具可以看到其真實工作流程。
從公域觸達該行業人群,將這部分人引入私域,沉淀為你的人脈。最優質的信息往往來自于信息的源頭,要想了解這個行業,直接跟該行業的人群對話就好了,一對一的溝通,更具有實時性。這里的公域指的是抖音、微博、B站、知乎、小紅書、各大行業論壇、facebook、twitter等平臺,在這上面通過各種方式找到該行業的人,然后嘗試發帖吸引其注意最終引入微信、QQ等成為你的聯系人。
這就是我的方法論,雖然這里主要說的是行業,但是你也可以替換關鍵詞為產品經理、運營、財經、AI等各個領域,以尋找到相關信息。
在我看來很多賺錢的產品其實都是基于某一個細分領域,細分領域意味著很多人不清楚這個領域,信息差幫你避免了很多競爭對手,也幫你獲得了很多潛在客戶。不斷的跨行業跨領域去尋找信息差,就有可能幫你找到屬于自己的賺錢項目。
總結
以上是生活随笔為你收集整理的程序员如何具备跨行业视角的全部內容,希望文章能夠幫你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 上一篇: [极客大挑战 2019]LoveSQL
- 下一篇: 作为所有类的顶层父类,没想到Object